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为双塔索面全漂浮体系斜拉桥。钢箱梁架设过程中,在控制网复测的基础上,进行贯通测量和建立桥轴坐标系,即保证钢箱梁中心线与线路方向协调一致,又保证各个梁段相对关系的准确性。通过加密控制点采用强制对中观测墩、合理选择观测时段,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同时进行主塔变形监测,及时调整钢箱梁现形,保证钢箱梁成桥线性满足设计要求。

  • 标签: 钢箱梁 控制网复测 线性监控 合龙测量 主塔变形监测
  • 简介:针对固液悬浮体系内锚式搅拌桨的搅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在5L玻璃搅拌釜内,以消防砂和水为固液体系,对五种搅拌器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搅拌器桨型、转速对固液混合效果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搅拌桨的选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五种搅拌器中,四折叶开启涡轮式搅拌器和桨式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能满足该固液悬浮体系的要求,对该体系混合效率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固液悬浮 搅拌器 转速 混合效果
  • 简介: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YDR和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对棉/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在保护羊毛不受强碱、高温损伤的条件下,采用住友SS系列活性染料进行一浴一步染色,可获得棉毛同色织物。

  • 标签: 棉毛混纺 微悬浮体 棉毛同色
  • 简介: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创伤,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内后侧有劈裂骨片,单从前路无法显露和固定,需行后内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但单纯仰卧位无法行后内侧入路切口,分开行前路和后路手术需消毒两次伤肢,浪费手术时间,我们采用漂浮体位,双下肢同时消毒,前外侧切口传统的仰卧位可以解决,后内侧切口,健康肢体跨过伤肢,伤肢外旋,可以显露胫骨平台后内侧。切开复位,采用双钢板固定。目的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是减少膝关节创伤后并发症的关键。采用漂浮体位下此切口手术暴露良好,内固定牢固,患者可以早期活动,并在术后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结果该组患者骨性愈合,关节活动良好,可早期负重,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XX长江公路二桥为主跨806m,主桥结构采用分肢柱式塔四索面分离钢箱梁斜拉桥,全漂浮体系,主梁最大梁段起吊重181.2t,梁段吊装时需占用长江航道。如何保证梁段顺利安装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本文根据XX长江二桥自身特点,介绍了主桥分幅钢箱梁架设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成功运用,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标签: 全漂浮 斜拉桥 钢箱梁 架设 技术
  • 简介:摘要斜拉桥的合龙一般有温度合龙和几何合龙两种方式,本文针对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高家花园大桥的施工环境及特点,对两种合龙方式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该半漂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在低于设计合龙温度环境下几何合龙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 标签: 混合梁斜拉桥 低温 合龙 几何合龙 措施
  • 简介:日本环境省9日在长崎县五岛列岛中部的械岛近海邀请媒体参观浮在海上的新型浮体式海上风力发电试验机安装工程。发电机将在7月下旬开始运转并为普通家庭供电。浮体式风车可安装在持续吹强风的近海海域,因此与在海底打地基的“着床式”风车相比,有望实现更为有效的运转。

  • 标签: 海上风力发电 日本环境省 安装工程 近海海域 浮体式 试验机
  • 简介:摘要云浮体育场屋盖结构采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本文根据工程特点,首先对屋盖钢结构进行荷载态及动力特性分析,然后使用MIDAS/GEN软件对屋盖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屋盖结构既能满足建筑外观要求,又具有合理的受力体系,结构的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 标签: 空间桁架结构体系 荷载态分析 动力特性 整体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漂浮体位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前后路联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先仰卧位进行骨盆内侧壁切开复位内固定,包扎完毕,翻转体位至侧卧位进行骨盆外侧壁切开复位内固定。实验组采用漂浮体位,一次体位摆放同时行骨盆内外侧壁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实验组在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漂浮体位在复杂创伤手术中,能节省手术时间,减少人力物力浪费,增加患者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漂浮体位 骨盆不稳定骨折 省时 省力 安全
  • 简介:摘要宝鸡市联盟路渭河大桥主桥为(50+95+200+95+50)m的空间半漂浮体系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梁采用混合梁结构,钢梁部分采用边主梁断面,锚固跨混凝土梁部分采用PC箱梁。桥塔采用欧式风格混凝土桥塔,主塔外表面及塔顶设置欧式建筑景观造型,造型新颖,形态优美。该桥是宝鸡独有特色的桥型,建成后将是宝鸡市新地标。

  • 标签: 悬索桥 边主梁 主缆 体系转换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踝骨折采用漂浮体位后外侧及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三踝骨折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实施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实施漂浮体位后外侧及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优良率、手术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手术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入路手术相比,漂浮体位后外侧及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更高,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漂浮体位 后外侧及内侧入路手术 三踝骨折
  • 简介:以木素的模型物愈创木酚(G-M)为对象,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作光催化剂,对G-M光催化降解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吸附特性和表面光催化降解反应得到了G-M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1/r=1.744/C+0.1034。由半衰期法对动力学方程的讨论,发现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差是由于中间产物在催化剂表面上与G-M的竞争,降低了催化剂对G-M有效降解的程度。对于不同初始浓度,其动力学方程近似表达成3种不同的形式。

  • 标签: 木素 光催化降解 愈创木酚 吸附平衡 反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