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震勘探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复杂地区的浅层地震勘探中,勘探的精度和准度往往会受到常规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自然环境、地质地形及浅层地表性质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复杂地区浅层地质勘探采集技术,以期为实际的勘探提高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复杂地区 浅层地震 勘探采集
  • 简介:摘要院地震勘探施工补偿费占地震勘探直接总成本较大比重。我们简析该项费用的支出特点,对科学预测和有效减少相关成本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 标签: 院地震勘探 施工补偿费用 土地协调
  • 简介:摘要介绍了结合总体生产和各工序班组生产情况,制定班组实际目标生产量,并采集各工序班组生产情况相关的原始数据,然后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每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确定影响施工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导生产低成本高效率运行。

  • 标签: 地震勘探,统计,分析,过程,控制
  • 简介: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鲁甸龙头山镇地震现场,武警官兵背负伤者就医。截至8月4日14时,地震已造成398人遇难。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两名儿童在医院接受治疗。8月4日上午,云南省鲁甸县检察院到达翠屏村救援受灾群众。图为检察官深入群众家中了解受灾情况,并运送伤员。8月4日,海南三亚,南山寺居士点燃蜡烛、诵经,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祈福。

  • 标签: 地震灾区 昭通市 深入群众 云南省 武警官兵 检察院
  • 简介:通过对安徽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以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及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为评价因子,以关键因子为必要条件,采用关键因子法、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进行适宜性分区的方法;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客观反映评价区开发利用适宜性特征。适宜性分区是贯穿于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全过程并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分区方法及评价因子选取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 标签: 浅层地热能 适宜性分区 方法
  • 简介:龙头山记鲁甸地震以来的这些天,本来是可以写下几段文字的,可是我写不下去。我常常在电视面前边看边抹着微信,看看进入灾区的道路抢通没有,红石岩堰塞湖的排险进展如何,看看那些正在废墟中搜索生命的武警战士、人民子弟兵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专业搜救队员,能否再有新的生命迹象发现。每天的新闻,都在催化着我的泪腺。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平时,再悲伤的事,我都尽可能抑制住自己,让痛痛在心里,让泪水咽下去。可是,在汶川地震期间,那么多天我都强忍着感动、惋惜的泪水。

  • 标签: 巧家 鲁甸县 龙头山 武警战士 朱提银 生命迹象
  • 简介:以2010年为例:2010年1月12日至4月14日,地球上曾多次发生大地震,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5级地震;2月7日,台湾发生6.3级地震;2月13日,汤加发生6.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发生6.9级地震;2月28日,巴基斯坦发生6.2级地震;3月2日,菲律宾发生6.1级地震,吉尔吉斯斯坦发生5.0级地震;3月4日,台湾发生6.7级地震;3月6日,唐山11分钟内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是4.2级;3月8日,土耳其发生6.0级地震;3月13日,印度发生5.6级地震,印度尼匹亚发生6.0级地震,阿根廷发生4.7级地震,日本发生5.7级地震;3月14日,日本又发生6.6级地震;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 标签: 大地震 地球 巴布亚新几内亚 2010年 吉尔吉斯斯坦 巴基斯坦
  • 简介:在5·12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前,我们在四川参加国培的皖籍学员相约到北川地震遗址参观。老dLJll县城距绵阳市区约60公里,坐落在山谷中。交通车沿着马路迂回下行,不多远就见有硕大的山石盘踞路边,有的甚至占据着通道。我们屏住气息,空气突然凝重起来。

  • 标签: 地震遗址 北川 汶川大地震 纪念日 加国 县城
  • 简介:摘要院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建设也进了飞跃发展的时代,道路交通成为各国的运输主要形式。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道路路基穿过软土地区的情况,为了满足在施工中道路对地基稳定的要求,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改善土的性能,提高道路的承载力,满足工程的要求。

  • 标签: 院道路 软土地基 浅层处理
  • 简介:浅层地温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欧洲和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起步较晚,总体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介绍了浅层地温能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在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不同气候、地质条件下的适宜性;关键技术的限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市场和管理问题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地源热泵 可持续 开发利用
  • 简介: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凉州、永昌3个气象站1960~2010年冬季0、5、10、15、20cm地温和1961~2011年春季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冬季浅层地温和春季沙尘天气日数的时空特征,进而探讨了春季沙尘天气与冬季浅层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冬季浅层地温有明显地域差异,其中高海拔的永昌最低,低海拔的民勤次之,而海拔介于民勤和永昌之间的凉州最高;春季沙尘天气日数自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逐渐减少,即民勤最多、凉州区次之、永昌最少;河西走廊东部的沙尘天气日数与浅层地温在空间上呈一定的负相关,二者的年变化趋势明显相反,即冬季浅层地温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春季沙尘日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且都存在6~7a和9~10a的周期;相关分析表明,河西走廊东部春季沙尘日数与冬季浅层地温呈负相关,其中与0cm地温的相关性最显著。

  • 标签: 0~20 CM 地温 沙尘日数 河西走廊东部
  • 简介:为了掌握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特征,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表明,唐山市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北向南,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逐渐升高;浅层地下水的总硬度、锰、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质量浓度较高,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毒有害重金属中砷和六价铬的问题值得注意。进一步分析发现,唐山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污染、企业排污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影响。

  • 标签: 唐山市平原区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特征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人类活动
  • 简介: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政府进行应急能力评价、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前期众多学者对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震应急救援案例为依据,以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选取全面、客观、可量化、易操作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为模型,初步建立了山西地震应急能力指标体系.

  • 标签: 地震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激增,数字地震科普馆将成为传播地震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以福建数字地震科普馆为例,介绍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载体,在开展地震科普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并对数字地震科普馆的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福建 数字地震科普馆 防灾宣传
  • 简介:摘要时移地震(四维地震)是利用不同时间采集的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由于油气田的开发而导致的地下流体场、压力场和储层物性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指导油气田的管理和开发调整,以达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一项技术。

  • 标签:
  • 简介:叠前地震沿层处理是面向目标地层设计的专门处理方式,通过沿层动校正形成共中心点(CMP)道集,通过沿层叠前时间偏移形成共成像点(CIP)道集,通过沿层反射波追踪形成共反射点(CRP)道集,结合其他功能,构成沿层处理技术系列。沿层处理的本质是把反射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与传统时空域地震处理相比,能更精细地表现反射波的自然特征,从而为利用叠前信息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 标签: AVO AVA反演 沿层处理 保持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