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活性化铝(Al2O3)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吸附、催化和表面活性的材料,在环境保护、催化反应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活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活性化铝的制备与改性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活性氧化铝 制备 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焦亡抑制剂的活性响应性自组装纳米胶束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用纳米胶束聚乙二醇-嵌段-聚丙烯硫醚(PEG-b-PPS)包封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1/2抑制剂(NOD-IN-1),将所得产物称为PEPS@NOD-IN-1。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分别观测PEG-b-PPS与PEPS@NOD-IN-1的形貌和水合粒径,用酶标仪测量并计算PEPS@NOD-IN-1对NOD-IN-1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以及PEPS@NOD-IN-1在单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含过氧化氢的PBS中40 h内对NOD-IN-1的累积释放率,样本数均为3。取24只6~7周龄雄性SD大鼠,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诱导1型糖尿病,在每只大鼠背部制作6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致伤大鼠分为进行相应处理的PBS组、NOD-IN-1组、PEG-b-PPS组、PEPS@NOD-IN-1组,每组6只。伤后3、7、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创面组织中活性水平;伤后7 d,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创面肉芽组织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D1、NOD2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D1、NOD2、GSDMD-N端的蛋白表达。前述指标均各取各组不同鼠的共6个创面检测。另取PBS组和PEPS@NOD-IN-1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各3个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PEPS@NOD-IN-1组相较于PBS组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制作焦亡相关通路NOD样受体通路DEG热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对热图中的DE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PEPS@NOD-IN-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的关键基因。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结果PEG-b-PPS与PEPS@NOD-IN-1均为大小较为均一的球形结构,水合粒径分别为(134.2±3.3)、(143.1±2.3)nm。PEPS@NOD-IN-1对NOD-IN-1的包封率为(60±5)%、载药率为(15±3)%。PEPS@NOD-IN-1在单纯PBS中对NOD-IN-1的释放较缓慢,40 h累积释放率仅为(12.4±2.3)%;PEPS@NOD-IN-1在含过氧化氢的PBS中10 h内对NOD-IN-1的释放十分迅速,10 h累积释放率已达(90.1±3.6)%。伤后3、7 d,4组大鼠创面均逐渐愈合,PEPS@NOD-IN-1组愈合情况优于其余3组;伤后12 d,PBS组创面结痂面积较大,NOD-IN-1组、PEG-b-PPS组创面上皮化明显,PEPS@NOD-IN-1组创面接近完全上皮化。与PBS组、NOD-IN-1组及PEG-b-PPS组比较,PEPS@NOD-IN-1组大鼠伤后7、12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增高(P<0.05),伤后3 d创面组织中活性水平显著下降(P<0.05),伤后7 d创面肉芽组织厚度显著增厚(P<0.05),伤后7 d创面组织中NOD1、NOD2的mRNA表达以及NOD1、NOD2、GSDMD-N端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PEPS@NOD-IN-1组相较于PBS组显著下调的DEG在NOD样受体、缺氧诱导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肿瘤坏死因子(TNF)通路方面显著富集。在NOD样受体通路的DEG热图中,可见调控细胞焦亡的基因主要涉及NOD1、NOD2、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Jun、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TNF-α诱导蛋白3。PPI结果显示,NOD1、NOD2、STAT1为PEPS@NOD-IN-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的关键基因。结论PEPS@NOD-IN-1能下调创面局部活性水平及细胞焦亡关键调节因子NOD1、NOD2、GSDMD-N端的表达,进而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PEPS@NOD-IN-1还可显著下调创面的焦亡、炎症及缺氧相关通路,通过下调关键基因NOD1、NOD2、STAT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

  • 标签: 糖尿病,1型 材料试验 活性氧 细胞焦亡 创面修复 转录组测序
  • 简介:摘要:改性活性化铝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活性化铝进行表面改性的新型吸附材料。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展示了改性活性化铝在提高CO2吸附性能方面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对改性活性化铝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探讨不同改性方法对活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开发高效、环保的CO2吸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改性活性氧化铝 二氧化碳 吸附性能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单组分水性环绝缘漆的生产工艺改进与质量控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了绝缘漆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关键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方法得到了详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生产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绝缘漆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满足了应用要求。

  • 标签: 单组分水性环氧绝缘漆,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绝缘性能,耐候性
  • 简介:摘要:环丙烷是一种丙烯衍生物,因此环丙烷皂化废水具有pH较高、氯化钙含量较高,氮源物质含量较低等特点。在环丙烷皂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其微生物群落构造与其他活性污泥有着极大的不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最后围绕环丙烷皂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离开展了实验探究,以此探讨环丙烷皂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 标签: 环氧丙烷皂化废水 活性污泥 微生物分离
  • 简介:摘要:聚羧酸盐类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减水特性,其优良的减水特性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同,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外加料的改变,砂石材料中的泥浆含量增加,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坍落流失现象,给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掺入过多的坍落剂,不但会提高产品的配比费用,还会造成分散度的“前增后减”,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都不利。会引起渗水、离析等情况。但在实际应用中,因各项目对其保坍性能的需求不一,很难用一种保坍剂完全满足全部保坍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具有较高抗塌落度的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 标签: 减水剂 聚羧酸 混凝土 合成
  • 简介:摘要:硬脂酸聚烃酯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乳化、分散和稳定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纺织、皮革、涂料等领域。本文将对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具体应用。在表面活性剂的生产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进行精细控制,以提高产物的品质和产量。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硬脂酸聚烃酯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并进行精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 标签: 硬脂酸聚烃氧酯 表面活性剂 工艺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PSA制工艺中吸附时间、均压时间、清洗时间和产品气流量对制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适当增加吸附时间和均压时间可以提高产纯度,而延长清洗时间则有利于提高产氮纯度。此外,增加产品气流量可以提高产纯度,但会降低产氮纯度。优化思路涵盖了制效果和系统稳定性的考虑,对于PSA制工艺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PSA制氧工艺 制氧效果 优化思路
  • 简介:摘要:在注浆的时候,可以观测裂痕的注浆饱满度保证注浆量,使用泵吸注浆的方法可以随时掌握注浆的压力。灌缝机需要2个注浆口,而且2个注浆口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可以适用于更多的施工环境。灌缝机配置的选择,还需要对目前的市场开展调查,从灌缝机的整体的方向进行考虑,充分考虑了设备的动力因素,并且把每种不一样的动力因素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衡量每一种方案的利害,确定最好的方案。

  • 标签: 单组分环氧树脂灌缝胶灌缝机 泵吸注浆 电力系统
  • 简介:摘要:目前市场上由于防水材料性能检测不规范、不标准以及施工工艺的不科学是导致地下室、卫生间等地点出现渗水漏水的重要原因。针对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聚氨酯防水涂料涂膜成型前预处理方式、养护温度、涂膜厚度等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成型前预处理方式、养护温度、涂膜厚度均对其拉伸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提出一些意见的同时并对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不透水性进行了研究。

  • 标签: 防水涂料 聚氨酯 检验检测 单组分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革新,分组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分组分层教学既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又能弥补学生的短处,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建立起自信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初中数学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帮助。

  • 标签: 初中数学 分组分层教学 课堂效率
  • 简介:摘要: 本文针对炼厂执行国Ⅵ汽油饱和蒸气压标准进行操作调整,通过分析各汽油调和组分饱和蒸气压,优化调整装置操作,使成品汽油饱和蒸气压达到出厂标准。

  • 标签: 饱和蒸气压 醚化汽油 异构化汽油 调整措施
  • 简介:摘要:疗高压舱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设备,其在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疗高压舱通过提高血氧水平,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在创伤、烧伤、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卒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疗高压舱也在施工和建筑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 标签: 氧疗高压氧舱 临床应用 组织修复 施工建筑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糠醛抽出油作为沥青调合组分的升级利用。通过分析糠醛抽出油在沥青调合中的潜在应用,探讨了其在改善路面材料性能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潜力。糠醛抽出油可以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并降低环境影响,为道路建设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 标签: 糠醛抽出油,沥青调合,路面材料,环境可持续性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自制罩眼部吹治疗角膜水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1月——2023.6月到本院治疗角膜水肿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组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自制罩眼部吹护理技术对角膜水肿患者护理,可缩短患者水肿消退的时间,推荐运用。

  • 标签: 自制氧罩眼部吹氧 角膜水肿 水肿消退时间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多组分复杂介质余热锅炉的传热与动态特性。首先,通过对锅炉结构及运行原理的分析,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针对锅炉内的多组分复杂介质,建立了传热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动态仿真研究了锅炉在给定工况下的动态响应特性,揭示了介质温度、流量对锅炉输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余热锅炉在多组分复杂介质环境下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可为相关工业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多组分复杂介质 余热锅炉 传热 动态特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枪喷吹速率对转炉炼钢中吹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喷吹速率下的吹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枪喷吹速率对转炉炼钢中的吹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喷吹速率可以提高氧气在转炉中的扩散速度和混合效果,从而促进钢水中杂质的氧化和去除,提高钢水的质量。然而,过高的喷吹速率可能导致过度的气泡破裂和溅射现象,对炉墙和喷嘴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综合考虑喷吹速率的影响,以平衡吹效果和设备的安全性。

  • 标签: 氧枪喷吹速率 转炉炼钢 吹氧效果 钢水质量 设备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