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中添加一定量的沥青改性剂的混合物,在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和交通量日益增长,尤其是大型化车辆、重载车辆比例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来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改性剂可分为高聚物和非高聚物两大类,其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是高聚物类沥青改性剂。橡胶粉即是此类改性剂中的一个品种,现在已经为世界多个国家用于道路沥青改性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道路建筑材料 沥青改性材料 沥青改性剂 橡胶粉
  • 简介:摘要:目前,纤维单掺沥青混合料已逐步开始广泛应用,通过掺入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具备研究价值。不同纤维由于物化性质差异对混合料路用性能改善不同。通过将不同纤维复掺以期实现各类型纤维优势互补,可实现沥青浆性能全面提升。鉴于此,本文开展复合纤维沥青浆性能研究。本文以玄武岩纤维为基础,分别与聚酯、木质素纤维以不同质量比例复掺制备纤维沥青浆,研究了纤维对沥青的吸附性能、纤维沥青浆的锥入度、软化点等常规性能。

  • 标签: 复合纤维 沥青 胶浆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性能情况,分别以0.8、1.0、1.2的粉比将矿粉与石墨烯沥青混合制备出沥青浆,采用低温小梁三点弯曲试验法,通过对比石墨烯沥青浆与基质沥青浆低温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以及弯曲劲度模量。结果表明,在石墨烯沥青浆小梁的抗弯拉性能相较于基质沥青浆小梁提升率均在20%以上,但在粉比为0.8、1.0、1.2时,其低温挠度分别降低了8.8%、10.6%、18.9%,石墨烯沥青浆表现出了硬质化的特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石墨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性能情况,分别以0.8、1.0、1.2的粉比将矿粉与石墨烯沥青混合制备出沥青浆,采用低温小梁三点弯曲试验法,通过对比石墨烯沥青浆与基质沥青浆低温抗弯拉强度、最大弯拉应变以及弯曲劲度模量。结果表明,在石墨烯沥青浆小梁的抗弯拉性能相较于基质沥青浆小梁提升率均在20%以上,但在粉比为0.8、1.0、1.2时,其低温挠度分别降低了8.8%、10.6%、18.9%,石墨烯沥青浆表现出了硬质化的特点。

  • 标签:
  • 简介:美国目前约有320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其中93%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每年耗用在公路建设、重修及养护上的建筑材料约为35亿吨.其中沥青材料3000万吨左右。1915年,沥青材料开始应用在美国公路建设上,现在共有25种沥青材料正在应用或测试中准备应用在公路建设中。

  • 标签: 美国 胶粉改性沥青 公路建设 生产技术
  • 简介:摘要: 为研究粉比变化对沥青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5个粉比的沥青浆开展旋转粘度试验、锥入度试验、延度试验及BBR试验,分析各试验指标随粉比及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比变化对沥青浆性能影响明显,增大粉比可以改善沥青浆的高温性能,但是会对沥青浆的低温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混合料设计中合理控制粉比协调高低温性能的关系。

  • 标签: 沥青 胶浆 高低温性能
  • 简介:摘要现阶段,因我国社会经济飞速蓬勃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我国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而公路工程作为基础性建设工程,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上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出现了如公路裂缝,塌陷等等问题,会使得人们的行车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严格把控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十分必要。沥青材料基于不同的条件,具有粘弹性、弹性和粘性三大特点,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是由于沥青材料渗入所致。沥青浆在工程建设中,有十分巨大的应用比例,因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对沥青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沥青混合料的抗温性有效提升,最终使所建的公路质量达到最佳状态。鉴于此,文章就沥青浆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作了简单的分析,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从而为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贡献应有的力量。

  • 标签: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高低温性能 影响
  • 简介:摘要为研究不同掺量的消石灰和矿粉对沥青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浆进行频率扫描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掺量的消石灰能降低浆温度敏感性能,提高复合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有效改善浆的抗水损害和抗高温变形的能力。

  • 标签: 水损害 消石灰 沥青胶浆 复合剪切模量
  • 简介:摘要阐述了废旧轮胎粉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利用试验结果定性地分析了废旧轮胎粉的掺入对沥青性能的改善,论述了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优点。

  • 标签: 废旧轮胎 胶粉改性沥青 试验 研究
  • 简介:本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分析了酸性、碱性矿粉对沥青浆性能的影响,利用DSR试验获得沥青浆的相位角和沥青的相位角,对两种材料的相位角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物理化学反应。试验结果表明,DSR试验得到相位角关系:SK-70#+CaC03浆〈SK-70#沥青〈SK-70#+Si02浆,CaC03与沥青中化学组分发生反应,而Si02的加入没有改变沥青组分的化学构造,只是物理的增加了浆稠度。

  • 标签: 路面工程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沥青胶浆 相位角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系的粘度特性,以及水泥和乳化沥青两种凝材料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了不同配比、温度和水化时间时,水泥乳化沥青浆粘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系的微观形貌。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多,浆粘度逐渐提升,直至水泥含量为50%时,再增大水泥含量反而会使粘度降低;温度越高,水泥乳化沥青浆粘度越小,且水泥含量越多,温度对浆粘度的影响越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浆粘度逐渐增大。水泥乳化沥青浆整个界面比较充实,水泥水化产生的C-S-H凝胶与破乳后的乳化沥青相互交织,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保证了浆体系的致密与稳定。

  • 标签: 道路工程 水泥乳化沥青胶浆 粘度特性 微观形貌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系的粘度特性,以及水泥和乳化沥青两种凝材料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布氏粘度计,测定了不同配比、温度和水化时间时,水泥乳化沥青浆粘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系的微观形貌。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多,浆粘度逐渐提升,直至水泥含量为50%时,再增大水泥含量反而会使粘度降低;温度越高,水泥乳化沥青浆粘度越小,且水泥含量越多,温度对浆粘度的影响越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浆粘度逐渐增大。水泥乳化沥青浆整个界面比较充实,水泥水化产生的C-S-H凝胶与破乳后的乳化沥青相互交织,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保证了浆体系的致密与稳定。

  • 标签: 道路工程 水泥乳化沥青胶浆 粘度特性 微观形貌 作用机理
  • 简介:硫化粉通常是指采用废旧橡胶为原料通过机械加工制成的橡胶粉末.简称粉。将它作为改性剂加入到基质沥青当中得到的混合物即是硫化粉改性沥青(AR)。它是聚合物改性沥青当中的一个品种。此外用于沥青改性的聚合物还有热塑性弹性体(SBS.SIS):丁苯橡胶(SBR).氯

  • 标签: 道路建筑材料 胶粉改性沥青 硫化胶粉改性沥青 温度敏感性 抗流动性 粘附性
  • 简介:摘要:沥青混合料是由粗细集料、填料、沥青通过均匀搅拌形成的粘弹性塑性材料,根据其各相成分的力学特性可被分为沥青浆、沥青砂浆、沥青混合料三个尺度进行研究。针对沥青混合料各尺度疲劳和高温性能试验方法的关联性与统一性问题,从沥青浆尺度对其疲劳与高温性能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疲劳性能 高温性能
  • 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30
  • 机构:(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德阳 618300)
  • 简介:摘要纤维与沥青复合后会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进而改善其使用性能。本文探究了纤维对沥青浆的改性机理,阐述了纤维对沥青浆粘度特性、流变性能、低温特性等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从而为纤维沥青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纤维 沥青胶浆 动态流变 粘度
  • 简介:摘要橡胶粉的不同成分决定了其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KLMY90#基质沥青,进行了不同橡胶粉掺量对其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从而确定最优橡胶粉掺量。同时以最优废胎粉改性沥青为基本研究对象,进行其制备工艺评价指标研究,主要研究制备过程中剪切时间、温度、速率三个变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且找出最佳指标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中橡胶粉掺量最优比25%,橡胶沥青的性能与生产工艺中的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剪切温度等相关,剪切速率、时间、温度过大或者过小均是不利的,本最优橡胶沥青配比下的制备工艺研究试验中最终确定的最优剪切速率、时间、温度分别为5000r/min、45min~55min、170℃~180℃。该生产工艺指标范围值可以作为后期橡胶沥青的生产控制应用。

  • 标签: 废胎胶粉 改性沥青 最优配比 工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