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沉积铜矿的有机聚矿作用肖荣阁,陈卉泉,帅开业,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沉积铜矿,有机聚矿作用1有机聚矿作用的提出据统计,沉积铜矿占世界铜矿工业储量的20%~2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类型。在我国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及老变质...

  • 标签: 沉积岩铜矿床 有机聚矿作用
  • 简介:摘要:中国沉积容铅锌矿床累计探明的铅锌金属储量超过500万吨,是铅锌矿集区超大型铅锌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主要包括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方面。对该类白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蚀变分带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而对关键金属过程研究得还较少。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中国沉积容矿铅锌矿床中的关键金属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沉积岩容矿 铅锌矿床 关键金属
  • 简介:基是核电厂Ⅰ、Ⅱ类物项的承载基础,其动力参数取值对核电厂抗震设计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核电站基以块状火成岩为主,其动力参数取值和试验成果较少,而有关层状体结构的核电站沉积基动力参数取值和试验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以我国首个以沉积基的核电厂为例,基于振动基本理论,设计了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激振实验,并对比了垂直层理水平方向和沿层理水平方向的激振试验结果,旨在获得首个沉积核岛基的基阻尼比、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等动力参数,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依据。试验表明:由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获得的某核电站呈层状体结构的沉积核岛基动力参数相近,基抗压刚度系数为21.40—28.83MN/m3;基抗剪刚度系数为15.44—22.68MN/m3;基抗弯刚度系数为44.24—60.72MN/m3;基竖直向阻尼比为7.34%—7.68%;基水平回转向第一振型阻尼比为7.43%—7.44%;垂直层理水平方向和沿层理水平方向试验成果的各向异性指数为0.9%—7.5%;动力参数呈弱各向异性。试验结果首次给出了该核电站沉积基的动力参数取值范围,对具有相似基的核电厂抗震设计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电厂 沉积岩 核岛岩基 激振试验 阻尼比
  • 简介:计算机技术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就是建立各种地学数据库。随着地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仅靠在局部的描述性研究,已难以完成对全球性地质事件的深入探讨,需要地质工作者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全球性的对比研究,开拓一条定量研究的道路,使地学理论与现代科技手段紧密结合,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地球演化的规律。数据库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 标签: 地学数据 地质学研究 地球科学研究 地质工作者 地质事件 定量研究
  • 简介:摘要细粒沉积沉积学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其研究水平远低于粗粒碎屑。然而,随着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细粒沉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细粒沉积的研究现状,从岩石定义、层序划分、储集特征、油气勘探现状等方面对我国细粒沉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细粒沉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细粒沉积岩 研究现状 非常规油气
  • 简介:摘要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作用而形成的物质我们称之为沉积。研究沉积,对发展地质科学的理论寻找丰富的沉积矿产以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年代久远,沉积的种类繁多,本文主要就沉积颜色与沉积相关系为课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 标签: 沉积岩 沉积岩颜色 沉积相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构造地质展开分析,思考了构造地质在沉积金矿勘探及采矿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了应用的内容以及应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开采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地质 沉积岩 金矿 勘探 采矿
  • 简介:针对直径小于62.5μ(4Phi)的颗粒在颗粒组合中的重量或体积占比超过50%的沉积物和沉积,提出了三角成分分类法(tripartitecompositionalclassification)。Tarl(陆源-泥质)的颗粒组合中有75%以上的碎屑来自盆外,既包括来自大陆风化的碎屑,又包括火山成因的碎屑。Carl(钙质-泥质)的颗粒组合中来自盆外碎屑的占比低于75%,而且在其盆内颗粒中,包括碳酸盐集合粒(aggregates)在内的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占主导地位。Sarl(硅质-泥质)的颗粒组合中来自盆外碎屑的占比低于75%,而且生物成因硅质颗粒的数量要比碳酸盐颗粒占优势。划分出这三种类型的细粒颗粒状(particulate)沉积物和岩石,有效区分了具有明确的沉积环境而且有机质含量和次要颗粒类型存在系统性差异的物质(materials)。在地下,定义这些岩石类型的颗粒组合经历了差异明显但可预测的成途径,而这些成途径对全性质(bulkrockproperties)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意义,因此把细粒沉积归入这三种岩石类型之一,是预测其经济价值和工程品质(engineeringqualities)的重要的第一步。为了便于进行描述,这三种岩石类型的名称还可以与指示岩石结构的修饰词、更准确的成分划分、重要性比较大的具体颗粒类型以及成特征等结合使用。

  • 标签: 颗粒状 成分分类 沉积岩 沉积物 细粒 岩石类型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人们对黄金的需求逐渐上涨,使得近期我国的黄金矿产总量储备明显增加,但是由于金矿的分布较广,开采条件有限,使得黄金的需求供不应求。因此,浅谈构造地质在沉积金矿勘探及采矿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金矿地质勘查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构造地质在沉积金矿勘探及采矿中的运用,旨在提高金矿的勘探及采矿水平。

  • 标签: 构造地质 沉积岩 金矿 勘探 采矿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人们对黄金的需求逐渐上涨,使得近期我国的黄金矿产总量储备明显增加,但是由于金矿的分布较广,开采条件有限,使得黄金的需求供不应求。因此,浅谈构造地质在沉积金矿勘探及采矿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金矿地质勘查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构造地质在沉积金矿勘探及采矿中的运用,旨在提高金矿的勘探及采矿水平。

  • 标签: 构造地质 沉积岩 金矿 勘探 采矿
  • 简介:目前国内开工兴建的核电厂均选用沿海各向同性火成岩作为地基。而广西沿海火成岩仅占1.6%,作为广西首个获准建设的防城港核电厂,其地层在广西具有代表性,为志留系沉积性复杂、软硬相间,次生褶皱、断裂和裂隙发育,对于核电厂建设是巨大的挑战。本次勘察通过大量的地质测绘,充分论证了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根据深入的钻孔性统计和相关的物理力学试验结果分析,对地基岩土体进行工程地质归纳、分层,将其归纳为:粉砂岩组、泥质粉砂岩组和泥页岩组,有效地解决了场地性和空间组合复杂的问题: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得的三个组的地基承载力,充分考虑了组中不同性的空间组合特征和其力学贡献,更真实的反映了纽的力学特性;并通过当量模量和地基沉降量的计算,确定核岛地基是均匀的。近期,核岛基坑的开挖直接证实了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核电厂 复杂沉积岩 加权平均法 当量模量
  • 简介:细粒沉积物和沉积的Milliken(2014)分类,是为取代基于沉积构造、粒径和成分的现有命名方案而提出改进分类的一种尝试,它所依靠的是解释的颗粒成因。Milliken认为现有的术语很混乱,因此提出用新名词tarl、carl和sarl来限定泥岩分类的三种主要类型。我们认为所提出的这种分类不具有可行性,原因在于:(a)存在与所解释的颗粒成因相关的模棱两可;(b)要确定经过成蚀变颗粒的原始矿物特征有难度;(c)需要有许多地质人员并不普遍具备的特殊设备和技术。在我们看来,这一新提出的分类相对于以前已确立的分类方法并没有增进地质以识.

  • 标签: 成分分类 沉积岩 沉积物 颗粒 细粒 沉积构造
  • 简介:Camp等对Milliken(2014)的细粒沉积物和沉积成分分类的讨论,是受欢迎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这一重要课题的机会。然而Camp等并没有提到作为这种分类基础的概念模式:原生颗粒组合的成分对于控制着地下岩石总体性质演化的化学和力学变化途径来说,是一种关键的预测因素。如果人们承认颗粒成分与成作用之间的这种基本联系,那么Camp@提出的异议虽然有意义和值得讨论,但也不应该用于阻拦对所提出分类的全面试验,因为可选择的其他分类都没有涉及这种基本联系。这一分类对于与页岩(石油、天然气和C02的储层和封盖层)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全性质预测具有潜在价值,同时支持更广泛地了解细粒沉积物在地壳沉积部分流体流动和元素循环中的作用。

  • 标签: 成分分类 颗粒成分 沉积岩 沉积物 细粒 答复
  • 简介:文章基于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及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分析了安庆铜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建立了矿田形成的成成矿作用模式。

  • 标签: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成岩成矿模式 铜矿床
  • 简介:冕宁尤黑木地区的前寒武纪沉积可分为碎屑沉积和化学沉积两类。前者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和不太明显的负铈异常;后者包括重晶石和碳酸盐,重晶石有较明显的负铕异常和负铈异常,碳酸盐具明显的负铈异常和不太明显的负铕异常。自碎屑沉积经重晶石至碳酸盐,稀土总量及负铕异常依次降低,负铈异常则明显增大,反映出铕、铈异常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热水沉积岩 铕异常 铈异常 前寒武纪
  • 简介:摘要:为确定铜矿的勘查度,进而为修订铜矿勘察规范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收集大量铜矿的勘查资料并采取对比法,通过研究发现,根据铜矿地质勘查规范,所确定的铜矿勘查工程间距相对较稀,对此,需进行调整,保持原有1类型铜矿勘查间距不变,适当调整第2类型勘查工程间距为,80~100×60~100米,第3类勘查工程间距为40~60米×40~60米,通常小型铜矿勘察类型为第3类。

  • 标签: 铜矿床 勘查 工程间距
  • 简介:在冀中地区油气勘探所钻的3口井剖面中,系统选取早第三纪沉积岩屑样品。基本上2m取一个样,3口井样品总数约3500个。每个样品用光谱定量分析11种化学元素:Ca、Mg、Ti、Ba、Mn、Zr、V、Cr、Pb、Cu、Ni。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经过综合研究查明了冀中地区下第三系砂岩、泥岩和不同颜色泥岩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早第三纪各组段地层元素分布不同,其纵向上的变化界线与地质上分层界线基本吻合,是地层划分对比的一个依据。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岩石化学资料。,可以查明元素之间、元素与样品之间以及样品与样品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研究表明Ba、Mn、Zr、Pb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碎屑元素;Ti、Cr、V、Ni、Cu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粘土元素;Ca、Mg、Ti的关系密切,属于亲碳酸盐元素。96井主因子F1、F2累计方差达95%,F1、F2主因子主要由Ca、Mg、Ti三元素所决定。F1突出地反映灰质沉积等地球化学作用,F2突出地反映机械沉积作用。主因子F1和F2在纵向上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沉积作物的旋回特征,样品在F1-F2因子平面上规律性地展布反映了沉积相特征,96井下第三系地球化学-沉积相图概括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冀中地区 早第三纪 沉积岩 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多元统计 研究
  • 简介:四川拉拉铜矿产于古元古宇河口群落凼组,成矿围岩为一套细碧角斑质火山岩及以硅质、条带状钠长和萤石化黑云母为主的喷气,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呈条带状、浸染状,部分呈角砾状.。矿石矿物呈他形粒状以填隙方式产出,并见交代溶蚀结构和黄铁矿的胶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斑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的常量元素、Co/Ni、S/Se均显示火山喷流-沉积矿床的特征。铅同位素及硫同位素资料表明,铜铁等金属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而硫以深源为主,并有海水硫酸盐参与。矿床属火山喷流-沉积型硫化物矿床

  • 标签: 拉拉铜矿 元古宇 火山喷流-沉积矿床 矿床成因
  • 简介:摘要在当前铜矿开采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于斑岩型同矿床的研究,这是提升铜矿资源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我国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为例,并以此展开相关研究分析,希望为我国斑岩型铜矿研究一共一定借鉴。

  • 标签: 斑岩型铜矿床 研究现状 找矿进展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在带动我国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各类资源带来了大量的消耗,面对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不断消耗,有必要对我国矿产矿床特征以及找矿前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这种背景,本文将以新疆苦尔萨依铜矿为调查区,对其矿矿床的特征以及矿床成因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对我国在找矿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