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业内人士分析,因为业内对后市的看跌情绪较浓,导致今年的国内冬储情况不是很好,加上国外需求也一般,因此毒死价格缺乏上涨动力。从上游中间体乙基氯化物来看,受环保压力影响,整个毒死行业的开工率维持低位,约为50%左右。与毒死一样,吡虫啉受冬储不理想影响,目前价格虽维持稳定,但亦无力上涨,10.3万元/吨的市场成交价已基本临近成本线,此前计划要复产的企业无奈一再推迟复产计划。

  • 标签: 价格上涨 毒死蜱 国外需求 氯化物 中间体 开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毒死中毒早期抢救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共5例急性毒死中毒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经验结果5例急性毒死中毒例患儿,经积极合理抢救治疗,5例均好转出院。结论对急性毒死中毒患儿早期应反复彻底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必要时行血液灌流,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确保抢救成功。

  • 标签: 毒死蜱中毒 胆碱酯酶降低 抢救
  • 简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延续,加上今年低温时间长,降温比较明显,导致整个用药时间推迟,虽然原材料乙基氯化物价格出现明显反弹,但毒死原药价格还是不稳,有下调倾向,目前价格徘徊在38000元/吨左右。

  • 标签: 价格战 毒死蜱 金融危机 氯化物 原材料 时间
  • 简介:以三氯硫磷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得到毒死半抗原O-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N-(3-羧丙基)硫逐磷酸胺(简称CHBu),此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用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通过偶联反应得到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其结合比分别为14.6:1和6.2:1。用所得的免疫原免疫兔子获得了高效价(抗血清:2.56×10^4;冻干粉:2.56×10^6)、高亲和性、特异性好的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抗体与毒死各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4%;亲和性试验表明,在1-500ng/mL浓度范围内,抑制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23.503lg(x)+28.556,r=0.9919,抑制中浓度I50=8.2ng/mL,最低检测限为1.0ng/mL。

  • 标签: 毒死蜱 半抗原 多克隆抗体
  • 简介:北京市植保站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针对毒死、三唑磷禁用后的市场缺位以及吡虫啉的轮换用药需求,于今年3月启动了“毒死等三种高残留农药替代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织全市植保系统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以及相关农药和药械生产企业,重点推进毒死等杀虫的替代和轮换工作。

  • 标签: 北京市科委 毒死蜱 杀虫剂 中国农业大学 残留农药 轮换用药
  • 简介:我国高毒农药替代开发又有新进展,毒死工艺和绿色水性化制剂开发取得突破。浙江工业大学与浙江大学和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合作承担的大吨位高质量毒死原药和绿色水性化制剂开发项目已通过验收。目前新农公司毒死产能已达3000吨/年,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产品收率明显提高,原药纯度可达98%以上,成本也大幅降低。

  • 标签: 工艺开发 毒死蜱 大吨位 水性化制剂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 简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和分析了20%毒死·土荆芥精油微乳制中毒死的禽量。实验结果表明,在cosmosilC18柱(4.6mm×250mm,5μm)上,紫外柃测器波长没为234nm,流功相为83%(V/V)的甲醇水溶液,流速1.0mL·min^-1,桩温30℃,本方法的相关系数达0.9996以上,,平均回收率在99.44%-99.73%之间.变异系数为3.874%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20%毒死蜱·土荆芥精油 微乳剂
  • 简介:选用25%毒死微乳剂与对照40%毒死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25%毒死微乳剂468.75~562.50g(有效成分)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对水600kg于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 标签: 毒死蜱 微乳剂 稻纵卷叶螟 田间药效试验
  • 简介:杨树苗期地下害虫较多,杨树虫害的防治是林业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抓好杨树苗期虫害管理是杨树生长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石;通过施毒死农药的方法对蛴螬采取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每667m~2施用8kg毒死农药为最佳施药剂量。

  • 标签: 杨树苗 蛴螬 毒死蜱 防治效果
  • 简介:本试验以毒死污染土壤为研究材料,利用降解菌DSP-A分别与高丹草、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进行联合修复,探讨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毒死污染土壤的效果,以及影响联合修复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效果优于单一的植物修复及单一的微生物修复效果。与DSP—A菌群较合适的植物是高丹草,该组合对毒死的降解率达到96.44%,其次是多花黑麦草。研究了微生物数量、植株密度以及土壤湿度对联合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SP.A菌菌液稀释倍数越大,联合修复的效果越差。植株密度对联合修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植株密度越大,对生存环境的竞争越激烈,植物根系的生长越不好。除了紫花苜蓿外,高丹草和多花黑麦草根系的生长均受到影响。高丹草种植密度为12株/盆时,与DSP—A菌的联合修复效果最好,多花黑麦草则为10株/盆。土壤湿度是影响联合修复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对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土壤湿度过大,造成土壤的含氧量降低,不利于植物根系和好氧细菌的生长,从而影响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土壤湿度过小,容易造成植株缺水,根系生长和微生物的生长。高丹草与DSP.A菌、多花黑麦草与DSP—A菌联合修复最适浇水量都为20mL/d,紫花苜蓿与DSP—A菌联合修复最适浇水量都为15mL/d。

  • 标签: 联合修复 毒死蜱 DSP-A菌 高丹草 紫花苜蓿 多花黑麦草
  • 简介:本文研究了毒死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5、5.0、10克/平方米的施药剂量和年平均气温为16.2℃的气候条件下,毒死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酸性土壤中的半衰期介于247.5-462.2天。在2.5克/平方米和5.0克/平方米的施药量下,毒死的野外半衰期差别不大,而在10克/平方米的施药剂量下,药剂的野外半衰期延长了将近1倍。将室内生测结果与野外降解Freundlich方程相对照,从而推算出2.5、5.0、10克/平方米的施药剂量下,毒死降解致屏障失效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734、1996和3659天。本文还对推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降解规律 酸性土壤 毒死蜱 野外 FREUNDLICH方程 屏障
  • 简介:为研究水生生物对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毒性的响应,研究了锯齿新米虾暴露在Cu2+、毒死单一溶液和毒性1:1混合溶液下的响应状况,同时采用相加指数法对混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对锯齿新米虾的毒性显著高于Cu(2+)(p〈0.01);Cu(2+)对锯齿新米虾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和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分别为1.78mg·L(-1)、2.40mg·L(-1),24、48、72和96h的LC_(50)分别为6.41、4.75、4.20和3.44mg·L(-1);毒死对锯齿新米虾NOEC和LOEC分别为0.04μg·L(-1)、0.07μg·L(-1),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035、0.17、0.11和0.06μg·L(-1);参考鱼类毒性分级标准,Cu(2+)对锯齿新米虾为高毒,而毒死为剧毒。混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u(2+)和毒死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为24、48、72和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02、0.45、1.86和223,即混合毒性为协同作用。通过研究锯齿新米虾对Cu(2+)、毒死单一和联合毒性的响应,可为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锯齿新米虾 CU2+ 毒死蜱 毒性响应
  • 简介:通过田间植株直接施药-定期采样-样品提取净化-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48%毒死乳油中毒死在杭白菊胎菊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并在室内探讨了不同温度对干胎菊中毒死消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0.48和0.72kg/hm22个施药剂量下,毒死在杭白菊土壤和鲜胎菊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24~10.82d和2.94~4.22d;不同温度下,干胎菊中毒死的半衰期在12.64~27.39d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消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杭白菊上分别以有效成分0.48kg/hm。(推荐高剂量)和0.72kg/hm2(1.5倍推荐高剂量)的剂量喷雾施药2次,距末次施药后21d时,毒死在干胎菊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58和0.89mg/kg,均低于我国制定的毒死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1mg/kg)。

  • 标签: 毒死蜱 杭白菊 胎菊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浓度为20%的噻嗪酮.毒死在我们国家水稻拔节期喷药,对20%噻嗪酮.毒死在水稻杆上和稻田水里的动态消解的残留情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结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16-2017年度在上海、湖南、吉林进行的20%的噻嗪酮.毒死在水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研究得到了供试药中,噻嗪酮在种植稻田的植株和水中的消解产生的残留会随着采样期的延长而减少,测定得到的半衰期是1.5~5.2天和2.3~7.6天。同样农药成分中所含的毒死通过检测,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残留量,随着采样时间的延长同样也是降低的,测定其半衰期为2.4~14.0天。

  • 标签: 噻嗪酮 毒死蜱 水稻 消解动态 消解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急性毒死中毒患者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毒死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血清ChE活力恢复至正常值下限50%所需时间为结局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8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39.58±14.77)岁,血清ChE活力恢复至正常值下限50%所需时间为(24.45±2.64)d。血液灌流(r=-0.644)、阿托品用量(r=0.498)和氯解磷定用量(r=0.432)与血清ChE活力恢复存在相关性,其中血液灌流与ChE活力恢复呈显著负相关(β=-4.222,P<0.05)。结论急性毒死中毒患者的血清ChE活力恢复非常缓慢,血液灌流可迅速清除血液中的毒死及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从而有效促进血清ChE活力的恢复。

  • 标签: 毒死蜱 中毒 血液灌流 胆碱酯酶 多元性线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