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展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护理中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发展性护理。比较两组新生体重恢复效果、睡眠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新生出生体重恢复时间高于研究组,出生体重恢复后体重增长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对照组新生睡眠时间少于研究组,住院时间多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极低体重应用发展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新生睡眠质量与体重,改善其与家庭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极低体重 新生儿 发展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山梨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怀孕初期吸烟的女性,与不吸烟的女性相比,新生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会轻28-39克。如果孕妇在生产前一直吸烟,则新生体重减少幅度可超过120克。由此可见,孕妇吸烟对于新生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平均体重 新生儿 吸烟 孕妇 研究成果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在危重新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NICU的危重新进行皮肤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监护病房内新生皮肤受损率由33%下降到17%结论使用新生皮肤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实施预见性皮肤护理,对于降低危重新皮肤受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皮肤风险评估 危重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欧洲研究再次证明,空气污染物浓度越高,新生体重偏轻的风险越大。一项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呼吸病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PM2.5浓度每升高5微克/每立方米,足月低出生体重风险增加18%。

  • 标签: 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 PM2.5 空气污染物浓度 PM2.5 研究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转运工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5年12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宁夏及周边地区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转运的危重新的过程、病种及转归情况。结果自开展危重新转运工作以来,本院共转运危重新124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入院后经医院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无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转运病种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呼吸系统疾病及围产期窒息为主。结论危重新转运工作能有效降低新生死亡率、伤残率和改善预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转运尚属于起步阶段,转运的成功依赖于先进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发展区域性新生转运系统。

  • 标签: 新生儿转运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探讨体重管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5月我院产科门诊建档的25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建档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体重管理护理。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新生体重情况。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长值小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体重低于对照组,低体重、巨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新生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重管理护理能够良好的控制初产妇孕期体重,减少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并减少巨大和低体重的发生。

  • 标签: 体重管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 新生儿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留置在危重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NICU病房中的78例危重新进行桡动脉穿刺留置,留置时间为1-5天,其中2-3天为最多,成功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留置效果。结果78例中12例新生窒息,其余66例为新生重症肺炎及新生败血症患儿,一次性成功59次,二次成功16例,穿刺失败3例。留置期间均未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危重新行桡动脉置管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痛苦及护士工作量,可随时抽取所需的血量,明显的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危重患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桡动脉留置 危重患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度12月间收治的危重新360例,评估其压疮高危因素,分析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360例危重新经过护理,仅有3例,压疮发生率为0.83%,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对新生压疮产生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高危重新快速康复,具有重要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压疮 高危因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泳抚触对新生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及体重回升的影响。方法60例剖宫产出生后36小时的新生给予游泳抚触(观察组),每天一次,至少3次,统计出生后第4天及第7天新生体重下降或增长幅度与同期仅常规沐浴(每日洗澡一次)的正常足月剖宫产新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出生后游泳抚触3次以上的新生出生后第4天体重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减少,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出生后第7天体重回升幅度较对照组增加,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游泳抚触能减少了新生出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促进新生体重回升,有利于新生生长发育。

  • 标签: 新生儿 游泳抚触 生理性体重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与护理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和成活率,同时提高其治疗期间舒适度。

  • 标签: PIC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置管成功率 护理舒适度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150例极低出生体重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入院、入院7d、入院15d体重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实施发展性照顾,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发展性照顾 应用效果
  • 简介:新生内科的患儿多因呼吸系统感染或先天病患收治入病房,由于其各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低等因素在护理上需极其细致。新生内科病房的护士每天早上会给部分患儿洗澡或清洁,保证患儿的皮肤干净清爽,并对每位患儿称重记录。新生内科部分患儿因病喝不了母乳,营养师会根据患儿身体需要调配好乳制品,由护士给患儿喂奶。

  • 标签: 内科护士 呼吸系统感染 儿内科 身体需要 内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