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广西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主力部队17万多人。广西解放初期,潜伏于各地的土匪特务趁解放军过境之后的空隙和人民政权尚未巩固之机,勾结农村的封建势力,组织反革命武装,在全省各地发起大规模的反革命暴乱。为清除匪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从1950年1月起,广西剿匪作战全面展开。经过1年零7个月以正规部队为主的大规模军事进剿,共歼灭各股匪42.9万人,缴获各种枪械41.7万余支(挺、门),同时收缴民枪23.8万余支。至1952年年末,历时三年的剿匪斗争胜利结束。

  • 标签: 剿匪斗争 广西 中国人民解放军 李天佑 指挥 父亲
  • 简介:汶川因县西汶水(现岷江)得名,西汉时称为绵虒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并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

  • 标签: 地震 汶川县 自然灾害 救灾工作
  • 简介:天佑,1914年1月8日出生于广西临桂县六塘圩小江高陂寨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百色起义。曾任团长、师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了湘江阻击战、直罗镇、东征、西征、平型关、东北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作战、辽沈、

  • 标签: 李天佑 传奇人生 广西军区 中国共产党 司令员 反“围剿”
  • 简介:一土司孤女进了紫禁城战火的硝烟刚刚平寂下来,一轮残阳已经斜斜地坠落在西方的天空了,颜色晕红得像血一样,衬出了天地间无限的悲悯与苍凉。这是大明成化二年(1466)暮秋的一个傍晚。广西贺县大藤峡一块空旷的野地上,四周伫立着衣

  • 标签: 皇帝 太监 皇太子 宫女 成化 母亲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运营高铁隧道的检修数量多、天窗时间短,主要采用目视检查、敲击等传统人工手段检测,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给高铁隧道管理部门带来巨大的养护维修压力。利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与传统人工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损、准确、高效等优点,并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技术手段已日臻成熟,但其应用在运营高铁隧道检测时间不长。针对运营高铁隧道养护维修特点和要求,在总结多条线路检测经验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隧道衬砌的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和流程,并给出常见隧道衬砌病害及干扰的雷达图像特征,对运营高铁隧道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检测结果的科学解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高铁隧道 地质雷达 养护维修 衬砌
  • 简介:1998年3月,上影厂正式委我负责组织影片剧本的重新创作.我请了珠江电影厂的于力同志来负责编剧.剧本经过九次修改,终于在1999年12月经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及上影厂审查通过,2000年1月正式开始筹备,3月份抢拍雪景.从这以后正式开拍,到当年8月,除海参崴冬景须待11月份再行拍摄外,其他拍摄工作均告完成,可先进入后期制作.2001年4月份影片后期制作全部结束,出片.

  • 标签: 影片 电影 拍摄工作 编剧 雪景 剧本
  • 简介:天佑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小说的教学和研究,是《红楼梦》的资深研究者。于我而言,更是一位交谊甚深的老友和仁厚亲切的兄长。去年2010年8月14日,老沈永远离开了我们;此前十天的8月4日,北师大郭预衡先生谢世。此后几天,我同班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 《红楼梦》 2010年 大学教授 古代小说 研究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三十年风雨沧桑的生活磨励,三十载痴情不辍的艺术耕耘.高原的风霜,渐渐染白了他的鬓发,北川这片厚土,磨炼了他的意志并带给他丰厚的馈赠,他由一个山里的农民成长为享誉省内外的民间手工艺人,他就是痴情根雕、盆景工艺,以创作为生二十余年的大通县农民天佑.

  • 标签: 农民艺人 大通县著名 艺人李天佑
  • 简介:清朝末年,清政府准备修建一条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铁路——京张铁路。消息一传出,清政府总理衙门的门槛便几乎被踏破了,英国、俄国、德国和法国等列强一窝蜂地涌来,要求帮着中国修铁路,而且给清政府许诺了贷款等种种好处。

  • 标签: 中国铁路 詹天佑 清政府 清朝末年 京张铁路 总理衙门
  • 简介:大家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但是你可知道他还是一位海军勇士,并且亲自参加了中法马尾海战吗?

  • 标签: 詹天佑 海军 工程师
  • 简介:天佑在1884—1888年间在广州黄埔长洲岛的广东博学馆(1887年改广东水陆师学堂)任外文教习,一大批有志之士都是他的学生。根据收录1919年7月27日广州各界召开的詹天佑追悼会挽联、祭文的《广州詹公追悼会祭文挽联汇抄》的送挽联者中自称“受业”(学生)者,对照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的《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及有关家庭的史料,证实如下几位是当时詹天佑在黄埔长洲岛任教时的学生。

  • 标签: 詹天佑 广州市 中山图书馆 追悼会 近现代
  • 简介:宣统二年(1910年),一个叫朱子勉的广东人参加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因修建京张铁路而闻名的詹天佑先生。在拜见詹天佑时,詹天佑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留学外国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做一点事贡献国家。如要做官,就不能做事;想做事,万不可做官。而且做惯官的人一旦没有官做,精神便会十分痛苦。

  • 标签: 詹天佑 官员 政府组织 知识技能 留学生
  • 简介:天佑是我国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时期引进西学、振兴中华的杰出工学家。他于1872年被清政府选派赴美留学,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毕业回国后,在备受清政府种种冷遇和困难面前,詹天佑知难而进,于1881至1888年先在福州船政后学堂学习轮船驾驶、后在该校任教;随后调往广东博学馆、广东水陆师学堂教书并测绘广东沿海海图和修建炮台,参与海军建设。在这学非所用的7年时间里,詹天佑受到的教育和磨练对他一生有着重大影响,为他日后对中华民族做出重要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詹天佑 福州船政学堂 广东博学馆广东水陆师学堂 海防建设
  • 简介:我在读今年第一期《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一文时,发现有若干与史实不符处,出于对《文史知识》的热爱,做为一个老读者,感到有必要提出来。现述其要:1、该文称詹为"清代婺源人",不甚确切。詹天佑本人籍贯为广州府南海县,祖籍徽州(非江西省)婺源。

  • 标签: 詹天佑 铁路 文史知识 江西省 研制成功 自动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