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晶状不全脱位多由先天、外伤或其他眼部疾病继发引起,眼部症状复杂,同时因虹膜组织的遮挡,难以直观评估悬韧带断裂范围及严重程度,使其诊治更为棘手。目前对于晶状不全脱位的治疗方案尚无眼科临床指南。屈光配镜矫正或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及视觉质量的提高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探讨多种临床检查方法、评估手术适应证、重视术中操作、关注人工晶状稳定性及加强术后随访等方面,提出需要针对晶状不全脱位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诊断,严格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并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以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改善预后。(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2-7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不全脱位现代小切口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晶状不全脱位行现代小切口晶状手术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晶状不全脱位范围以及位置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16例,采用单纯超声乳化晶状吸除联合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植入手术;观察组患者16例采用超声乳化晶状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人工晶状位置、眼压、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及眼压情况较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间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降低幅度、人工晶状位置、和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晶状不全脱位手术治疗中,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治疗方式,现代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很好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降低眼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晶状体不全脱位 囊袋张力环 超声乳化晶状体 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晶状不全脱位导致 的 继发性青光眼临床 诊疗方案 。方法 选择 201 7 年 1 0 月 至 201 9 年 1 0 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晶状不全脱位导致 的 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共 17 例 17眼 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术后 角膜透明度恢复后视力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 眼压基本控制 良好 ;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详细 的病史采集,散瞳检查 及 UBM 等检查结果结合术中所见悬韧带情况进行选择 相应的手术方案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晶状体不全脱位 继发性青光眼 UBM 囊袋张力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晶状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92眼晶状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证明,患者手术后没有出现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人工晶体保持正位,患者手术后视力良好;结论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张力环治疗晶体状脱位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可以防止晶状偏移位,保证患者手术后的视力。

  • 标签: 治疗晶状体 半脱位 效果
  • 简介:摘要1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双眼白内障摘除手术后16年主诉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右眼残留晶状囊袋脱位于前房,考虑为右眼晶状残留囊袋脱位。确诊后及时行右眼前房残余囊袋摘除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 标签: 近视 白内障摘除术 晶体囊 人工晶体植入物移位 前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晶状巩膜层间固定术在眼球挫伤所致晶状脱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部分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眼球挫伤致晶状脱位不全脱位者58例(58只眼)行晶状摘出联合人工晶状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91.5±61.4)d,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屈光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研究晶状脱位范围超过3个象限者30例(51.72%),需行后段玻璃切除术,其中需重水辅助者8例(13.79%),合并高眼压28例(48.28%)。术后视力(logMAR)为0.76±0.56,优于术前的1.52±0.57(t=9.71,P<0.05)。术后眼压为(14.3±5.4)mmHg,低于术前的(27.5±16.4)mmHg (t=5.95,P<0.05)(1 mmHg=0.133 kPa)。术中1例人工晶状坠入玻璃体内。术后3例眼压高于21 mmHg,1例出现前房积血。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人工晶状位置均居中,无明显偏移。结论人工晶状巩膜层间固术可用于眼挫伤所致晶状脱位患者一期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晶体半脱位 晶体,人工 晶体植入,眼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脱位患者92例92眼,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切除术清除玻璃基底部及睫状体平部,再行晶状超声乳化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脱位
  • 简介:摘要有晶状眼后房型人工晶状(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及其安全性通过多项研究已得到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PIOL植入术后的患者面临白内障手术的可能,白内障术前人工晶状的计算是获得良好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P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前房容积以及房角参数与术前数值相比有差异,少量研究发现IOL-Master测量的眼轴、角膜曲率以及通过多种公式计算得出的人工晶状度数在PIOL植入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差异,在临床上部分白内障术前人工晶状度数计算由于屈光介质混浊而需要通过A超进行眼生物测量,然而PIOL植入对A超眼生物测量的影响尚未得出结论,因此需要更多针对PIOL植入对人晶状度数计算影响的研究,为PIOL植入术后患白内障的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17-321)

  • 标签: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眼生物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囊袋内及囊袋外人工晶状不全脱位微创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0月至2020年7月福建省立医院囊袋外人工晶状不全脱位16例(18眼),囊袋内人工晶状不全脱位5例(5眼),同期就诊于福建龙岩人民医院囊袋外人工晶状不全脱位2例(2眼),共23例(25眼)。其中5眼采用外路法人工晶状襻-囊袋巩膜缝线固定复位术,20眼采用外路法人工晶状襻巩膜缝线固定复位术。结果术中2眼出现少量前房积血,术后5~7 d自行吸收,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或眼压升高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0.3~0.4者6眼,≥0.5者5眼,其余9眼因伴有视网膜疾病视力极差,但也有明显提高。术后随访3个月~4年,所有患者的人工晶状位置居中、稳定。结论囊袋内及囊袋外人工晶状不全脱位微创复位术安全有效。

  • 标签: 不全脱位,晶状体 晶状体,人工 囊袋内,囊袋外 复位术,晶状体,人工,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晶状脱位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晶状脱位白内障患者38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或者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状置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术后一个月其视力平均为0.69,治疗前其视力平均为0.32,患者在治疗后其人工晶状未出现偏位,患者均未出现复视症状,并且在治疗时和治疗后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晶状脱位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病状状况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吸除术 晶体植入 白内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巩膜瓣下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脱位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外伤性晶状脱位60例(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行传统睫状沟缝线固定植入术;改良组30例,行改良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植入术,术中行UBM检查。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视力、人工晶状偏心量、倾斜度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改良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传统组的70.00%(21/30)(χ2=5.455,P=0.020)。手术后改良组的视力(BCVA,logMAR)为-0.12±0.01,优于传统组的0.01±0.003(t=68.201,P<0.001)。重复测量结果显示,术后1周、1、6及12个月改良组患者的平均偏心量及平均倾斜度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发生、偏心量≥1 mm及倾斜度>5°为晶状脱位患者影响疗效的因素。结论改良睫状沟缝线人工晶状植入术治疗晶状脱位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平均偏心量≥1 mm及平均倾斜度>5°为外伤性晶状脱位疗效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晶状体半脱位 晶状体,人工 晶状体植入,眼内 固定,缝线,睫状沟,改良 并发症 因素,影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不全脱位行改良型囊袋张力环(MCTR)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18年4月至7月外伤性晶状不全脱位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植入联合改良型囊袋张力环植入术者13例(13眼),对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眼部护理、病情观察、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指导等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3例经过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半年内未再发生晶状脱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型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效果。

  • 标签: 不全脱位,晶状体,外伤性 张力环,囊袋,改良型 护理,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虹膜拉钩辅助人工晶状(IOL)单襻固定在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不全脱位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9年11月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不全脱位14例(14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虹膜拉钩固定囊袋后,行超声乳化IOL囊袋内植入及单襻巩膜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玻璃脱出者5眼(35.71%,5/1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2~0.8,其中≥0.5者10眼(71.43%,10/14)。有2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IOL均无明显偏位。结论应用虹膜拉钩固定囊袋,提高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不全脱位手术安全性。IOL单襻巩膜缝线固定可保持术后IOL的长期稳定。

  • 标签: 白内障,外伤性 不全脱位,晶状体 拉钩,虹膜 晶状体,人工,固定,缝线,单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