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寒冷地区公路隧道结冰冻害的成因机制及应对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本文系统归纳分析了隧道结冰冻害的主要类型及隧道渗漏水和结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综述研究对提高隧道冻害防治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寒区隧道 冻害 渗漏水成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分析快速冷冻切片技术应用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医院挑选能出100份病理组织样本当作试验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和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本次经石蜡切片诊断得出恶性样本35例,良性样本65例,而经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得出恶性样本30例,良性样本70例,经过对比得出诊断符合例数共96例,诊断符合率96.00%。结论:快速冷冻切片技术在病理诊断中有着较高诊断符合率,且操作简单便捷性高。

  • 标签: 快速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6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以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为依据,分析冰冻切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6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经石蜡切片显示,恶性甲状腺肿瘤25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6例。冰冻切片诊断灵敏度84.00%、诊断特异度83.33%、诊断准确率83.61%,与石蜡切片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17,P<0.05)。冰冻切片诊断时间显著低于石蜡切片,P<0.05。结论:甲状腺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与石蜡切片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冰冻切片诊断时间短,利于术中快速评估肿瘤性质,提高手术效果。但存在一定误诊、漏诊风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法来做出最终决策。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卵巢肿瘤患者共45例,在卵巢肿瘤的病理检查中,应用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检查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纳入研究对象后,采用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将两者的符合率及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卵巢肿瘤进行快速冰冻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相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5.56%和97.78%, P>0.05。与石蜡切片相比,冰冻切片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 P<0.05。结论:在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两种方法在鉴别上无明显差别,两者的符合率都很高,但石蜡切片检测周期长,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选择。

  • 标签: 卵巢肿瘤 快速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病理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肺腺癌采取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已经确诊为肺腺癌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该患者的病理标本采取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评价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差异不显著,符合率均较高。结论:早期肺腺癌诊断中采取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可及时发现癌变,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 标签: 术中冰冻切片 术后石蜡切片 早期肺腺癌 符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2023年12月6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术患者,术中进行冰冻病理检查,再与术后的常规病理(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诊断情况。结果:术后常规病理准确率高于术中冰冻病理;术后常规病理良性囊肿检出情况高于术中冰冻病理,比值为P<0.05;但卵巢癌诊断无差异性,为P>0.05。黏液性的组间比较诊断准确率有意义,为P<0.05;而浆液性诊断差异不存在,为P>0.05。结论:术后常规病理准确率高于术中冰冻病理,病理分型中黏液性诊断准确率高于浆液性。

  • 标签: 卵巢交界性肿瘤术 冰冻病理检查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冰冻制片的理想固定方法,以解决冰冻切片时存在的细胞收缩、胶质脱落等现象。方法:收集新鲜活体组织,取材冷冻包埋后,经恒温式冰冻切片机切片,以7种固定液分别进行短时间固定,HE染色后比较镜下观察效果。结果:经乙醚酒精固定的组织细胞收缩较小,染色质清晰,核浆色彩鲜明。结论:乙醚酒精是组织快速冰冻切片的最佳固定液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冰冻病理技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组采用冰冻病理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概率从而分析冰冻病理技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本次实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冰冻病理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效率更高,可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对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常规石蜡切片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 诊断效果 冰冻病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应用冰冻病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了在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内,在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10例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方式不同,运用随机平均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55例,采用冰冻病理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时间。结果:两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的整体准确率,诊断结果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诊断方式,在组织取样的时间差距不大;但是诊断过程上,观察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中,应用冰冻病理技术进行诊断与石蜡切片法诊断的结果相近,但诊断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步骤简单,且诊断效率高,为后期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条件。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冰冻病理技术 石蜡切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分析并比较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效果。方法 收集6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分别进行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 在冰冻切片中,48例(80.00%)被诊断为良性,10例(16.88%)被诊断为恶性,2例(2.5%)被诊断为交界性;而石蜡切片中,47例(78.33%)被诊断为良性,11例(18.33%)被诊断为恶性,2例(3.33%)被诊断为交界性。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为97.91%,其中良性、恶性、交界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16.68%、3.33%。存在的误诊情况主要包括误将颗粒细胞瘤诊断为卵泡膜细胞瘤,浆液性囊腺癌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子宫内膜样癌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误诊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等。结论 冰冻切片诊断在卵巢肿瘤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有效的术中病理诊断方法。但在判断肿瘤性质方面,仍有少数误诊情况,提醒医生们在使用冰冻切片时应更加仔细和谨慎。

  • 标签: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误诊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状腺微小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 样本选择:选取近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状癌患者,共49例。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取病变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2. 病理检查:采用常规病理检查方法,对冰冻切片进行染色、观察和诊断。3. 数据分析: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等。结果:1. 准确率:在49例甲状腺微小状癌患者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为96.7%(29/30)。2. 误诊率: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中,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良性病变,误诊率为4.4%。3. 漏诊率:未发现漏诊病例。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微小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本研究结果也为甲状腺微小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病理 石蜡切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两种病理检查方法,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1. 病理检查:对每个样本,我们分别进行了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冰冻切片是在手术过程中立即进行的,而石蜡切片是在常规病理实验室进行的。2.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对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和分析,比较两种切片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1. 冰冻切片检查结果:在冰冻切片中,我们发现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5%,而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5%。2. 石蜡切片检查结果:在石蜡切片中,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0%,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5%。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石蜡切片在良性病变的诊断中表现更优,而冰冻切片在恶性病变的诊断中表现更优。但是,这两种方法在总体准确率上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甲状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然而,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理特点,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病理检查方法。此外,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其他可能的病理因素,如病变组织的微环境、病理分型等。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血浆置换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护理到位,才能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本文对如何做好ANCA相关性血管炎血浆置换的护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ANCA 血管炎血浆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浆量相比常人更多,相应的患者细胞溶血、肝功能损伤较为严重。血浆置换术可有效增强患者肝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在予以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并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把握相应的护理要点。方法:统计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由本院介入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例数,在统计总例数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要求对患者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00例符合要求的重型肝炎患者。在患者入院时会安排每1例患者抓阄,以此作为组别划分依据,抓到写有“研究组”字样的患者被纳入研究组样本,抓到写有“参照组”字样的患者被纳入参照组样本,分组后各组别样本数量同为50例。为所有样本提供血浆置换术治疗,同时为参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全程记录样本的主要血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的参数变化,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突出(P<0.05)。结果:血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组间对比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各项参数相比参照组优化更加理想。结论:接受血浆置换术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临床体征、心理状况等均是其护理要点,临床中需要高度关注。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术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