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早产早产的原因以及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力求为晚期早产的合理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7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晚期早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临床资料和合并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合并症各项指标检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小于胎龄儿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较低,住院时间长,合并症发生率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其生存质量和生长预后。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妊娠 生长发育 体重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早产及足月儿与胎龄<35周早产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情况,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40例晚期早产及足月儿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胎龄<35周早产同样进行分析,并归为对照组,入选者均为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分析其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相关因素发现,母体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胎粪吸入、窒息、剖宫产等均为相关因素,统计其并发症可见肺出血、败血症、颅内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气胸等情况,两组多项情况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晚期早产及足月儿与胎龄<35周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发现,其影响该症状出现的因素较多,而未经及时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不同并发症,临床应该提高相关认知,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 胎龄< 35周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生儿科住院的RDS患儿共106例,按胎龄分为早产组(〈34周)62例和晚期早产/足月儿组(〉34周)44例,回顾分析其特点。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足月儿组RDS的高危因素(P〈0.05);与早产组相比,晚期早产/足月儿组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效果相对较差(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高(P〈0.05);晚期早产/足月儿组RDS更易并发气胸(P〈0.05)。结论1选择性剖宫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2晚期早产/足月儿RDS症状更危重,气胸发生率高。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选择性剖宫产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早产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前激素用于胎龄<34周早产可以明显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但产前激素在晚期早产和足月儿的应用尚无一致定论。该综述总结近年来应用产前激素对晚期早产及足月儿结局的相关研究,尤其在呼吸系统方面,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产前激素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0例晚期早产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将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晚期(胎龄34周~36+6周)早产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儿12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常见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呼吸窘迫、低血糖以及低体温等并发症发生率较足月儿高。结论晚期早产属于高危群体,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应加强监护与管理,及早发现问题并干预处理。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并发症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早产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各器管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子宫外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差,通过给他营造一个类似子宫的幽暗环境,合理喂养,呼吸管理,预防感染七个方面的护理,降低早产的死亡率和提高早产的生命质量。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早产的成活率明显提高。积极预防,合理护理,降低早产并发症,对提高早产成活率及减少致残率尤为重要。我院2001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早产65例,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合理护理 早产儿 医学科学技术 治疗效果 成活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早产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可降低早产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早产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当早产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需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从以下4个方面做起,谨慎小心地加以护理。

  • 标签: 呵护早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护理技巧在早产喂养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早产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形式将其1/1纳入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早产护理技巧下喂养护理;对比两组喂养成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患儿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喂养成功率、患儿体质量增长,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产儿护理技巧 早产儿喂养 喂养成功率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其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们认为早期早产是NRDS的高发人群,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晚期早产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有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晚期早产中也出现了较多的NRDS患儿。从病情程度上来看,晚期早产更加严重,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与早期早产相比较,也更加复杂。针对此,本文就晚期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早产儿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