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居址小河沿文化发掘的居址数量较少,居址中有房址、窖穴和灰坑。在敖汉旗南台地遗址①发现了4座房址,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有单室和双室之分。F4为平面近圆形,在居住面东部上有一道隔墙,房屋形成东西两间,西室东西长3.1米,南北宽2.7米,面积约7平方米。居住面中部有圆形地

  • 标签: 文化聚落 河沿文化 聚落形态
  • 简介:通过对典型聚落或墓地的内部布局和空间结构分析,崧泽文化早期的社会处在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过渡的阶段。中晚期家族私有化进一步发展,聚落之间的分化呈现出不断向等级化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崧泽文化 聚落形态 典型遗址 个案分析
  • 简介:摘要了解我国古村落研究发展历程,针对中国传统民居村落进行文化研究,选取徽州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地域历史地理条件下分析了其传统聚落文化渊源与发展特征。挖掘地域性聚落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探索在创作新建筑创作中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古村落 徽州 宏村文化渊源
  • 简介:小河西文化聚落分布在近河的坡地上,经过发掘的聚落有白音长汗遗址一期1、查海遗址一期2、杨家洼遗址3,经过调查的聚落有马架子遗址4.白音长汗遗址一期有3座房址和2座窖穴,面积约400平方米.房址分布在遗址西南小山东南、东、东北坡上,坡度较大.3座房址方向不一,均呈顺山向,1座为东南向,2座为东向.2座窖穴(bh55、bh56)位于小山东坡上,打破bf42房址(图一).查海遗址一期聚落位于查海遗址西北部,面积约1000平方米.东西排列2排房址,2排房址中间为窖穴区.

  • 标签: 河西文化 聚落形态 culture 查海遗址 房址 山东
  • 简介:哈尼族居住习俗和宗教信仰有许多特点。一是建寨的特点为大分散,小集中。每地必有老寨,周围有新寨。,建寨时必举行隆重的祀祭活动。二是哈尼族十分讲究建寨门,共分三座:大门、小门、列门。立寨门时要先祭祖先,然后进行驱鬼,装挂辟邪物等巫术活动。三是由于火耕农业的周期性,以及自然灾害的降临,使村寨住地频繁迁徙。另外,宗教信仰对村寨安定也有影响。

  • 标签: 哈尼族 祭祖 聚落文化 居住习俗 祖先 迁徙
  • 简介:摘要:本文从徽州文化及徽州民居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徽州儒家文化与山越文化融合的特点,通过对传统汉族民居与徽州民居在空间、结构、功能与构件处理方式上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传统儒家礼制对徽州民居空间构成的影响及文化融合对徽州传统汉族民居空间构成的改变,分析了传统徽州民居独特的聚落文化

  • 标签: 徽州文化 儒家文化 山越文化 徽州民居 聚落文化
  • 简介:农村型聚落与城市型聚落有着本质的差异,这是乡村与城市的不同聚落方式所规定的.相比之下,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特征,有集聚性、扩散性特征,有利益社会特征.

  • 标签: 城市 聚落 文化特征
  • 简介:大溪文化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变革时期,此时聚落的数量、面积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大型中心聚落逐渐形成,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墓葬随葬品也出现多寡不一的现象,说明私有财产开始出现,并且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祭祀坑和祭坛的发现,显示“大溪”先民的原始信仰和宗教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种种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大溪文化时期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化进程当中,文明的曙光或已显现。

  • 标签: 大溪文化 中心聚落 文明 社会 变革时期 承前启后
  • 简介:摘要:以丙中洛雾里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聚落景观的文化解析,理解景观背后的文化因子,旨在从区域环境、制约因素、发展建设视角认识和保护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拓展发展建设的一些思路。

  • 标签: 聚落景观 民族文化 景观文化
  • 简介: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妥善解决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旧城改造,协调好传统文化传承和经济建设,利用好地产特点和传统聚落文化相结合,活跃当地文化产业,刺激经济的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双赢。

  • 标签: 聚落文化传承
  • 简介:摘要元阳哈尼梯田2013年6月22日成功申请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其梯田文化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元阳旅游。本文通过对箐口村实地调查,观察旅游业对文化景观带来的影响。结合研究,从文化景观保护的角度提出景观环境的刚性保护策略和适应外部环境的人为活动约束的建议。

  • 标签: 文化景观 哈尼梯田 保护
  • 简介:尉迟寺聚落聚落群的初步考察梁中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随着各地区一些较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得聚落形态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理论方面,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严文明...

  • 标签: 尉迟寺遗址 聚落群 聚落形态研究 聚落遗址 红烧土 遗址群
  • 简介:大嘴子遗址位于大连市大连湾东南、黄海北岸伸入大连湾的半岛尖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0”,北纬39°02’16”。遗址原面积约1万平方米,海拔20.6米。1987年和1992年,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旅顺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系等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 标签: 大嘴子遗址 文化聚落遗址 居址 社会形态 经济形态 社会性质
  • 简介: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屯堡聚落的田野调研和文献查阅,分析了安顺屯堡聚落的地域环境特征,包括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同时深入挖掘了在特殊地域环境下形成的屯堡聚落地域文化,总结了包括喀斯特文化、军事防御文化、江南移民文化、传统汉族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

  • 标签: 安顺屯堡聚落 地域环境特征 地域文化特征 喀斯特地貌 江南移民文化
  • 简介:崧泽时代的皖江两岸因环境影响,宏观的聚落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部,中部很少,微观的地形选择也具有一定规律,是以岗地边缘为最主要选址位置。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当地快速形成了以玉、石器为主体的文化特质,同时吸纳了邻近地区诸文化因素。这一阶段是皖江流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对整个长江下游这一时期文化的崧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皖江 崧泽时代 聚落 文化 选址 文化趋向
  • 作者: 黄婷慧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2-04-24
  • 出处:《中小学教育》 2022年第2期
  • 机构:材料一 川西林盘指在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随田散居是其最适用居住方式,林盘之间以田为界,农业耕作上分散劳作为主,经济有效。左图为成都平原的地形图,右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图 材料二 近年来,传统林盘正快速减少,住户也大幅减少,许多传统林盘成为空心林盘。2018 年起成都市“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至 2022 年将完成 1000 个川西林盘的保护修护,致力将林盘打造成四川省又一旅游名片。下图为成都市林盘和特色镇规划设计方案(图源自红星新闻)
  • 简介:垸或圩田其初期目的是农业经济,同时也注定了湿地上的文明与黄河的抗争,  人类对湿地的蚕食

  • 标签: 湿地聚落 聚落城市
  • 简介:【摘要】聚落是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是随着时代前进发展、自然环境变化和生产生活所需衍生而来的历史产物。侗族村寨则是众多传统聚落之一,名扬千古,至今依存。民族文化、地域特点、建筑风格、风土人情以及浓厚的乡土气息都在其中得以体现。本文以肇兴侗寨为例,对侗族村寨整体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功能,以及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等进行探讨。

  • 标签: 传统聚落 侗族文化 传统建筑 肇兴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