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荥阳郑氏家族论徐伯勇一、荥阳郑氏的族原在开封郑姓是我国的大姓。按郑樵《通志·氏族略》的分类,郑氏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欧阳修作《新唐书》在(宰相世系表)中对郑氏的族原有一个概括的说明:“郑氏出自姬性。周厉王少子友封于郑,是为桓公,其他华州郑县是也。生武...

  • 标签: 郑氏 荥阳 家族成员 宰相世系 开封城 大司农
  • 简介:在博大精深的印章艺术领域,任何印家也逃不脱历史的无情审度。上溯至明代中期的流派印章发展史,其中不乏勇猛精进的出新者,但也更多安之若素的守垒者。这些繁星般的守旧者都在不远的未来中沉沦消匿,那为数寥寥而标志着时代的创新家,却在青史上添写了光辉的一页又一页,开创和续写着一部流光溢彩的流派篆刻艺术的发展史、创新史。阅读这部印史我们会发现:凡是哪位印人的艺术作品越是具有区别于往昔的独特个性,也就越显示出它鲜明的时代感,从而,也就益加奠定了它不灭的历史感。

  • 标签: 齐白石 印章艺术 篆刻艺术 印谱
  • 简介:乐来自于中原地区,但又增加了许多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内容,倍受辽人喜爱,被列为宫廷四部乐之一,在辽境内普及面甚广,朝野皆行,雅俗共赏,从众多考古发掘的辽墓壁画资料中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 标签: 地方特色 民族风格 辽国 散乐 宫廷四部乐
  • 简介:元明之际,民间信仰的门神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尉迟恭。尉迟恭原本是唐初大将,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不是神。中国的门神信仰由来已久,其形象有如汉代的神荼、郁垒,也非尉迟恭。尉迟恭如何由人变成了门神,门神形象又怎么选择了尉迟恭,尉迟恭由人到神的这种变化历程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门神信仰的深刻文化内涵,同时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文化透视 中国传统文化 敬德 民间信仰 元明之际 审美情趣
  • 简介:四、我收藏的叶尔羌汗国钱币及其相关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就留意收集疑似叶尔羌汗国的钱币。这种钱币多见于喀什地区,在和田等其它南疆地区也能遇到。由于我收集到的疑似叶尔羌汗国钱币与其他人手中的一样,文字不全,所以一直没有撰文刊布介绍。初见到《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①储怀贞《叶尔羌汗国的制钱》中那么多离奇的解读,甚至把文字说成火焰山、蝎子、狼头等物,

  • 标签: 《中国钱币》 20世纪80年代 散论 1998年 喀什地区 南疆地区
  • 简介:三、简评近年来对叶尔羌汗国钱币的研究虽然疑似叶尔羌汗国钱币的圆形无孔铜币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于新疆的旧货、玉石市场,但对其刊布与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我所知道和看到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下面这10多篇,现按发表时间先后罗列如下。

  • 标签: 钱币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末 散论 发表时间 铜币
  • 简介:国内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目前普遍运用传统装裱技术对残破文献进行补缀与裱。在对破损文献载体纸质加固的过程中,预防与克服文献字迹、印痕、图案、纸色的洇散掉色,保障文献墨迹安全至为最要。本文拟以文献托裱修复中墨迹洇成因与预防措施为切入点来阐述文献托裱修复中的墨迹保护。

  • 标签: 文献 修复 墨迹 保护
  • 简介:《新疆钱币)2012年第4期刊布了储怀贞等人撰写的《关于对〈叶尔羌汗同钱币论〉的几点看法——与李吟屏先生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储文),此文对我的《叶尔羌汗国钱币沦》一文提出了12个问题,其中多为叶尔羌汗同钱币钱文的释读问题。由于一方并不认识钱币上的察合台文,完全靠别人解读,而我则是自己释溪,因此,对这些问题己无辩白和商榷的前提,也没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新疆钱币 辨正 实际意义 钱文
  • 简介:祭祀在殷商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花东子卜辞中记载它吏祭的共43版,71条。卜辞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祭的用牲种类及数量;致祭的对象;放祭的时间;放祭的地点或祭所;设祭与其他祭仪及用牲法之间的关系等。

  • 标签: 花东子卜辞 放祭 殷商 甲骨文
  • 简介:太原市南郊区金胜村春秋晋卿赵氏大墓及车马坑的发掘报告业已完稿。作为分工撰述其中车马坑部分的笔者,有机会比较深入地探讨古代车制的一系列研究课题。由于发掘报告体例所限,一些问题未能充分展开讨论,因而再为此文,作为补充。关于古代车马制度,目前的研究状况并不理想。现代学者的研究文献篇目有限而且

  • 标签: 车马坑 发掘报告 金胜 考工记车制图解 车舆 《考工记》
  • 简介:蒲江县宋朝大夫宋德章墓出土文物龙腾1991年9月,蒲江县城东北20公里处犀羊村2组,一农民在挖地种柑桔时,在距地表深1米发现古墓,出土一批文物。县文管所闻讯收回了出土文物。古墓位于平原之中,古道之旁。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砖石墓。两墓挨连,各长3米,宽2...

  • 标签: 蒲江县 《春秋》 出土文物 魏了翁 墓志铭 赵汝愚
  • 简介:内蒙古中南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对于塑造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古文化的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全新世大暖期的不同时段上古文化的特点和生计方式的变化,并从沙地进退、湖面升降的视角探讨了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以及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 标签: 内蒙古中南部 考古学 文化演变 环境学 上古文化
  • 简介: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其特殊的地位及其功能,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对一些拥有丰富革命类文物的地区而言,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便成为其优势之所在。以陕西省为例,截至2008年12月底,陕西省共有各种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29座,占陕西省所有博物馆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 标签: 革命纪念馆 博物馆事业 延安 2008年 陕西省 文物
  • 简介:关于渤海国史应该属于中国史还是属于朝鲜史的一部分,不能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地去理解一些历史记载,而应当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立足于现在,正确认识过去。凡现在在中国版图以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中国古代的民族或国家;凡现在在朝鲜版图之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朝鲜古代的民族和国家。而至于跨越现今国境的古代民族或国家,则应视为两国的共同历史,只是在叙述两国的共同历史时,要按照其历史的真实情况搞清其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即可。据此,渤海国的历史无疑应当是中、朝两国的共同历史,两国在撰写自己的国史时都可以将其纳入其中,这是“立足与现在”的问题。所谓“正确认识过去”,也就是搞清历史上的渤海国曾经是属于古代中国而不是古代朝鲜,这一问题的要点即是:渤海国的领土是否曾划入古代中国或古代朝鲜的行政辖区;渤海政权同古代中国政府或古代朝鲜政府是否有过从属关系。

  • 标签: 中国史 渤海国 古代民族 历史记载 古代中国 中国政府
  • 简介:从进化论和生物分类学概念引入的考古类型学理论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伴随着新的千年,中国的考古学迈进了崭新的21世纪。考古学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寻找资料的阶段,整理资料的阶段和分……

  • 标签: 考古类型学 考古地层学 考古学研究 基本理论
  • 简介:为揭示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所用钴料的产地特征和“色散而不收”的原因,以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和阿联酋采集的伊斯兰蓝彩器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LIBS)分析方法分别对青花或者蓝彩纹饰部位以及釉的常规元素组成含量和氧化硼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景德镇明早期青花瓷器所用钴料与伊斯兰蓝彩器标本类似,均为含有硼元素的经过预熔处理的低锰型钴料。2)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色散而不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含有硼的高钠、高钙以及低铝、低硅的预熔处理过的钴玻璃料。研究结果从硼元素角度佐证了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所用的进口钴料可能来自于伊斯兰地区,为今后青花钴料的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

  • 标签: 青花瓷器 明代 钴料 硼砂 晕散
  • 简介:关中出土远点、双“通”大观平钱郝朝之,常润富1990年,在关中中部渭河北岸(北宋属同州地区),出150余公斤北宋铜钱,其中多数为未经使用的圣宋元宝和大观通宝平钱。小平圣宋为日本《古泉大全》载第2-4、7-9、14-18、27、28品,小平大观为该书第1-6、12、13、15,16、22、24-26品,绝大部分是第22品(平头通)。其中还出土了大观通宝“远点通”1枚与“双通”平钱多枚二种,为历来钱谱未载。这批钱均为精美的陕西铸钱风格。大观通宝,因其通字走之旁上点与下笔相距颇远,所以称为“远点通”(图1),又因其通字走之旁上为双,而称为“双通”(2)。此两种钱皆异于常品。“远点通”在各类小平大观中,笔划最精细,或可称为“细笔大观”。“远点通”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楷通”大观钱;有人认为,“双通”两点中,下面的一为流铜,这批钱中出有多品均作“两”,可说明不是流铜。关中出土远点、双“通”大观平钱@郝朝之,常润富

  • 标签: 古泉大全 圣宋元宝 双点 流铜 钱谱 铸钱
  • 简介:<正>1986年1月,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了成都指挥街古代遗址。遗址文化堆积层共有六层。在其中的第四层即唐宋层的大量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骨制骰子特别引人注目。此骰子呈正方体,边长0.9厘米,六面分别钻有一至六个小圆窝,其中代表“四”的一个面圆窝内施红彩,其余面的圆窝内施黑彩。此骰子现藏于成都市博物馆。

  • 标签: 骰子 双陆 点施 考论 正方体 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