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走向市场化,实行收费制度成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重要内容,高校受教育者已成为高校的重要投资者。而投资就要讲究效率,但目前我国个人收益水平较为低下,而需求却较为旺盛,本文分析了这对矛盾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对高校今后发展的一些启示

  • 标签: 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 高校 启示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在不同的筹资模式下,探讨了最优教育补贴的确定及其比较静态分析。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给出的最优教育补贴将随着教育个人收益(即明瑟收益)的上升而下降。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近年来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的变动趋势,进而对同一时期教育补贴变动趋势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和评价。

  • 标签: 教育补贴率 教育个人收益率 人力资本
  • 简介:个人教育收益作为制定和衡量经济、教育、就业等政策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将研究重点定位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分析上,试图通过比较硕士研究生在不同学费条件下的收益水平,并结合硕士研究生对教育成本收益的评价,为确定硕士研究生收费的合理额度提供依据。

  • 标签: 个人教育收益率 成本收益分析 内部收益率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已在金融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国债的利率是国债交易的核心。本文的研究主要对象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所形成的收益曲线。通过三次多项式模型来拟合我国的国债即期收益曲线,分析了国债收益曲线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探讨了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国债 利率期限结构 收益率曲线 货币政策
  • 简介:对2000年中国35个城市工资价位抽样数据分析显示,高中教育收益低于高等教育收益.另外,城市教育收益已高于发达国家,但教育收益在地区间呈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各级教育收益都高于西部地区.这一估计结果,对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 城市 教育收益率 实证分析 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
  • 简介: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正向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方向前进。高等教育收益的研究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但国内已有的研究绝大多数是整体论及本科教育,将本科与硕士分开估算的并不多见。以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为基础,从教育明瑟收益历史变迁的角度,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经济效益进行探析,让相关各方对大学教育的认识更加理性。

  • 标签: 高等教育 个人明瑟收益率 不同层次
  • 简介:折现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这一特征,按复利计息原理,把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为现值的一种折算比率.从本质上讲,折现是一种投资报酬.预期收益,在这里指的是从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得到的收益.本文首先阐述了确定折现的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内外确定折现的各种方法,最后详尽阐述了CAPM法中预期收益作为折现的可行性.对于CAPM法应用于我国的最大障碍-β系数的确定,本文则通过采用模型变化法和调整法来化解该问题.

  • 标签: 预期收益率 折现率 现实选择 货币时间价值 资本资产定价 CAPM
  • 简介:摘要内部收益是项目投资决策依据的主要指标,为适应“财务管理”课程初学者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内部收益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阐明了笔者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得出了内部收益是直接反映投资项目实际收益能力的动态指标这一评价性结论。

  • 标签: 财务管理 内部收益率 投资
  • 简介:资本收益是影响养老金改革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养老金改革时,大多数国家采用Feldstein提出的方法测算资本收益。本文首先估算了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净利息支出,并首次用Feldstein的方法估计1982-2000年全国工业企业和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结果显示从1996年起,全国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基本稳定在6%左右,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收益约低1.5个百分点。

  • 标签: 中国 工业经济 资本收益率 养老金制度 税基增长率 工业净产值
  • 简介:在使用收益法进行房地产估价时,难点之一是如何选取折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介绍,建议以房地产投资收益(IRR)为依据,选取适当的折现Y,以便更好地使用收益法对房地产进行准确的估价。

  • 标签: 房地产估价 收益法 折现率 房地产投资收益率(IRR)
  • 简介: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逐年上升的现象。首先从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的影响机制,然后提出了一种剥离教育收益的计量方法,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计量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教育收益的影响程度,发现劳动力流动提高了教育收益23%。所以,提高教育收益的有效途径在于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制度改革。

  • 标签: 劳动力流动 教育收益率 生产效应 配置效应
  • 简介:根据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1995、2002、2007年中国农村工资性就业的教育收益。OLS估计表明1995-2007年农村全体打工者的教育收益在3%-4%之间,呈轻微的下降趋势。在纠正了能力偏误和样本选择偏差之后,从2002年到2007年,全体打工者的教育收益从3.2%下降到2.6%,本地打工者的教育收益从3.5%下降到2.0%,外出打工者的教育收益从不显著上升到4.5%。此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向工资性就业,特别是转向本地的工资性就业。

  • 标签: 中国农村 工资性就业 教育收益率 能力偏误 样本选择偏差
  • 简介:个人教育需求强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教育的私人收益是影响个人教育需求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育的私人收益的高低及其实现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程度.我们主要从教育的私人收益这个角度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对个人教育需求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 标签: 劳动力市场 个人教育需求 教育私人收益率 劳动就业制度 教育供求 教育经济学
  • 简介:文章首先归纳了2004年以来我国交易所国债收益曲线变动的特点,着重从市场分割的角度探讨了因投资主体构成、投资需求偏好及债券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对交易所收益曲线变动产生的影响,并就未来收益曲线结构的合理调整提出建议。

  • 标签: 国债收益率曲线 市场分割 交易所 变动 加息 供给结构
  • 简介:净资产收益通常被视为是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关键指标,但它存在着时效性、风险性、价值性等方面的缺陷,仅靠它来评判上市公司发展潜力有可能走入误区.本文从分析净资产收益缺陷角度出发,给出了几个新的指标如ROIC、EVA、MVA及多维指标综合体系来补充完善净资产收益的不足,从而为投资者更好地分析上市公司业绩提供帮助.

  • 标签: 经济增加值 股票市值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上市公司 时效性 风险性
  • 简介:2007年6月,美国债券收益市场经历了一次疯狂的上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由月初的4.97%攀升至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5.3%附近,随即逐步回落,稳定在5%以上。美元兑主要货币在债券收益上升的推动下创下数月新高,投资者过渡担忧和大量抛售造成市场瞬间的疯狂。

  • 标签: 债券收益率 市场 波动 国债收益率 投资者 疯狂
  • 简介:股票市场的收益从分布的角度看,并不服从标准的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出一种“尖峰、厚尾”的特征。本文对上海股票市场进行分析,采用几种方法对股指对数收益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发现收益更加接近于一种混合正态分布,本文利用混合辨析的思想得到了收益分布的具体形式。

  • 标签: 收益率 尖峰厚尾 混合分布 正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