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的结果评估跟骨内移截骨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19例(25足)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其中男7例9足,女12例16足;年龄18~52岁,平均(33.2±9.8)岁。患者均为柔韧性平足,伴有不同程度的平足及跟骨外翻畸形,术中切除副舟骨行胫后肌腱止点带线锚钉重建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足采用Maryland功能评分及VAS疼痛评分评定。术前及随访拍摄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负重侧位X线片跟骨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1)的改变。结果术后19例(25足)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6±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Maryland功能评分为(92.1±2.1)分,VAS疼痛评分为(0.7±0.9)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负重侧位X线片跟骨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骨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1跖骨角(T1M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末次随防足部疼痛均消失,平足畸形明显改善。结论采用跟骨内移截骨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平足畸形,术后患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标签: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 跟骨内移截骨术 足部畸形 改良Kidner手术
  • 简介:目的为了寻找一种治疗腋臭的根治性疗法。方法采用改良微创手术方式。结果63例腋臭患者采用改良微创手术治疗均一次治愈,无复发,无感染或皮下血肿形成。结论改良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治愈率100%,疗效非常满意。

  • 标签: 腋臭 微创手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结核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椎弓根螺钉固定节段和方向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应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8~65岁,平均53岁。结核病灶位于L39例,L57例,L3~L45例,L4~L53例,L1~L21例;均不伴椎旁脓肿、窦道形成,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术中根据具体影像学结果选择恰当固定节段和椎弓根钉方向。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9个月,平均29个月。手术时间1.8~2.5h,平均2.2h;出血量500~1200ml,平均800ml。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均未出现结核播散,植骨在3~6个月后均获得牢固愈合,后凸畸形得到矫正,无侧弯畸形,Cobb角术前平均为12.3°±5.4°,术后为2.0°±5.3°。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或断裂;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创伤小,能有效地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植骨融合
  • 简介:对Mitchell手术进行改良,临床应用29例40足,随访结果表明改良Mitchell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针对拇外翻病理基础进行了较全面矫正;②骨愈合快,恢复期短;③矫形后患足外形自然,保留了第Ⅰ跖趾关节功能。

  • 标签: 改良Mitchell手术 治疗 拇外翻 X线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手术治疗腋臭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22年05 月 - 2023年10 月,对80例中重腋臭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采取改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相应的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腋臭患者采取改良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手术治疗 腋臭 临床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舌前腺囊肿手术方法,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入院治疗的36例舌前腺囊肿患者,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手术方法,加以切除双侧或者同侧舌前腺囊肿,给予完整摘除,避免再次复发,达到彻底治疗舌前腺囊肿目的。通过3年的疗效随访观察。结果经随访改良手术方法治疗的36例患者在3年内没有1例复发,36例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标准。结论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以手术切除双侧或者同侧舌前腺腺囊疗效显著,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最佳手术方案。

  • 标签: 舌前腺囊肿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文中简述俯卧位手术眼部护理的改良方法,得出该方法优势有三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俯卧位手术 眼部护理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方法技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2010年,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的应用情况及两点手术技巧,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共成功82例,延长切口18例,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作者设计的改良椎板开窗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方法手术治疗狭窄47例。其中侧隐窝型4例,马尾神经型15例,混合型28例。经39~96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疗效优37例(78.72%),良10例(21.28%),优良率100%。结论本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椎管减压彻底,神经组织粘连较少,近远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改良开窗式减压术椎管狭窄
  • 简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Heller手术后常发生感染、瘢痕性再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尤其是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达20%~50%。为此,临床外科医师对手术方式小断进行探索和改进。本研究采用食管胃黏膜外肌层纵切横缝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5例,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手术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改良 临床外科医师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行传统切除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接受改良小切口手术,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98.00%)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的80.00%;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甲状腺瘤治疗中,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8例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双盲法”作为分组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9例),执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49例),执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探究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甲状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控制患者的并发症也具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改良Kugel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改良Kugel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在院诊治时间、术后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病症复发率。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在院诊治时间、术后在院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随诊时间较短,暂未发现有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改良Kugel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 标签: 改良Kugel手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式Dewar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通过随访评定,证实改良式Dewar手术疗效好,术后肩关节功能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在Dewar手术原有基础上附加锁骨外端切除2.0cm。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随访肩关节功能1—4年(平均1.8年)。19例优良,2例满意,均无肩锁关节脱位性关节炎的发生。结论应用改良式Dewar手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静力学与动力学双重复位作用。术后肩关节功能良好,能避免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治疗 DEWAR手术 改良式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功能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本院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结果该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手术损伤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较好手术方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后扩大骨孔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胸腔镜辅助下非传统的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6例漏斗胸患儿在无胸腔镜辅助下,双侧胸壁做横行切口,将塑形之矫形板由右胸壁经胸骨后穿至左胸壁,翻转矫形板,将胸骨抬起矫正胸骨凹陷,钢板单侧固定于肋骨。结果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46min,无术中并发症。缝伤口前充分鼓肺排出胸腔内气体,未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术后6例并发轻度皮下气肿,2d后自行消失。术后住院5~7d。40例获随访,时间1~32个月,均无不适,活动量如常,其中15例已取出Nuss钢板,矫形效果满意。结论非传统的无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除具有具有切口小、美观、手术创伤小,方法简化,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Nuss手术漏斗胸无胸腔镜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