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犬伤者狂犬疫苗接种情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部门接种狂犬疫苗的犬伤者共140例。回顾性分析犬伤者接种疫苗的咬伤部位及时间分布。结果0~14岁占29.3%,受伤部位以头部、躯干咬伤为主,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14~55岁占27.1%,受伤部位以下肢咬伤为主,占71.9%,其次是上肢,占51.0%,再者是躯干,占42.4%,最后是头部,占34.6%;>55岁占17.1%,受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2.0%;8月接种率最高,占37.1%。结论犬伤者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这样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预防狂犬病。

  • 标签: 犬伤者 狂犬疫苗 接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质量进行观察。方法 对3年内接种卡介苗的120名新生儿接种情况进行观察,并统计接种卡介苗后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120名新生儿平均接种时间1.25±0.25min,皮内接种后局部出现白色小隆起,平均4.35±1.05min后消退留下针尖大小痕迹。本组120名新生儿经皮内接种后,其中2名新生儿出现淋巴结炎情况接种卡介苗同侧腋下单个淋巴结肿大超过1cm,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其他接种新生儿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所调查的新生儿中,卡介苗接种成功率较高,且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关键词]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山区狂犬疫苗接种情况,为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我中心门诊2002~2004年狂犬疫苗接种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中我中心门诊共接诊9485动物伤病例,其中犬伤者占75.52%,猫伤者占15.17%;能在3小时内正确处理伤口者占53.26%;能在3天内及时接种疫苗者占95.5%;进行全程规范免疫者占95%;致伤部位主要为四肢躯干占94.15%。结论接种疫苗者至今无一发病,疫苗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消灭和控制狂犬病发生与传播的有效措施是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同时还须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 标签: 接种 狂犬疫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于2014年5月-2014年6月在接种门诊外、公园、幼儿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向6周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发放预先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待儿童家长填写完问卷后收回,对收回的52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越高,且城市户籍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高于农村户籍的儿童家长,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目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应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的自觉性,促进儿童家长自觉参与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德江一中高(三)班236名同学乙肝疫苗接种与肝功情况及效果观察。方法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检测乙肝病毒的HBSAg和抗-HBs表达情况(县医院检验科),结果在286名同学中,其中49人接受过免疫接种,抗-HBs呈阳性,HBSAg呈阴性的人数为40人(占81.6%),抗-HBS、HBSAg均阳性有2人(占4%),未接种人数有187人,抗-HB8、HBSAg呈阴性人数为55人(占29.4%),抗-HBS、HBSAg均呈阴性的人数为12人(占6.4%),HBSAg阳性,抗-HBS呈阴性的人数为9人(占4.8%),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人数比例不大,疫苗接种成功率与正规值相比偏低。

  • 标签: 乙肝疫苗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种流感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在我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3000例学生,记录其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随访调查,若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及时进行治疗。结果学生中发生不良反应共34例,占总接种例数的1.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乏力等症状。其中2例出现发热情况,体温高于38摄氏度。结论在3000例接种人数例,出现不良反应约占1.13%,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流感疫苗安全性较高,可进行普遍接种预防流感。

  • 标签: 流感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宫颈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在女性的子宫颈部位发作,在现代女性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概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患病概率较高,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与乳腺癌同样位列前排。宫颈癌早期患病时有着较高的治愈率,如果能对病情进行提前预防也会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宫颈癌疾病与宫颈癌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介绍,并且分析影响宫颈癌疫苗接种的因素,为宫颈癌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参考,让人们更加了解宫颈癌疫苗的实际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疫苗接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发生了多种变异,新冠肺炎引起的疫情已经扩散至全球。在目前所有应对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中,唯有新冠肺炎疫苗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新冠疫苗主要用于普通成年人的接种,老年对接种条件进行了限制,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也刚刚开始,未来具体的接种工作应该如何开展,目前还无法预料。本文主要探讨儿童常规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和儿童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有关的问题。

  • 标签: 儿童 常规疫苗 新冠疫苗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初期接种场所运转情况,估算大人群接种需求。方法通过"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系统"和日报表,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月11日接种量、接种场所数。问卷调查1月1日至21日接种场所的运行情况,访谈调查10名区级/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负责人。描述性分析接种场所运行指标,估算180 d内完成全市70%~90%的≥18岁人群全程接种的场所需求。结果全市接种场所数波动在418~582家,临时接种场所(固定临时接种点和上门接种)数:预防接种门诊数由0.5:1升至1.4:1。固定临时接种点累计接种量占57.1%,接种点工作人数(17人)、运转天数(14 d)、接种量(5 955剂)高于预防接种门诊(12人、8 d和907.5剂)和上门接种点(12人、2 d和910剂)。完成≥18岁人群接种需新增122~215个固定临时接种点。结论固定临时接种点在本次接种中起主要作用,大人群接种建议增加固定临时接种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群体性预防接种 接种场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随机选取大化县儿童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形式,展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大化县儿童办卡率为99.89%,办证率为98.00%,平均接种率为93.35%。城镇儿童接种率高于农村儿童(P<0.05)。3~4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低(P<0.05),1~2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高(P<0.05)。各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接种率(P<0.05)。结论大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农村儿童的接种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种疫苗的接种率虽较高,但及时接种率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各种疫苗。

  • 标签: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地区2016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下一步的接种计划和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辖区内2016年1月—2016年12月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住院分娩产妇以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表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以及未及时接种的原因。结果2016年乙肝疫苗首诊及时接种率为98.90%,未及时接种率为1.1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93.79%;全程接种率为94.55%。未及时接种16名新生儿中,1名因疫苗不足,4名为低体重儿,2名为早产儿,7名因病转科,1名先天畸形,1名因病转院。结论我地区新生儿具有较高的乙肝疫苗解释接种率,应进一步总结优势,提高疫苗接种知识,更好的掌握接种禁忌,实现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进一步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疫苗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市近年来新生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和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84-120天,用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试,72h后记录皮试结果并查看卡痕大小。结果统计分析8928例,阳转8812例,阳转率98.70%,卡痕率98.73%。结论通过监测本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和免疫效果已达较高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卡介苗(BCG) 阳转率 结核菌素
  • 简介:摘要从婴儿期以至成人,每个人都要接受数次的预防接种,尤其在婴儿期施打预防针的次数更多,已经成了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部份。但预防接种注射后,常有不少的反应与副作用,常让初为人父母者不知所措。本文就如何处理这些反应和预防接种需要注意的事项,提供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与大家探讨。

  • 标签: 接种反应处理感染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儿童国产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为优化我国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导出成都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在册的所有2012—2016年出生儿童接种信息,应用Excel 2013和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6年出生儿童国产轮状疫苗首剂次接种率38.21%(461 729 /1 208 482)。2012—2016年出生儿童共计接种672 037剂次,其中男女性别比例1.062:1,城区接种百分比最高(309 742 /672 037,46.09%)。首剂次接种百分比最高,占所有接种剂次的68.71%(461 729 /672 037),第2剂、第3剂和第4剂分别占26.17%(175 853/672 037)、5.04%(22 854 /672 037)和0.09%(601/672 037)。首剂及时(2~6月龄)接种率仅7.67%(92 748 /1 208 482),首剂次接种高峰年龄为5~15月龄,第2剂、第3剂和第4剂接种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5月龄、34月龄和42月龄,各剂接种间隔多数为12个月。接种时间有明显季节规律,春夏季(3-8月)为接种高峰期。结论成都市LLR接种率偏低,接种月龄偏大,对比其他种类口服轮状疫苗接种程序以及国内外专业意见,建议细化LLR(Lanzhou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免疫程序,以保证其接种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 标签: 轮状病毒 疫苗 接种
  • 简介:【摘要】 目的 此文中重点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我市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同时分析导致计划免疫接种受到影响的因素。结果 经统计,乙肝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5(85.00%)、卡介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4(84.00%)、脊灰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6(86.00%)、百白破疫苗接种合格率为86(86.00%)、麻疹疫苗 84(84.00%)。经分析,影响儿童接种疫苗的情况有: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程度、对计划免疫不了解、家长不重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结论 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程度、对计划免疫不了解、家长不重视、家长存在侥幸心理等均为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在计划免疫接种方面加大教育以及宣传力度,让儿童家长重视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进而将儿童患病几率降到最低,有助于我国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计划免疫接种 流动儿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危女性HPV疫苗接种情况及疾病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022年期间经筛查为高危女性中的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对HPV接种疫苗的认知及接种疫苗情况进行调查,接受疫苗接种为观察组,未接受疫苗接种为对照组,对认知、疫苗预防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27例(45.00%)接受HPV疫苗接种,33例(55.00%)未接受HPV疫苗接种。两组HPV疫苗接种认知情况比较,观察组认知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各项相关疾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提升高危女性的认知程度对促进其接受疫苗接种有积极影响,HPV疫苗接种可充分降低相关疾病的感染风险,发挥有效的防范效果。

  • 标签: 高危女性 HPV疫苗接种情况 疾病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泸州女大学生对宫颈癌和HPV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了解大学生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为方便取样,通过应用自设问卷对泸州市高校的全日制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泸州女大学生对hpv疫苗的知晓率为91.81%,宫颈癌及其相关的认知充分的比例约为72.51%,HPV疫苗的接种率为7.6%,HPV疫苗的接种意愿为97.67%。结论:医学类与非医学类调查对象在认知情况上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的特殊性;女大学生对HPV疫苗的接种意愿较强但普遍认为价格过高且预约较难。建议在非医学高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宫颈癌及HPV疫苗相关知识讲座,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以提高女大学生对宫颈癌及HPV疫苗的认知。

  • 标签: 高校 女大学生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认知程度 接种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100例儿童无免疫应答、出现免疫应答以及出现高应答的抗体应答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4~6岁,2~4岁,1.5~2岁,1~1.5岁,0.5~l岁,0~0.5岁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并比较男性以及女性出现免疫应答的情况。结果100例儿童中,无免疫应答率为17.00%(17/100),出现免疫应答率为83.00%(83/100),出现高应答率为49.40%(41/83);4~6岁,2~4岁,1.5~2岁,1~1.5岁儿童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0.5~l岁以及0~0.5岁儿童(P<0.05);本研究的57例男性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为84.21%(48/57),43例女性儿童中,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为81.39%(35/43),不同性别的儿童出现免疫应答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但抗体的浓度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因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儿童应该适当增加的疫苗剂量,从而提高免疫应答率。

  • 标签: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临床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入托和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及疫苗补种情况进行分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06名新生的入托和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及各种主要疫苗,包括卡介苗(BCG)、乙肝(HepB)、麻疹(MV)、脊髓灰质炎口服(OPV)、白破疫苗(Td)、百白破(DPT)的接种率及补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托幼机构、小学、初中2011年9月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分别为100%、98.02%、100%;全程免疫接种合格率分别为80.35%、84.76%、90.44%;初中新生全程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托幼机构(P<0.05)。本地接种合格率为89.72%,流动人口接种合格率为75.64%;本地人口接种合格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入托和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已基本落实到位,但全程免疫合格率较低,特别是流动人口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还应加强。

  • 标签: 儿童 入托 入学 预计接种证查验 疫苗补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