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的最大诱因是中小细动脉血流不畅,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血液流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血管按摩操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状况,帮助降血压。

  • 标签: 血管 按摩 恶性循环 高血压 动脉 血液
  • 简介:人们过早出现白发,是与身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的。从经络的角度来分析,头发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少阳经,足阳明胃经,以及足厥阴肝经等密切相连。从脏腑的角度来看,肾其华在发,而头发又被称为“血之余”,根据这些头发与身体内在脏腑的联系,我们可以采用按摩点揉的方法刺激相应部位的腧穴,达到预防华发早生的目的。

  • 标签: 穴位按摩 白发 防治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少阳经 足阳明胃经
  • 简介:“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黄帝内经·痹论篇》的开篇就详细介绍了痹证的病因病机。痹证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临床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都属于痹证范畴。

  • 标签: 骨关节疾病 颈痛 按摩 活络 肌肉疼痛 病因病机
  • 简介:很多人的胃病都是自己的不以为然造成的。比如,有人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暖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的情况,却总以为就是没吃好,胃有点不舒服,自己吃点药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正是这些忽视,导致了疾病的不断恶化。慢性胃炎除了药物、饮食疗法外,按摩也是一种效果较佳的防治方法。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

  • 标签: 按摩治疗法 慢性胃炎 局部血液循环 上腹部饱胀 食欲减退 饮食疗法
  • 简介:摘要便秘是指大便秘结肠道之中,排出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不出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针对现代医学在治疗便秘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有必要从推拿按摩等其他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1月192例初产妇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治疗30分钟,每天两次,连续治疗3天,另随机选择192例初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开始泌乳时间、96h内泌乳量、乳房舒适度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明显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增加。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催乳疗效好,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有利于纯母乳喂养,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产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乳房按摩 催乳 疗效 乳汁分泌
  • 简介: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病前状态、亚临床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障碍的情况。调查显示,我国亚健康的发生率达70%,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自然疗法》一书针对亚健康群体状态作为研究主题,客观而详实地阐述了亚健康产生的成因、状态、饮食与自然疗法调治亚健康的方法,提出了“主动养生,对症调治”的防治观点。我刊将连续选载《亚健康自然疗法》一书的部分内容,为读者提供防治亚健康的一些知识。

  • 标签: 亚健康 按摩疗法 第三状态 连载 自然疗法 临床症状
  • 简介:游戏目的通过按摩刺激宝宝的右脑,使宝宝感到舒适和愉快,同时还可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游戏准备在宝宝睡醒或换尿布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做做按摩操。

  • 标签: 亲子游戏 健康宝宝 按摩 血液循环 换尿布
  • 简介: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病前状态、亚临床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障碍的情况。调查显示,我国亚健康的发生率达70%,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亚健康自然疗法》一书针对亚健康群体状态作为研究主题,客观而详实地阐述了亚健康产生的成因、状态、饮食与自然疗法调治亚健康的方法,提出了“主动养生,对症调治”的防治观点。我刊将连续选载《亚健康自然疗法》一书的部分内容,为读者提供防治亚健康的一些知识。

  • 标签: 亚健康 按摩疗法 第三状态 连载 自然疗法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按摩子宫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宫,至子宫收缩变硬、阴道出血少为止。结果2012-10-01至2013-03-30,在我院阴道分娩正常产815例,发生产后出血24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94%。其中A(观察)组375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33%;B(对照)组440例,发生产后出血19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4.31%。两组产后出血发病率经X2检验,P0.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盘胎膜娩出后尽早按摩子宫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 发病率 子宫收缩 阴道分娩
  • 简介:按摩是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宝贵经验的积累.凝聚众医家精典之所长与广大明医之聪明智慧.按摩虽看似简单,实际运用却不容易,如就扭挫伤而言,本就属损伤性疾病,倘此时施以暴力手法治疗,非但得不到满意疗效,相反更会加重损伤程度.再如骨折、脱位,若误诊为一般扭挫伤,并按其法施治,亦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笔者总结20余年临床安全按摩之经验,并例举数例说明,以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按摩 诊断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法对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受便秘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15名患者采用腹部穴位按摩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5名患者采用常规的灌肠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可以对便秘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 穴位按摩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我科从2013年6月-2013年12月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采取乳房按摩的方法对照组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3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以后按需喂养。剖宫产产后5-10钟内初步接触,1小时内再次接触、开奶、吸吮,以后按需喂养。观察组除进行以上方法外还进行乳房按摩,20分钟/日,3天。结果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乳房按摩可以软化乳房,使乳管腺畅通,增加乳汁流出通畅,帮助准妈妈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增加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房按摩 乳汁分泌
  • 简介:摘要急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为主的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烟雾、粉尘等过敏因素的不良刺激和流感菌感染使上呼吸道粘膜出现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 标签: 急性支气管炎 推拿按摩 取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按摩对分娩后3—5d产妇缺乳情况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0—12月我院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施产后按摩并结合常规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汁分泌,乳胀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按摩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少乳胀,提高了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了保证,是一项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的康复护理技术。

  • 标签: 产后 按摩 缺乳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房按摩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对宫缩、产程及宫颈成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孕龄在39—42周的待产妇采用乳房按摩法引产观察产程中乳房按摩对宫缩、产程及宫颈成熟度的影响。结果乳房按摩能使分娩发动,产程加速,宫缩加强,提高宫颈成熟度评分。结论乳房按摩促发催产素的合成和释放,发动分娩、加速产程、加强宫缩、提高宫颈成熟度评分,使足月妊娠分娩成功率达到80%,20%未分娩者宫颈成熟度评分平均增加3分,为其他方法引产成功打下了基础。本法引产是一种比较接近孕妇自然生理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乳房按摩 足月妊娠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共80例,经过孕期检查无其他慢性病、精神障碍。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顺利分娩后给予产后健康指导并进行产后按摩,观察其排便、恶露及睡眠的舒适程度等。结果80例临床产妇均顺利分娩,在实施产后护理后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排便、恶露及睡眠的舒适程度等要好于对照组,预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效提高。结论在孕妇产后恢复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按摩可以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减少一些产后的并发症,提高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按摩 产后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