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PICC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自我护理意识的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1.7%,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为6.7%、1.7%,疼痛现象发生率为10%、5%,导管滑出现象发生率为6.7%、0;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对照组发生率为8.3%;观察组中掌握了PICC的自我护理知识的患者所占比例为85%,对照组所占比例为71.7%。以上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CC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路径中,降低了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并且对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有正面意义。

  • 标签: PICC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120例列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仅对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则给予遵循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在分别接受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其效果,如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常识的掌握情况等。结果通过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关于上述指标的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能增强患者的护理意识,对脑出血的预后极为重要,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 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2周以上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基本理论得分、基本技能得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得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均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前有明显的提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向纵深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路径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提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症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调分析我院收治的急症住院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治疗以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有效救治时间以及医嘱执行情况。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症救治中结合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救治高效、方便,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症 救治中图分类号R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65-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塞 介入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模式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1月~2013年12月住院期间以翼状胬肉为第一诊断入院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观察组100例为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对照组为100例未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服务共同开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总费用,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满意度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特点,据此设计相关的护理经验及措施,确保护理干预方法可以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较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00名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相应手术准备,解除患者思想负担,术中配合医生做好手术,术后进行血糖检测、饮食及生活护理,出院前进行指导教育,预防发生糖尿病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100例中,有90例治愈,9例好转,1例无效,并发症少;对照组患者100例中,有76例治愈,22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科学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围手术期 科学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具有跨学科性与综合性,主要以某种手术或疾病为对象,以时间为标准,以入院指导、检查、诊断、治疗、用药、护理等手段为依据,从而制定的一套综合治疗护理流程,能有效把控质量与经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尤其是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工作中,其临床应用效果已得到充分证实。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断指再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再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0例断指再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分别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满足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病人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断指再植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早产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8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初产妇各为42例,对照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结果研究组对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腹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抑郁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保胎的成功率3。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早产 护理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临床路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学习和认识,严格按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对实行临床路径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依据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使护理管理系统化,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运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工作,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40例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1-6月份6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流程操作;7-12月份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输血路径操作,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护理人员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6%显著高于对照组82.6%,差错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护理中应用输血路径临床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输血 护理 输血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睑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硬腭黏膜替代睑板重建眼睑患者11例,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护理效果,并与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前眼睑重建患者9例进行对比。结果11例患者术后眼睑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1例上睑重建患者术后有轻度干涩感。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

  • 标签: 护理 路径 眼睑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比较是普通常规护理还是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应用效果更好。方法将于2012.4—2013.9之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出院时间、对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对病情的了解情况及住院期间的总费用。结果试验组各项研究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O.05),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上应用临床路径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更加了解,从而使患者更快更好的痊愈,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管理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4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等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路径临床护理模式,有效的降低了其住院的天数、住院费用等,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病人采取临床护理途径,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治疗费用也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中应用可以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路径 脑梗塞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干预的价值。方法将近年到我院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常规神经内科标准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干预,最后研究两组的临床施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相仿(P>0.05),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满意度具有显著价值,值得加强普及。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塞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患者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开展森林脑炎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服务受限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森林脑炎临床路径流程及巴塞尔护理服务受限量表测量,调查神经内科护理服务受限情况。结果开展森林脑炎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传统护理护理服务受限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受限程度最高的是基础护理高达68%,生活护理达76%,心理护理81%,受限程度最低的是操作治疗(12.2%)和护理文书(6.7%)。结论由于护理服务范畴和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因素使得护士对病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工作护理服务受限较为严重,影响了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