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长春碱类生物碱是重要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本文着眼于涉及长春碱类抗肿瘤化合的重要专利申请,对长春碱类抗肿瘤化合的专利技术进行梳理。

  • 标签: 长春碱 肿瘤 专利
  • 简介:目的:对山楂核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硅胶,ODS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通过多种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此外,还对化合进行了OPM2和RPMI-8226两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山楂核中得到4个化合:(7S,8S)-4-[2-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1-(hydroxymethyl)ethoxy]-3,5-dimethoxybenzaldehyde(1),(+)-balanophonin(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aldehydeether(3),buddlenolA(4)。结论:化合1为一新降木脂素。化合24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14的抗肿瘤活性不明显。更多还原

  • 标签: 山楂 降木脂素 生物活性
  • 简介:黄酮类化合(Flavonoidcompounds)是从自然界各种植物中提取到的具黄色、不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酮基而无特殊气味等性质的一类多酚化合。因为其具有抗癌、抗氧化作用且直接来源于天然植物,因而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再加上我国中草药界近年来注重对植物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因此该领域的开发极具市场前景。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药 中医药疗法 水飞蓟素 槲皮素 黄芩苷
  • 简介:摘要收集近期黄酮类化合肿瘤防治研究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黄酮类化合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本文主要对黄酮类化合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分离链霉菌SIPI-100菌株生物合成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方法:优化发酵条件,进行大规模发酵;发酵液经离心、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等处理,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化合SIPI-100-2,并测定化合的图谱数据和生物学活性。结果:通过理化性质、质谱、紫外、红外和核磁共振等图谱数据的分析,确定化合SIPI-100—2的化学结构;生物学研究发现其具有中等强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链霉菌SIPI-100产生的活性化合SIPI—100—2属于安莎类抗生素,与文献报道的17—O-demethylgeldanamycin结构一致.

  • 标签: 抗肿瘤 安莎类抗生素 链霉菌
  • 简介:天然黄酮类化合(flavonoidscompounds)是植物体多酚类(polyphenoliccompounds)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黄酮类化合抗肿瘤作用研究已久,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提出作用机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干扰细胞信号传导、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关系等.本文对黄酮类化合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采用MTT法对从瓦宁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二氢莰非素、hispolon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化合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率分别为34.83%和48.0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71.09%和74.57%;半数抑制量IC50分别为69.48,61.57,30.22,24.68μg/mL。说明化合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SMMC-7721细胞和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瓦宁木层孔菌 MTT法 SMMC-7721细胞 MCF-7细胞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2-吲哚酮类化合。方法以2-吲哚酮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029为先导化合,设计目标化合结构,以2-氟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碘代反应、卤素重排、偶联反应及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评价了目标化合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肝癌细胞(HepG2),肺腺癌细胞(H1299),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成功合成18个目标化合5a-5n,7a-7d,结构经1H-NMR确证。部分化合对4种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活性。结论本文研究的2-吲哚酮类化合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可控,7a-7d显示出广谱肿瘤细胞抑制活性,为深入开展此类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抗肿瘤 2-吲哚酮 L029 设计合成
  • 简介:本文利用药物化学中的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全新的环磷酰胺双哌嗪季铵盐类化合。在合成该类化合的过程中,探索了新的合成路线及分离纯化方法,对已有的环磷酰胺哌嗪季铵盐类化合的合成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为今后合成新类别的环磷酰胺哌嗪季铵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环磷酰胺双哌嗪季铵盐 拼合原理 合成 抗肿瘤活性
  • 简介:综述了清凉化合的化学结构,清凉感的作用机理,影响清凉感的因素,新研究开发的清凉化合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清凉化合物 化学结构 作用机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枣花中2种黄酮类化合紫云英苷(I)和银椴苷(II)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使用MTT法测定化合I、II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使用DAPI/Rh123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化合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化合I、II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00μmol?L-1化合I、II作用于Hela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30%、69.89%。结论沙枣花中的2种黄酮类化合紫云英苷和银椴苷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体外抗肿瘤活性。

  • 标签: 沙枣花 黄酮 抗肿瘤 MTT法 细胞凋亡
  • 简介:鲍姆木层孔菌(Phellinusbaumii)俗称桑黄菇,桑耳,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多年生药用真菌。已经有研究证实,桑黄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该研究从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人手,寻找鲍姆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为桑黄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采用色谱柱层析法,从鲍姆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Ergosta.7,22.diene.3β-ylpentadecanoate,Stellasterol,GanoderolB,Ergost.6,22-diene.3t?,5a,8a.triol,GanodericacidDM,InoscavinA。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化合GanoderolB和InoscavinA对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InoscavinA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72.3μg/mL(156.4/μmol/L)。

  • 标签: 鲍姆木层孔菌子实体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 简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吕华,姜聚慧摘要:概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展望了该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不同方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钛化合物 制备方法 文摘 环保领域 应用
  • 简介:耐腐蚀抗真空橡胶衬里技术在钛白真空结晶罐中的运用谭旭摘要:本文介绍钛白真空结晶的工艺及橡胶衬里技术在真空条件下的可行性,同时介绍耐腐蚀抗真空橡胶衬里施工技术及工艺。大型扁平式陶瓷气流粉碎机在钛白粉行业的应用胡永强,史卫华,李实裱摘要:气流粉碎机是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工序的主要设备,用于对经包膜、干燥后物料的解聚。目前,我国钛白粉生产使用的气流粉碎机材质大多采用特种钢,大型耐高温耐磨扁平式陶瓷气粉机还需要进口,且没有得到生产应用。该设备制造程序十分复杂,尤其是大型陶瓷内衬,只有少数欧美国家能够生产。

  • 标签: 钛化合物 金红石型钛白粉 钛白粉生产 气流粉碎机 真空结晶罐 文摘
  • 简介:攀钢集团钛产业的现状和展望;废硫酸回用技术鉴定解决钛白粉生产环保难题;国内钛白粉的应用、生产工艺和市场;GR复合钛白粉开发投产;15kt/a超细钛白粉气力输送系统设计;硫酸法造纸钛白生产装置的自控工程设计特点;

  • 标签: 钛化合物 钛白粉生产 文摘 攀钢集团 回用技术 生产工艺
  • 简介:硫酸法钛白粉有望全面迈向清洁化摘要:广东翔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由该公司与广东惠云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化工污泥压干机,已在惠云钛业钛石膏综合利用车间连续运行超过半年,单机日产含水率15%~25%的钛石膏干料180t。

  • 标签: 钛化合物 文摘 环保设备 合作开发 连续运行 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