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陈玉娟 李莉 周香凝 朱晗瑀 冯福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内科,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199,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54000,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54000,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打鼾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联系强弱。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立以来至2019年6月10日所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数据并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最后整合数据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145 267例符合纳入标准。打鼾与心脑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及95%CI分别是1.10(1.03~1.17)和1.26(1.11~1.43),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打鼾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脑卒中的联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打鼾 脑卒中 Meta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打鼾与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方法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基线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剔除调查时自报曾被医生诊断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卒中患者后,纳入分析30~79岁者共56 728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打鼾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OR值。结果调查对象中,经常打鼾、偶尔打鼾和不打鼾的比例分别为24.55%、23.94%和51.51%。男性中的比例分别为32.40%、26.55%和41.05%;女性中的比例分别为19.00%、22.08%和58.92%。调整人口社会学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睡眠时间、BMI和腰围等危险因素后,高血压患病风险随打鼾频率的增加而增加(P<0.001)。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者和偶尔打鼾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95%CI)分别为1.17(1.12~1.23)和1.12(1.07~1.18)。与不打鼾者相比,经常打鼾与高血压的关联在男性和女性、已绝经女性和未绝经女性、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人群中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时打鼾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打鼾对高血压的影响在女性、中心性肥胖者和未绝经者中更明显。

  • 标签: 打鼾 高血压 成年人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青少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且以打鼾为首发症状者罕见,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复杂多样,诊断困难,易引起临床误诊。本文报道以睡眠打鼾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EBV+DLBCL 1例,并分析其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公务员人群对打鼾危害的认知度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广东省某省直单位2017年9—11月进行年度体检的1 241名在职公务员进行打鼾危害的认知度调查,纳入资料完整的1 036名,其中男799名,女237名,年龄22~63岁,平均(41±9)岁,筛查OSA高危人群。对OSA高危人群行睡眠监测诊断,调查OSA患病率。结果60.1%(623/1 036)的公务员认识到打鼾对身体有影响,获知途径最多是通过网络(371/623,59.6%),其次为电视(290/623,48.0%)、亲戚朋友(277/623,46.6%)、报纸(229/623,44.5%)和广播(118/623,18.9%)。对打鼾所致后果的认知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睡眠质量下降(448/623,71.9%)、猝死(325/623,52.2%)、日间嗜睡(276/623,44.3%)、心脑血管疾病(267/623,42.9%)、高血压(152/623,24.4%)及性功能低下(104/623,16.7%)。筛查发现OSA高危人群占22.0%(228/1 036),高危人群中OSA患病率为46.1%(105/228),仅0.9%(2/228)既往诊断过OSA。结论公务员人群对打鼾所致危害有一定程度认知。OSA高危公务员人群OSA的患病率高,但诊治率低。

  • 标签: 公务员 打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