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诸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多激酶抑制素属于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此类多靶点抗肿瘤药物效果明显,但同时会导致手足皮肤反应等毒性反应,影响患者生理及心理,并对药物临床应用造成一定限制。本文将分别从靶向药物的手足皮肤反应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分级、临床护理等方面对现有关于靶向药物的手足皮肤反应护理的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 标签: 靶向药物 手足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2岁,手足干燥、疼痛伴多发溃疡2月余。患者于5月前在外院肺部病理确诊“非小细胞肺癌”,予以“阿法替尼5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皮肤科检查:左无名指、左拇指、右食指,双足跟,双足掌内缘可见9个大小不等溃疡面,溃疡深约1~2mm不等,溃疡边缘较整齐,最大面积约2cmX3cm,最小面积约0.8cmX0.8em,部分溃疡上见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左无名指处溃疡上覆黑痂,双手双足皮肤干燥,手足活动无明显限制。病理示:炎症性溃疡。诊断:手足皮肤反应

  • 标签: 阿法替尼 手足皮肤反应 溃疡
  • 简介: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使用某种特殊药物引起的非预期的临床反应。随着医疗用药种类的增加,药物引起皮肤反应的类型和表现也增多。抗生素等常用药物引起的药疹一般容易识别和处理。但是,不常见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则较难做出诊断,并且新药可能在首次应用时即出现药物反应。因此,内科医师要具备皮肤药物反应的初步知识,随时了解新药可能产生的皮疹。本文旨在向内科医师介绍皮肤药物反应的概要,指导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药物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皮肤反应 内科医师 诊断和治疗 临床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风病手足溃疡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以减少患者痛苦。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麻风病手足溃疡患者其中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观察他们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综合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效果都很明显,在80例患者中,痊愈康复出院的有50例,治愈后仍住院治疗的有10例,在发生畸形残疾的2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手足溃疡基本上已经愈合,他们的精神面貌相比综合护理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己康复有了更大的信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麻风病手足溃疡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护理,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愈麻风病手足溃疡的几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麻风病 手足溃疡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观察口服索拉菲尼治疗肝癌患者的手足皮肤反应中的作用,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方法对26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和疾病症状自评表分别于患者服药一周后、一个月后及三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患者在服药一周后、一个月后及三个月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疾病症状的自评结果以轻度为主,少数为中度和重度。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安全的参与性,有利于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现。患者及家属对症状的自评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早实施预见性护理,从而减轻或者避免程度严重的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自我管理教育 口服索拉菲尼 手足皮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药浴手足口疱疹的疗效体会。方法对1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中药药浴,对照组使用炉甘石外涂患处。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反应,疱疹消退明显。结论中药药浴对治疗手足口疱疹方法简便,患方容易接受,效果显著。

  • 标签: 手足口疱疹 中药 药浴 护理体会
  • 简介:邻居赵老伯近段日子常觉手足发麻、疼痛,吃了一些消炎止痛药及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中药也无济于事,自觉症状还加重了。于是跑来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通过询问病史及化验检查,告诉他是患了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赵老伯手足麻痛的症状果然好多了。赵老伯前来询问究竟,我告诉他:临床医学专家通过长期临床观察,

  • 标签: 糖尿病 皮肤 人缘 临床观察 医学专家 止痛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放射治疗患者照射区域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对预防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数字表格中的奇偶序号规律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照射区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观察围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状况,统计皮肤反应发生率、损伤程度以及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肤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治疗 皮肤防护剂 皮肤反应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科护理中皮肤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并观察这些方法对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皮肤过敏反应患者,通过了解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并进行过敏原检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皮肤过敏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整体较高。少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和护士服务表示不满意,这可能与个体差异、过敏程度、护理方法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关。对于瘙痒程度,92%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于红斑消退,85%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于水疱干涸结痂和糜烂面愈合,75%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了解过敏源、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以及给予药物治疗等护理方法对皮肤科护理中皮肤过敏反应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皮肤科 皮肤过敏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科护理中皮肤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并观察这些方法对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皮肤过敏反应患者,通过了解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并进行过敏原检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皮肤过敏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整体较高。少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和护士服务表示不满意,这可能与个体差异、过敏程度、护理方法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关。对于瘙痒程度,92%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于红斑消退,85%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于水疱干涸结痂和糜烂面愈合,75%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了解过敏源、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以及给予药物治疗等护理方法对皮肤科护理中皮肤过敏反应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皮肤科 皮肤过敏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的皮肤反应。方法分析通过6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照射野皮肤预防和出现的皮肤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其中I度反应60例,II度反应8例。结论鼻咽癌放疗出现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及时处理,是会将并发症减轻到最少,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皮肤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肋间动脉灌注化疗起局部皮肤坏死性反应的原因与防治.方法:1997年2月~2002年12月,作者对胸膜转移性肿瘤采用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其中11例患者出现胸部皮肤局部坏死性反应.结果:给予静脉滴注激素、丹参、低右等药物治疗及表皮热敷的方法,均恢复正常.结论:局部皮肤坏死性反应是血管性介入治疗中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术者应高度重视,及时发现,有效治疗.

  • 标签: 皮肤坏死 肋间动脉 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报告了质子放射治疗213例肿瘤患者皮肤粘膜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本组发生1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123例,2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47例,3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3例,4级皮肤粘膜放射反应0例。对出现的放射反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肿瘤 质子放射治疗 皮肤粘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皮肤护理对动态心电图伪差及皮肤不适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8例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次2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知识宣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皮肤护理,两组分别在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之后观察皮肤异常情况和伪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皮肤护理能有效减少动态心电图伪差和降低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

  • 标签: 皮肤护理 动态心电图 伪差 皮肤不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足口病甲损害的临床和皮肤镜表现。方法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2例手足口病甲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甲损害的特点。结果手足口病甲损害临床表现为甲周皮肤干燥(12例)、空鼓区(11例)、甲断裂(11例)、Beau线(4例);皮肤镜表现为甲板色泽改变(12例)、分层(12例)、横行条纹(10例)、纵行条纹(8例),甲母质褐色背景(11例)、毛细血管扩张(7例),甲周脱屑(12例)、红色背景(10例)。结论手足口病甲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甲周皮肤干燥、空鼓区及甲断裂,皮肤镜表现为甲板色泽改变、分层、横行条纹与纵行条纹,甲母质褐色背景、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甲周皮肤脱屑与红色背景。

  • 标签: 手足口病 指(趾)甲疾病 皮肤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改良护理方案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皮肤改良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皮肤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疱疹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皮肤评分高于对照组,疱疹愈合时间、进食改善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皮肤保护依从性、皮肤清洁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皮肤改良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疱疹的愈合,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期进食。

  • 标签: 手足病 皮肤护理 改良方案 疱疹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