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11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没收其财产的差额部分。"这一规定在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都引起了很大震动,关于这一规定的罪名与犯罪构成均存在较大的分歧与争论。有人认为这一规定没有具体的犯罪构成,不能成立犯罪;有人认为应定为非法所得(或者非法得利罪,非

  • 标签: 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 行为人 国家工作人员 差额财产 差额巨大 犯罪构成
  • 简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中的'明知'与总则中故意犯罪的'明知'涵义不同,前者指对赃物的明知,后者指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明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该罪中'明知'包括知道是赃物或知道可能是赃物两种情形,明知的时间对行为的定罪有重大影响。司法实践中认定'明知'主要靠推定来解决,上游犯罪是否被生效判决所认定不影响对该罪的认定和审判。

  • 标签: 掩饰、隐瞒 赃物 明知 推定
  • 简介:比如卖赃者(不少于2人)供述已告知犯罪嫌疑人赃物来源,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

  • 标签: 中明知 所得罪 掩饰隐瞒
  • 简介:<正>《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第1款即“非法所得”法条自1988年1月21日公布实施后,法学界对其论者云起,见仁见智褒贬兼之.鉴于该法条在惩腐倡廉方面的作用巨大.值此反腐倡廉声势浩大之际,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阐明立法本意,澄清错误认识,以完善立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与威力.笔者在此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取其合理,析其不足,井就该法条的适用与修改方面略陈己见,愿与专家同仁再商讨.一、实体方面的适用在“非法所得”法条的实体适用方面,争议较大的主要是对该法条所规定犯罪的行为方式、对象范围以及罪名确定等几个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 标签: 被告人 举证责任 非法所得罪 差额财产 司法机关 来源不明
  • 简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中的犯罪所得包括通过犯罪行为所获得的物品,以及由这些物品转变、转换得来的物品和与这些物品相混同的物品。刑事司法上应该结合总则关于故意犯罪的规定,来认定行为人的明知。明知包括确定的明知和明知可能性两种;可以运用推定的方法对之加以证实。本罪与其他相关犯罪存在法条竞合时,应依特别法优先的原则来处理。

  • 标签: 掩饰 隐瞒 犯罪所得 明知
  • 简介:“非法所得”法条适用与修改的再探讨刘采广,申叶达,余文唐《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第1款即“非法所得”法条自1988年1月21日公布实施后,法学界对其论者云起,见仁见智,众说纷坛,鉴于该法条在惩腐倡廉方面的作用巨大,值此反腐倡廉声...

  • 标签: 举证责任 被告人 非法所得罪 司法机关 差额财产 来源不明
  • 简介:上下级关系从出现的那天起,就伴随着各式各样的矛盾,虽然这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一旦爆发出来,其威力也不亚于敌我矛盾,有时候矛盾的起因仅仅是说了看似正确但却不该说的话。

  • 标签: 人民内部矛盾 下属 上下级关系 敌我矛盾
  • 简介:时下,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财富,人们开始讲求韬光养晦,讲求"团队"精神,讲求交朋结友为将来办事"搭桥铺路",傻子才肯干那些"得罪人"的事。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选举和信赖的国家事务管理者,替人民群众说话做事是他们的当然职责,这就有一个要不要"得罪人"的问

  • 标签: 代表莫怕 莫怕得罪人
  • 简介: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公子归生受楚庄王指使,兴兵攻打宋国。宋国右师华元、司寇乐吕率军在大棘(今河南睢县南)与郑军对峙。大战在即,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下令杀羊设酒犒赏三军。不知是疏忽还是别的原因,华元惟独没有给自己的

  • 标签: 犒赏三军 右师 郑灵公 宋国 鲁宣公 睢县
  • 简介:教师节——感恩的节日,是我们对恩师说“谢谢”的最好日子。可是,有的同学却很不安,因为他们“得罪”过恩师。心里有愧,怎么办?

  • 标签: 老师 教师节 同学
  • 简介:子玉是一个不太擅长拒绝别人的人,要她直接说“不”很难.这种滥好人的习惯当然害惨了她,找她帮忙的人络绎不绝.更划不来的是,就算她勉强答应了别人的要求,但往往因为做得不够好,反而招来对方的嫌弃或埋怨.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的差异,主要有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和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两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上述两种差异,应在缴纳所得税时,对会计所得按税法规定加以调整.在会计核算中,可利用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进行处理.

  • 标签: 会计所得 纳税所得 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
  • 简介:近日在美国,一场有关“要尊严还是要安全”的争论正在火热进行着。一方面,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为了安全起见,加强了机场安检措施;另一方面,这种包括全身扫描和搜身在内的安检措施引发了民众的高度不满,很多人抱怨人格受到了侮辱。

  • 标签: 运输安全 安检 美国 机场 管理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关木律师:我们是一家跨国企业,在许多国家设有全资派驻机构。请问:境外所得如何计征所得税?这方面有何法律规定?上海秦敏华1998.9.28秦敏华读者:您好!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995年9月22日发布了《境外所得计征所得税暂行办法》,并于1997年11月25日又进行了修订。该《办法》是有关境外所得税计征的最主要法律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企业所得税 境外企业 纳税人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税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