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周恩来总理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参考消息》报。为了把我党独创的这份特殊的新闻载体办成毛泽东主席所要求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周总理花了很多精力,倾注了很多心血。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他在自身处境困难、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仍亲自直接指导这份报纸的工作。那些年,周总理

  • 标签: 办参考消息 周恩来总理 总理文革
  • 简介:三家村黑店《人民日报》开始批判三家村黑店的时候,中国人才知道还有一个叫吴晗的人,一个叫邓拓的人,还有一个叫廖沫沙的人。一个村庄里的队长说:他们什么不能干,偏偏要开个黑店,还要叫个

  • 标签: 文革段子
  • 简介:如果说在饥荒的年代,人们也能找到野草充饥:那么在书荒的时代,读书人也能弄到书读当成一桩幸事。书其实很像野草,它的种子也是以风为媒,散落人间大地。只要大地长存,只要种子落下,甚至是泥土中一点儿残根,野草也定会“春风吹又生”。所以,在那焚书的岁月里.有时我也能意外地搞到一两本铅印的书来饱饱眼福,解解心馋。

  • 标签: “文革” 野草 读书人 种子 大地
  • 简介:1966年6月初,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北大聂元梓等人的被毛泽东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贴出,将北京大学迅速推到了这场运动的前沿。当时已是中文系四年级学生的我,和同学们一起满怀激情投入了这场运动,

  • 标签: “文革” 北大 “文化大革命” 马列主义 北京大学 大字报
  • 简介:因与《文史精华》编辑部的工作关系,笔者得以在本期付梓前一览何蜀先生的大作《"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先睹为快.文章内容,史实事例,余多有经历,感触颇深,由此引忆三十五六年前之往事,恍若昨日,遂萌生将何文中窃以为薄漏之处行以补填之念.蒙责编应允,命笔如下.续貂之作,尚乞何蜀先生见谅.

  • 标签: 文革歌曲 歌曲补记
  • 简介:如果把“文革文学”的研究仅仅视为填补文学史写作的空白,显然是缩小了“文革文学”研究的意义。“文革文学”关涉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思想、文化诸多重要方面,纠缠着中国当代作家思想深处的若干“死结”。在“文革”结束已经二十余年的今天,对“文革文学”

  • 标签: “文革文学” 当代作家 文学史写作 空白 思想 “文革”
  • 简介:十年"文革"是一场灾难和浩劫."历史的灾难通常会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文革"对历史的最大补偿,是为"文革"后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对"文革"的反思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
  • 简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生前身后,人们对他的称呼有许多种,其中“总理”和“国父”是叫得最啊、也叫得最久的两个,现在不少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仍然时不时的有所提及。但是,这两个称呼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时间开始有的?使用的场合有什么区别?现在的许多人则不甚了然。其实,“总理”云者,乃是孙中山所领导的政党内部对他的称呼。据历史记载,1905年8月20日同

  • 标签: 历史题材 中华民国国父 国民党内部 中国民主革命 中华革命党 档案史料
  • 简介:<正>居委会,对于每个有城市生活经验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不同时期的居委会,给人留下的是不同印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委会里聚集着一群"小脚侦缉队"——因为那时居委会大妈从"缠足"时代走过来,先缠后放的一双脚,已然畸形,干的又都是专在小巷深处盯梢设伏,打击"投机倒把"、防范儿女私情之类活计,就落下了不无揶揄色彩的绰号。七八十年代,市

  • 标签: 八十年代 侦缉队 翠湖 中国梦 生日礼物 身教重于言教
  • 简介:十几年来,衡水市桃城区裕丰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师伟平时总是随身带着个小本子。她记的不是私人日记,而是哪家有困难了,谁又需要帮助了,居民哪儿不满意了,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她把这个小本子叫作"民情日记"。作为"小巷总理",像这样的小本,她记满了60多个,记录下的问题有1万多件,每一件都有回音,每一件都有着落。

  • 标签: 总理 民情日记 党支部书记 群众服务 桃城区 衡水市
  • 简介:大约从去年国庆节开始,中央电视台在每天的新闻联播之后开辟了一个《历史上的今天》电视资料片专辑.我对这个节目有一种极大的期待心理,把它当做我们民族开始加强历史记忆、进行历史反思并注重研究历史与现实联系的一个开端,一个契机.因此,无论多忙争取每天都看.然而,越看越觉得不那么对味,觉得失去了什么,觉得痛心.古代贤哲、外国名人、革命领袖、一战二战、自然灾害、科学发明、球星影星歌星、奥运会、拍卖行……纷至沓来五光十色,不可谓不丰富,令人眼光缭乱.但

  • 标签: 文革文学 期待心理 现实联系 资料片 新闻联播 历史反思
  • 简介: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得知“四人帮”在上海的余党阴谋武装叛乱,决定苏振华、倪志福、彭冲率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苏振华上将是红小鬼,经过长征的工农干部,倪志福是劳动模范。彭冲与苏振华、倪志福不同,是知识分子出身。中央为什么会选择彭冲到上海呢?这不仅与江苏是上海的比邻有关,更主要是因为中央对彭冲的了解。

  • 标签: “文革” 粉碎“四人帮” 武装叛乱 劳动模范 知识分子 上海
  • 简介:  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以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获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1959年庐山会议后经林彪提名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成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抓军队建设的主要执行人.然而,自1965年起,林彪开始排挤、打击罗瑞卿,使罗瑞卿成为"'文化大革命'揪出的第一个大敌人"(引自罗瑞卿与原军事记者连云山的谈话).从此,罗瑞卿成为开国大将巾遭受迫害最为惨重的人之一,开始了他在十年浩劫中漫长而痛苦的牢狱生活.……

  • 标签: 文革岁月 罗瑞卿文革
  • 简介:李先念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历了10年的非常岁月。他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持党和国家的稳定做出了极大努力,也为结束“文化大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造反派炮轰李先念,周恩来为他解围1966年,当波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李先念曾经对“文化大革命”抱着这样的认识: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

  • 标签: 李先念 周恩来 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 毛主席 老同志
  • 简介:1976年和1992年,对于焦作的周家,是两个最为悲伤的年份。1976年1月8日,一家人正在吃晚饭,邮递员突然送来一封电报,是邓颖超发来的,说总理逝世,在京亲属参加葬礼,在外地的亲属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要来北京,这也是总理生前的安排。放下电报,晋菊清哭着要去北京,周荣庆则把着门,满脸泪水,说既然七伯和七妈不让去,咱就得听他们的话。

  • 标签: 总理 遗物 工作岗位 邮递员 邓颖超 电报
  • 简介:11月10日,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辞世,享年96岁。13日晚,巴黎爆发恐怖袭击,死伤惨重,全球心碎。曾记否?1977年德意志恐怖之秋,左翼恐怖组织绑架商界精英;祸不单行,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旋即劫持德国客机,联手施压德国政府释放同伙,交出巨额赎金。恐怖浪潮一波波袭来,乌云压城城欲摧,但时任德国总理施密特决不妥协,祭出重拳,严打恐怖分子,最终力挽狂澜,赢得举世钦佩。

  • 标签: 施密特 商界精英
  • 简介:"今天是除夕,你们谁有约会谁走,挨了骂我可不负责任哪!"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喜欢文艺,尤爱话剧。早在1914年,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南开新剧(即话剧)社,并担任了布景部副部长兼演员。8年后,曹禺考入南开中学,很快也参加了学校的新剧社,开始了课余演剧活动。因此周总理经常称曹禺为"老同学"。当有人问起此事时,曹禺总是

  • 标签: 周总理 北京人艺 演出 曹禺 不负责任 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