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全”是既有分配解又有聚合解的总括副词。“全”在单用时根据不同的谓项,或作分配解,或作聚合解。与表统指的表达式共现时,如果一个统指表达式单用时既可以作聚合解又可以作分配解的,“全”与之共现时则作分配解;如果一个统指表达式单用时是总括整体的,那么“全”与之共现时也总括整体。与逐指或任指表达式共现时,“全”作分配解。有时还起到提供量化动力的作用。“全”与“凡(是)”搭配使用,还起关联结果的作用;与“都”搭配使用时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前可后。

  • 标签: 总括副词 分配解 聚合解 总括整体
  • 简介:汉语总括副词大多来源于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是由动词引申为形容词再虚化为副词。本文考察了皆、尽、毕、俱、具、都、总、全等8个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总括副词,探究总括副词用法的来源方式及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从整个汉语发展中分析汉语总括副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 标签: 总括副词 来源 发展
  • 简介:中古汉语有“絓是”一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相当于总括副词“凡是”,前人少有论及,由于对它的用法揭示不够,造成对文献的解读多有致误者。“絓是”形成来自“絓”、“是”组合的语法化,“预是”功能同“絓是”,成词的原理相同,可相比勘。

  • 标签: 中古汉语 副词 絓是
  • 简介:依据强调整体性还是个体性可以将总括副词分为两类,强调整体性的“全”类副词与程度副词存在语义适应性,故而经历了“范围→程度”的演变,强调个体性的“皆”类副词没有。“毕”虽然兼有强调整体性与强调个体性两种用法,但以强调个体性的用法为主,故亦未产生程度义。表限定的范围副词都不具有凸显整体性这一语义特征,自然也不能产生程度义。范围到程度的演变,从结果来看属于隐喻,故而存在整齐的语义对应性:总括——高程度;从过程来看则属于转喻。

  • 标签: 范围 程度 整体性 语义演变
  • 简介:总括型偏正式双音合成词表示一种统称或总称,按照偏语素属于实数词、虚数词,还是表数之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它们的突出特点是以简驭繁,偏语素的选择受到人们对正语素认知理解的影响。

  • 标签: 偏正式双音合成词 总括 数词
  • 简介:总括范围副词的语义特征是表示总括无例外,语义指向都是谓语中心词的语义相关项。"都""皆"是两个非常典型总括范围副词,本文主要从语法组合功能和语义指向来分析二者的异同。

  • 标签: 语法功能 语义指向
  • 简介:研究了青年概念的判定标准和特征,认为确定一个完整而统一的青年概念,需要经过"识别"和"总括"两个过程。"识别"是从生理年龄界定哪些人属于青年;"总括"是对青年进行概括和总结,找出其总体性的特征,从中得出社会群体和外部性影响两个内核。青年的三个内核"年龄-群体-影响"与"科学道德社会"相对应,呈现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青年统一体。

  • 标签: 识别 总括 社会群体 外部性影响 青年概念
  • 简介:<正>白新良同志的《乾隆传》一书,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国内几部清朝皇帝传记面世之后,又一部新作。该书以乾隆帝的生平经历为主线,将清代乾隆年间政治、经济的盛衰、军事征战的成败、文化事业上的功过等内容贯串一体,成为总括一朝史事的清史著述,并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由于作者功力深厚、治学严谨,使本书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取精用宏,清理出大量的历史事实。本书征引的历史资料,首先是雍、乾、嘉三朝《清实录》,其中《清高宗实录》集中地记述了乾隆朝的史事,是本书基本的史料依据。但是实录作为官书,有其片面性和有所讳饰。因此,作者广泛查阅了乾隆帝诗文集、《清三通》、《朝鲜李朝实录》、部分清人文集、方

  • 标签: 乾隆帝 学术创见 乾隆朝 乾隆前期 历史事实 朝鲜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