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CK-MB、cTn、Myo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份-2023年1月份期间济南市某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共6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间段本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CK-MB、cTn、Myo表达水平检测,观察组的项指标进行单一检测和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进行比较,从而更加准确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项指标水平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项指标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都比项单独诊断要高(P<0.05)。结论:CK-MB、cTn和Myo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的指标,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比单项检测,更具有诊断价值,检出率更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CK-MB  cTn  Myo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研究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表现并且研究其临床意义,选择合适人群进行研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 探讨 hs-CRPCK-MB、cTnI、D-Dimer 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 2022 年 9 月-2023 年 2 月确诊 50 例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检查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hs-CRPCK-MB、cTnI、D-Dimer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血清 hs-CRPCK-MB、cTnI 及血浆 D-Dimer 水平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超敏 C 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 I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cTnI、CK-MBMb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CK-MBMb浓度变化,分析患者血清cTnI、CK-MBMb的浓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5个时间点血清cTnI、CK-MBM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6h、12h、24h后的血清cTnI、CK-MB阳性率和准确性诊高于M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TnI、CK-MBMb浓度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动态监测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依据其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8例与非感染组98例,分别在入院时,感染发生时(感染组)或入院后48h(非感染组),出院时检测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时刻一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测量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刻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心肌酶谱相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刻心肌酶谱测量值较时刻二下降,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时可进一步升高,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感染 肌钙蛋白 CK-MB 肌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敏cTnI(肌钙蛋白Ⅰ)、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yo(肌红蛋白)联合定量连续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送至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的80例患者(均符合WHO AMI诊断标准)作为病例组,及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共计80例。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高敏cTnI、CK-MBMyo的定量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同时对病例组进行高敏cTnI、CK-MBMyo的动态监测,对其波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高敏cTnI、CK-MBMy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发病时间的增加,病例组患者的高敏cTnI、CK-MB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Myo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高敏cTnI、CK-MBMyo联合连续定量检测有着理想价值,因此在临床上有着推广价值。

  • 标签: 高敏cTnI CK-MB Myo 定量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nT-hs、CKCK-MB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药物的心肌毒性。方法检测云南省肿瘤医院11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前、化疗四周期后、化疗八周期后的血清cTnT-hs、CKCK-MB值的变化,比较研究来判断乳腺癌化疗对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影响以及种不同化疗方案对心肌损伤程度的区别,筛选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药物心肌毒性监测的最佳指标。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cTnT-hs、CKCK-MB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化疗剂量的累积,CK-MB变化不明显,cTnT-hs、CK有明显变化。但项指标均未超过正常参考范围。不同化疗方案所致cTnT-hs、CKCK-MB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nT-hs、CKCK-MB可以用来监测化疗后患者的心肌损伤,但是是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监测。种不同的化疗方案对于心肌损伤的程度无明显不同。

  • 标签: 乳腺癌 心肌毒性 cTnT-hs CK CK-M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BAP)联合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住院已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6例,对4小时、12小时、24小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时4小时患者的H-FBAP结果水平明显高于12和24小时(P<0.05),4小时患者的血清CK-MB结果水平明显低于12和24时(P<0.05),4小时患者血清cTnI结果水平明显低于12和24小时(P<0.05),阳性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H-FBAP4小时阳性结果明显高12和24小时阳性结果(P<0.05),CK-MB、cTnI12小时和24小时的阳性结果明显高4小时的阳性结果(P<0.05),心肌梗死时4小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单项H-FBA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时12和24小时的联合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单项H-FBAP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联合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阳性率(P<0.05)。结论H-FBAP联合cTnI和CK-MB检测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对心肌梗死诊断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漏诊。

  • 标签: H-FBAP cTnI CK-MB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清 CRP联合 cTnT检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4-2020.4内收治的 5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 50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验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 CRPcTnT指标。结果:观察组的 cTnT,hs -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各项单独检测( P< 0.05)。结论 :hs -CRP, cTnT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者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 标签: cTnT 血清 CRP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心肌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CK-MB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7例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7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常规组。两组均做CK-MBcTnT、cTnI检查,评估两组检查后的各项指标及不同检验指标的阳性率、联合检验阳性率。结果 相较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后的CK-MBcTnT、cTnI指标均明显更高(P

  • 标签: 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CK-MB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心肌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CK-MB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7例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7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常规组。两组均做CK-MBcTnT、cTnI检查,评估两组检查后的各项指标及不同检验指标的阳性率、联合检验阳性率。结果 相较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后的CK-MBcTnT、cTnI指标均明显更高(P

  • 标签: 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CK-MB
  • 简介:摘要目的?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肌酶谱中(CKCK-MB)和肌钙蛋白(cTnT)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人对40例近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入院患者的早期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实验数据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结果?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的血液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呈现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的时间存在差异。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钙蛋白(cTn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RP联合cTnT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健康状况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入的95例研究对象分为组,A组30例为健康对照人群,B组32例为发病时间低于4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组33例为发病时间不超过4~8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组血清CRPcTnT表达水平并对比B、C两组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与A组相比,B、C组CRPcTnT表达水平明显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C组血清CRPcTn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为100%,其中C组血清CRPcTnT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RPcTn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建议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并确诊的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液中hs-cTnTCK-MB、hs-CRP水平,对比分析hs-cTnTCK-MB、hs-CRP各单项测定与联合测定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s-cTnT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TCK-MB及hs-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高,灵敏度可达92.31%,特异性为94.23%,诊断准确度为93.27%。项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与单独检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TnTCK-MB及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出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高敏肌钙蛋白T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CRP)、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61例(UAP)患者、54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2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63例。血清中H-CRP、cTnI、MYOCKMB的含量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在AMI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在患者发病2hAMI组患者血清H-CRPMYO、cTnI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CK-MB的含量在患者发病6hAMI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UAP组患者血清H-CRP的含量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SAP组患者血清H-CRPMYO、cTnI、CK-MB的含量略高于健康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H-CRP于AMI发病后2h开始显著升高,24h达到峰值,72h仍维持高水平,168h后达到基线水平;TnI于AMI发病后2h开始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72h仍维持较高水平,168h后达到基线水平;MYO于2h水平显著升高,12h到达峰值,24h出现明显下降,48h到达基线水平,72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CK-MB于6h水平开始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48h水平明显下降,72h达到基线水平,168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H-CRP和cTnI、MYOCK-MB的联合检测在AC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肌红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活血疏肝理气法对骨髓干细胞移植肝郁血瘀证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心肌CK,CK-MB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激怒大鼠结合西药干预的方法建鼠肝郁血瘀证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结扎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在心电图评价的基础上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A活血疏肝理气组(给予疏肝理气活血药治疗)、B组(MSCs植入)、C活血疏肝理气组(给予疏肝理气活血药治疗)+(MSCs植入)及D模型组、E假手术组,以E组为对照,共5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进行干预。选择治疗后第30天,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纤维化变化及心肌CK,CK-MB水平。结果 心肌纤维化及心肌CK,CK-MB水平,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CK,CK-MB水平较假手术组及各实验组明显有变化(P<0.01);且活血疏肝理气组优于MSCs组(P<0.05),活血疏肝理气组+MSCs组优于MSCs组、活血疏肝理气组(P<0.05)。结论 活血疏肝理气法结合骨髓干细胞移植,能降低心肌CK心肌CK-MB活性,改善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内血液循环,增加冠脉血量,增加心肌供氧,促进血管再生。

  • 标签: 活血疏肝理气法 心肌纤维化 心肌酶CK 心肌酶CK-MB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红蛋白(Myo)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经临床诊断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7例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5例患者组成B组,对A组、B组分别进行Myo、cTnI、hs-CRP的检测,并就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项检测内容所得数据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的检测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内比较,项指标的峰值均出现在8小时到24小时之间,72小时后出现开始回落。结论应用Myo、cTnI、hs-CRP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实现早期诊断的目的,且还可以评判疾病的进展,因此上述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Myo cTnI 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