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临床诊断以及观察中超声的运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1423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相关资料。结果在1423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观察中,有96例胎儿有心脏结构异常征象,其中室间隔缺损胎儿23例,房室共同通道胎儿21例,房间隔缺损15例,法洛四联症胎儿7例,三尖瓣有下移畸形6例,其他类别的心脏结构异常24例。其中有9例胎儿伴有心律失常,有4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力衰竭,2例胎儿显示胎儿水肿。结论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的早期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应用中具有运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胎儿的先天性疾病的判断和评估的监测基础。

  • 标签: 超声 心脏结构异常 胎儿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已居出生缺陷的首位,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和生存质量。然而胎儿先心病的产前诊断却是目前医学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对胎儿先心病的诊断水平,我院从2008年4月~2009年8月间对150例高危孕妇进行了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胎儿 心脏
  • 简介:摘要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参与人体重要的代谢和生命活动。铁代谢是一个复杂、被精密调控的过程,涉及铁的获取、存储利用、输出等。铁代谢紊乱会对心脏产生显著影响,如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铁负荷性贫血、冠心病等。该文综述了铁代谢异常心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心脏病 铁代谢障碍
  • 简介:摘要急性主动脉病变危险性高,需及时影像学评估予以鉴别,而MSCT和CTA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治疗方案选择、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检查。多学科(MDT)平台对不同学科参与者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心脏大血管异常的影像特征做一阐述,着重介绍目前胸痛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高危胸痛疾病之一,获得性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征。

  • 标签: 心脏 大血管 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早期产前超声筛查软指标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229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统计心脏结构异常检出情况,以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筛查软指标[胎儿颈项透明层(NT)值、静脉导管血流频谱]与心脏结构异常的关系。结果2296例孕妇均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136例,所占比例为5.92%(136/2296),其中严重畸形96例;孕早期检出心脏结构异常72例,孕中期检出56例,孕晚期检出8例。NT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准确度为97.65%(2242/2296)、灵敏度为91.18%(124/136)、特异度为98.06%(2118/2160)、阳性预测值为74.70%(124/166)、阴性预测值为99.44%(2118/2130)。NT超声检查结果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809,P<0.05)。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查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准确度为97.56%(2240/2296)、灵敏度为94.12%(128/136)、特异度为97.78%(2112/2160)、阳性预测值为72.73%(128/176)、阴性预测值为99.62%(2112/2120)。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查结果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极好              (Kappa=0.808,P<0.05)。结论孕早期NT超声检查、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查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结果与随访结果均有极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孕早期 产前检查 超声筛查软指标 胎儿心脏结构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肿瘤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患者心脏异常摄取的发生率、部位和病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2 000例疑诊或确诊恶性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显像前患者禁食12 h以上,18F-FDG注射前空腹血糖水平需<6.7 mmol/L。左心室非基底段、非乳头肌部位的局灶性高摄取,高于左心室摄取的右心室摄取以及高于心血池摄取的心房摄取(左心室无摄取或低摄取时)定义为异常摄取,所有异常摄取的判定均由核医学医师进行视觉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脏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心脏异常摄取的发生率、部位和病因。结果2 000例患者年龄(60.5±13.2)岁,男性1 117例(55.85%),糖尿病患者138例(6.90%),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228例(11.40%)。恶性肿瘤、良性病变、未明确诊断的患者分别为939例(46.95%)、484例(24.20%)、557例(28.85%)。心脏异常摄取145例(7.3%),其中左心室、右心室和心房异常摄取分别为76例(52.4%)、18例(12.4%)和51例(35.2%)。左心室异常摄取76例中,25例(32.9%)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其他少见原因还包括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转移瘤及化疗相关性心肌损害;右心室异常摄取18例中,14例(14/18)由肺动脉高压引起;心房异常摄取51例中,20例(39.3%)由心房颤动引起。心脏异常摄取的患者中,PET/CT显像前无明确心脏疾病表现和证据的患者有71例(49.0%)。结论肿瘤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心脏异常摄取并不少见,异常摄取部位以左心室最为常见,冠状动脉疾病、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是常见病因。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 心脏 氟-18-脱氧葡萄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超声科进行妊娠中、晚期胎儿系统产前超声诊断或针对性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孕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6805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筛查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者,运用节段分析法明确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类型,并通过病理尸体解剖或产后超声随访对照,分析节段分析法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诊断中的运用价值。结果6805例孕妇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者209例,其中单纯型心脏结构异常者95例,复杂型心脏结构异常者114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中运用节段分析法能系统、有序地分析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尤其对复杂型先心病能提供更准确、更完善的诊断结果。

  • 标签: 节段分析法 胎儿心脏结构异常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律失常和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0月本院80例孕妇,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孕妇中,73例胎儿存活,3例引产,4例死亡,胎儿存活率为91.25%。11例孕中期胎儿心律失常患者中,房性期前收缩最多,占比为45.45%。孕晚期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类型包括完全心内膜缺损、法洛四联征、单心房、三尖瓣闭锁等。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律失常和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该方法能够将胎儿心律失常类型等清楚的反映出来,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产科从2008年12月开始对前来规律产检的孕妇常规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截止2013年12月,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胎儿50名。对所有这些孕妇和胎儿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实际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的相符度。结果经统计,超声检查出的心脏异常的50例患儿中共有36例在妊娠18-24周查出,2例在妊娠10-12周查出,12例在妊娠32周以后检出;而实际诊断为先天性胎儿心脏异常者共53例,漏诊3例,总符合率为94.3%。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心脏异常 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功检查对心脏病的临床意义,确定甲功异常心脏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40例心脏异常的患者行T3、T4、TSH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心脏病患者中有10例患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结论甲功异常心脏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手术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有极大风险的手术,不管术前还是术后,都是对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考验。因而心脏外科手术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值得我们医护人员的注意。本文结合心脏外科手术临床病例探讨了术后患者心理异常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指导。

  • 标签: 心脏外科 心理异常 心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与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相关性。方法对328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检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根据胎儿的心脏结构将其分为正常组(n=273)与异常组(n=55),比较两组染色体非整倍体和CNV的检出情况,采用Spearman法分析二者与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相关性。结果异常组染色体非整倍体和CNV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发生率与染色体非整倍体及CNV明显相关(P < 0.05)。结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CNV与心脏结构异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胎儿心脏结构异常 染色体非整倍体 拷贝数变异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也在我国出生缺陷中占首位。胎儿心脏异常往往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大多数病因仍不十分明确。随着超声检查水平的提高,许多心脏畸形可以在产前被发现。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许多心脏异常胎儿出生后能被有效治疗并且能获得较好的预后。胎儿心脏异常病因复杂,病种繁多,孕期的诊断、咨询、监测,分娩期的处理及出生后治疗,需要产科、胎儿医学、超声科、遗传咨询科、儿科、小儿心脏外科多学科协作处置,从而利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后及时获得治疗,改善近远期预后。本文对胎儿心脏异常的孕期筛查与咨询、孕期治疗、分娩期处理及其中的多学科协作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文章讨论了Windows的结构异常处理机制.Windows中的结构异常处理包括异常处理和终止处理.结合C语言的语法结构,详细讨论使用异常处理和终止处理捕获和处理异常的原理和方法.

  • 标签: WINDOWS 结构化异常处理 终止处理 异常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异常的表现类型及其与遗传学异常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异常或因胎儿心脏异常转诊本院、行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脏异常,并且行遗传学检查的孕妇162例。遗传学检查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基于微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及致病基因检测。采用胎儿心脏出生缺陷临床预后评分系统对孤立性心脏异常且无致命性遗传学异常胎儿进行评估,并随访其预后。结果(1)超声检查结果:162例心脏异常胎儿中,孤立性心脏异常86例(53.1%,86/162),心脏异常伴心外异常76例(46.9%,76/162);单发心脏异常84例(51.9%,84/162),多发心脏异常78例(48.1%,78/162)。(2)遗传学检查结果:共检出致病性遗传学异常39例(24.1%,39/162),包括致病性染色体核型异常35例(21.6%,35/162),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3例(1.9%,3/162),致病基因变异1例(0.6%,1/162)。孤立性心脏异常胎儿与心脏异常伴心外异常胎儿致病性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6.3%(14/86)与32.9%(25/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P=0.014)。单发心脏异常胎儿的致病性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28.6%(24/84),其中室间隔缺损的检出率为36.7%(11/30),房室隔缺损为8/13,法洛四联症为3/17,永存动脉干为1/1,心脏肿瘤为1/1,其余单发心脏异常类型(共22例)未检出致病性遗传学异常;主要的致病性遗传学异常类型为21三体(41.7%,10/24)和18三体(41.7%,10/24)。(3)妊娠结局及胎儿预后:72例无致病性遗传学异常的孤立性心脏异常胎儿中,Ⅰ级4例,均继续妊娠;Ⅱ级39例,引产21例,继续妊娠18例;Ⅲ级26例,引产23例,继续妊娠3例;Ⅳ级3例,均引产。共引产47例,继续妊娠25例,目前24例(96.0%,24/25)均健康存活。结论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异常时应进一步进行胎儿心脏及心外结构检查,同时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必要时行致病基因检测,从而全面发现心脏和心外异常及遗传学异常。除外致病性遗传学异常及严重心外异常的胎儿,应对心脏异常胎儿进行多学科协作管理,进行充分的预后评估,全面地咨询和孕期管理,以改善母儿结局。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染色体畸变 核型分析 微阵列分析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