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3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祖国西南边陲宣告成立。从此,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正在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

  • 标签: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光辉历程 党中央 国务院 省政府 省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跨境婚姻家庭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以17 594户登记在册的跨境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员筛查为目标的横断面调查,以问卷形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信息,并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有32 400名研究对象完成HIV抗体检测,HIV感染率为2.27%(736/32 400),中国籍和缅甸籍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44%(375/15 372)和2.12%(361/17 028)。夫妻双方HIV检测结果均已知的13 853户跨境婚姻家庭中,双阴性、双阳性和单阳性家庭数分别为13 415(96.84%)、142(1.03%)和296户(2.13%),单阳性家庭分为仅丈夫阳性家庭167户(1.20%)和仅妻子阳性家庭129户(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跨境婚姻家庭中,丈夫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史和高危性行为史,而妻子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危性行为史。结论德宏跨境婚姻家庭的HIV感染率较高,需加强HIV检测、预防和行为干预工作。

  • 标签: 跨境婚姻 艾滋病病毒 感染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50-201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鼠疫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50-2019年德宏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和蚤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的相关关系。结果1950-2019年德宏鼠疫经历了流行-静息-再流行-再静息的循环流行,在5个县(市)的36个乡(镇)共判定疫点数614个,人间鼠疫流行15个年次,发现1 153例病例,死亡379例。1982-2019年捕获鼠类261 319只,黄胸鼠占70.95%(185 421/261 319);共检获蚤类70 124匹,印鼠客蚤占76.65%(53 752/70 124);印鼠客蚤指数为0.57,游离蚤指数为0.22;从285 091份动物标本及60 119组蚤类分离出鼠疫菌1 577及418株;从64 157份血清中检出255份F1抗体阳性标本;2008年后未分离出鼠疫菌,也未发现鼠疫疫情。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回归分析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德宏鼠疫呈现长期性、顽固性、稳定性的特点,虽然目前鼠疫处于静息期,但其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暴发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动物间疫情的监测对预防人间鼠疫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鼠疫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防控策略
  • 简介:<正>纵观各种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早期阅读对幼儿个体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关于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据美国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脑的信息

  • 标签: 早期阅读 脑科学研究 个体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推孟 阅读技能
  • 简介:在祖国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德宏!她是绿孔雀的原生地,孔雀舞是德宏人的图腾,孔雀舞诞生于斯,著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诞生于斯,她因此被赞誉为美丽的“孔雀之乡”。

  • 标签: 自治州 傣族 孔雀 西南 生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纵向观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血小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结果基线招募761例HIV感染者,随访次数≥1次的HIV感染者608例,随访率为80.0%(608/761),6、12和24个月的随访HIV感染者分别为374、555和233例。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偏高(>300×109/L)的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在无明显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女性的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男性(P<0.05);有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基线平均血小板计数女性仍高于男性(P<0.05),但各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5.90,95%CI:1.09~10.70,P=0.016)、基线血小板计数(β=0.82,95%CI:0.79~0.86,P<0.001)和随访时间(β=1.76,95%CI:1.52~2.01,P<0.001)呈显著正相关。对同时有12和24个月随访记录的220例HIV感染者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10.50,95%CI:2.24~18.74,P=0.013)、基线血小板计数(β=0.71,95%CI:0.65~0.77,P<0.001)和随访时间(β=1.60,95%CI:1.20~1.99,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β=-0.42,95%CI:-0.78~-0.06,P=0.021)呈负相关。结论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逐渐增加。女性HIV感染者平均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男性,应关注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的性别差异,及时给予干预,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血小板计数 性别 肝纤维化 纵向研究
  • 简介: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德宏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边疆安宁、社会和谐,为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黄金口岸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从理论上讲,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成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成人教育的规模、效率和功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从社会实践看,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成人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是构建和谐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问题,对如何解决教育不公,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显得特别重要。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自治地方成人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

  • 标签: 成人教育 影响 民族自治地方 构建和谐社会
  • 简介: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德宏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良好契机,以德宏教育发展现状为依据,以国家相关政策建议、保障措施为构建发展关键,积极建设德宏“多位一体,分层发展”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窗口。

  • 标签: 德宏州 教育现状 教育交流 合作窗口
  • 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宏地处桥头堡建设前沿.是云南民族文化之窗。本文以德宏为例,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德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机遇及保护现状,重点分析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参考文献7。

  • 标签: 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宏州
  • 简介:民族地区农民合作社的利益相关者可以从总体上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两类。内部利益相关者为领办人与社员,外部利益相关者为村委会、公司、行业协会、被带动农户以及客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得出,民族地区农民合作社存在政府与合作社、合作社领办人与社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原因在于合作社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合作社初始产权安排不当、合作社相关政策的落实缺乏保障措施、领办人和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利益冲突解决及合作社发展两方面着手以推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 标签: 农民合作社 利益相关者 民族地区 冲突协调机制 芒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成年人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ART)后CD4+T淋巴细胞(CD4)纵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宏2007-2016年开始ART的成年人HIV/AIDS的回顾性队列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免疫重建良好的定义为HIV/AIDS经ART后CD4恢复至基本正常(>500个/µl),据此将HIV/AIDS分为4个组,采用轨迹分析模型描述和分析每组ART后CD4免疫重建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7 605例HIV/AIDS,开始ART年龄M(P25,P75)为36(30,43)岁,男性4 641例(61.0%),汉族3 232例(42.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 624例(60.8%),随访时间M(P25,P75)为6.1(4.1,8.1)年。CD4未恢复正常组、CD4基本恢复正常组、CD4恢复正常组和CD4维持正常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4.4%(2 617)、39.8%(3 030)、20.6%(1 562)和5.2%(396)。与CD4未恢复正常组作为对照组相比,开始ART年龄<35岁、女性、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性传播感染途径、基线无机会性感染、开始ART时CD4≥200个/μl、含替诺福韦(TDF)标准的ART方案、确诊到开始ART时间<1年是促进HIV/AIDS的CD4免疫重建良好的影响因素。结论德宏ART后HIV/AIDS的CD4免疫重建情况呈多种状况,在基线CD4较高水平时开始ART有助于CD4恢复至正常水平。建议尽早开始ART,注意随访和关注CD4水平变化。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CD4+ 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轨迹分析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境内新报告缅甸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合并感染者的HIV和HCV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德宏境内新报告缅甸籍HIV/HCV合并感染者共1 289例,选取血浆样本留存量≥200 μL的996例患者进行HIV和HCV基因亚型检测。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HIV pol基因区、HCV核心蛋白结合包膜蛋白(core protein-binding envelope protein,CE1)基因区和非结构蛋白5B(non-structural protein 5B,NS5B)基因区,通过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明确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HIV和HCV基因亚型逐年变化趋势。结果996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中,554例(55.6%)成功扩增HIV和HCV基因片段并明确分型。HIV和HCV基因分型呈多样化。HIV基因亚型以C型和BC重组亚型为主,分别占40.3%(223/554)和33.6%(186/554);其次为B型、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01_AE型,分别占6.5%(36/554)和3.6%(20/554)。HCV基因亚型以3b型为主,占31.2%(173/554);其次为6u、1a、6n、3a、6xg型,分别占19.5%(108/554)、17.5%(97/554)、11.4%(63/554)、8.7%(48/554)、6.3%(35/554)。2016年至2019年HIV C型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χ趋势2=7.23,P<0.001),BC重组亚型呈上升趋势(χ趋势2=5.97,P<0.001)。2019年BC重组亚型构成比为54.9%(101/184),高于C型的21.7%(40/184)。2016年至2019年HCV 3b型、6u型、1a型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趋势(χ趋势2=1.43、1.79、0.39,P=0.152、0.074、0.695)。不同民族患者的HIV基因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P=0.037)。结论德宏境内缅甸籍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IV和HCV基因亚型种类复杂多样。其中,HIV BC重组亚型成为优势传播毒株的趋势显著,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境内缅甸籍人群中HCV和HIV基因亚型流行特征的监测。

  • 标签: HIV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基因亚型 缅甸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 500对5 000名跨境婚姻夫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及HIV、HCV、梅毒感染情况等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HC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 500对跨境婚姻夫妻中,2 438对(97.5%)均为中国籍男性和缅甸籍女性。5 00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4.16±9.00)岁,以少数民族(59.9%)、农民(98.5%)为主,受教育年数多为0~6年(81.4%),婚龄>3年者占80.0%,居住在山区者占61.7%。中国籍和缅甸籍人群的HIV感染率分别为1.7%(43/2 500)和2.0%(49/2 500);HCV感染率分别为2.0%(49/2 500)和1.3%(32/2 500);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4%(10/2 500)和0.2%(4/2 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30岁、未知晓艾滋病知识、既往未做过HIV检测、HCV阴性和梅毒阴性者相比,年龄>30岁(OR=3.21,95%CI:1.80~5.73)、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41,95%CI:4.27~70.91)、既往做过HIV检测(OR=4.93,95%CI:2.72~8.92)、HCV阳性(OR=5.64,95%CI:2.72~11.70)和梅毒阳性者(OR=8.37,95%CI:1.63~43.08)的HI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年龄≤30岁、婚龄>3年和未感染HIV者相比,年龄>30岁(OR=3.02,95%CI:1.69~5.38)、婚龄≤3年(OR=2.24,95%CI:1.34~3.74)和HIV感染者(OR=6.69,95%CI:3.29~13.59)的HCV感染率相对较高;与未感染HIV者相比,HIV感染者(OR=9.07,95%CI:2.00~41.10)的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结论2017—2019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缅跨境婚姻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率相对较高;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既往HIV检测史、婚龄与HIV、HCV和梅毒感染有关联。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梅毒 横断面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 跨境婚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2004-2018年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后HIV/AIDS贫血发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基于德宏HIV/AIDS的ART数据库,纳入分析2004-2018年启动ART的HIV/AID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启动ART后HIV/AIDS贫血和中重度贫血新发及其影响因素,用分段混合线性效应模型拟合基线不同贫血状况随访血红蛋白的变化轨迹。结果共8 044例HIV/AIDS纳入分析。基线未患贫血者占78.8%(6 337/8 044)。6 337例基线未患贫血的HIV/AIDS中位随访时间为4.43(P25,P75:1.50,6.71)年,其中1 291例新发贫血和293例新发中重度贫血HIV/AIDS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0.16(P25,P75:0.07,1.99)年、0.48(P25,P75:0.09,2.97)年,贫血和中重度贫血的发病密度分别为4.40/100人年、0.41/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启动ART后HIV/AIDS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大、女性、傣族景颇、基线BMI<18.5 kg/m2、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200个/μl、初始ART方案使用齐多夫定(AZT),发生中重度贫血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傣族、基线BMI<18.5 kg/m2、基线轻度贫血、初始ART方案使用AZT。结论2004-2018年德宏HIV/AIDS启动ART后贫血的发病风险在某些特征人群中较高,如≥60岁老年人、女性、少数民族、BMI偏低、基线CD4<200个/μl、ART方案使用AZT者。应重点加强对这部分人群贫血的筛查及其防治措施。

  • 标签: HIV/AIDS 贫血 发病 危险因素
  • 简介:德宏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时间的生活、劳作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对景颇武术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景颇武术提供参考。

  • 标签: 景颇族 武术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2010-2019年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ART)后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情况、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国家HIV感染者ART库,分析德宏2010-2019年开始ART的HIV感染者。用累积发生函数(CIF)估算HIV感染者的死亡概率,用亚分布比例风险模型(F-G模型)比较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7 068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388例,非艾滋病相关死亡570例。对于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研究对象接受ART后第1、2、3、4、5、7、9年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7%、3.46%、4.47%、5.03%、5.84%、6.61%、7.40%和1.63%、3.11%、4.68%、6.02%、7.42%、10.49%、12.75%。F-G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开始ART年龄较大、男性、未婚、注射吸毒感染途径、基线BMI低、基线CD4+T细胞计数较低、基线肝纤维化指数(FIB-4)>3.25、基线贫血是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开始ART年龄≥45岁、男性、傣族景颇、未婚、注射吸毒感染途径、基线BMI低、基线FIB-4 >3.25、基线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60 ml·min-1·1.73 m-2、基线贫血是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2010-2019年德宏HIV感染者开始ART后死亡的累积发生率较低,发生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累积发生率总体高于艾滋病相关死亡的累积发生率。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应针对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加强干预。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相关死亡 竞争风险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从英殖民地缅甸传入中国德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碰撞和交融,基督教已经在德宏景颇群众中扎根并完成了初步的民族化变迁。对景颇基督教信仰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德宏 景颇族 基督教 信仰
  • 简介:德宏生活着傣族、德昂景颇、阿昌、傈僳等许多少数民族。德昂德宏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德昂之后迁入德宏景颇、阿昌又继傣族之后迁入德宏。在麓川傣族王国统治时期,傣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在土司统治时期,傣族土司一方面对德昂景颇进行直接统治,同时又依靠这些民族的头人对他们实行间接统治。傣族和这些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对后来德宏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德宏 少数民族 民族关系 变迁
  • 简介:德宏陇川县广山村在历史上一度作为云南省景颇地区基督教活动的中心,在景颇基督教传播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运用历史学的文献法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广山村景颇基督教信仰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划分了传入期、发展与中断期、恢复与重建期三个时期;对广山村景颇基督教信仰的地缘、政治、人物、文化诸动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正确认识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历程及动因对我们今天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处理民族关系、认识民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德宏州 广山村 景颇族 基督教 历史
  • 简介:一、概况景颇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我国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境内,东经97度28分至99度57分,北纬24度至25度5分之间,主要分布在潞西市、瑞丽市、畹町市、盈江县、陇川县、梁河县三市三县的山区,这些地区的山脉绵延,与缅甸紧相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此外在怒江傈僳自治的片马、岗房、古浪、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县等地也有少数散居。在我国有11万8千余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德宏,共有五

  • 标签: 景颇族 音乐 云南省 德宏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思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