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凝集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的凝集情况。方法使用强生全自动配血系统应用凝集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凝集技术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结果配血不合的种类主要有IgM、IgG类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14/75,18.7%);自身抗体及冷凝集素等所致的非特异性凝集(61/75,81.3%)。结论熟练掌握血型血清学专业技术,正确分析配血不合的种类,能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自身抗体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交叉配血试验的输血检验方面,探讨低离子凝聚胺与抗人球蛋白凝集的临床成效。方法  筛选38例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接受输血检验的输血治疗患者,交叉配血试验方式包括抗人球蛋白凝集与低离子凝聚胺,评测输血检验的配血时间、配血试验结果与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结果  抗人球蛋白凝集的配血时长较低离子凝聚胺更长,差异(P<0.05)。抗人球蛋白凝集的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与总阳性率(15.79%、21.05%、36.84%)较低离子凝聚胺(2.63%、5.26%、7.89%)更高,差异(P<0.05),而假阳性率(2.63%)与低离子凝聚胺(7.89%)无差异(P>0.05)。抗人球蛋白凝集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92.86%)较低离子凝聚胺(33.33%)更高,差异(P<0.05)。结论  低离子凝聚胺的配血时间更短,而抗人球蛋白凝集的阳性检出率更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 标签: 低离子凝聚胺法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法 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胶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用凝胶对本院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4826例配血检出阳性31例占0.64%,其中假阳性27例占阳性例数87.1%,真阳性4例占阳性例数12.9%。结论凝胶配血灵敏度高,但易引起假阳性,交叉配血前要注意标本充分抗凝及离心。一些恶性肿瘤及血液性疾病也可能出现同型交叉配型不合,应根据不同病因去除影响交叉配血不合的因素,以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不合 安全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珠凝集在临床应用中鉴定血型的准确性。方法:用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和传统试管法分别对我院住院患者22919例抗凝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鉴定血型的准确率达到100%,鉴定结果中Rh(D)阴性为70例,阴性率为0.3%,且鉴定出1例弱D。结论: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将血型鉴定从加样到判读整个过程实现了标准化和自动化,能消除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判定,为安全输血提供了保障。

  • 标签: ABO/Rh(D)血型 血型鉴定 仪器法 传统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聚胺凝胶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n=20例),研究1组采用凝聚胺进行检验,研究2组采用凝胶进行检验,两组患者输血检验耗时、输血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1组患者输血检验耗时短于研究2组,研究1组患者输血检验提示阳性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输血检验工作中,凝聚胺凝胶两种检验方法各具优势,前者检验效率突出,后者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 标签: 输血检验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凝聚胺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结果,对比阳性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 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供血者全部都是无偿献血者。分别采用凝聚胺凝胶进行配血,对比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时间和阳性结果。 结果:经研究发现,配血时间凝聚胺凝胶耗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的阳性标本检出率高于凝聚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比两种交叉配血方法,凝胶敏感度高,时间长,可以应用在有充分时间的配血场合;凝聚胺操作简单快速,更适合应用在急诊配血中。但是两种配血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临床中需要继续改善。

  • 标签: 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阳性结果 配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凝聚胺合并凝胶在提高抗-c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入的10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凝胶以及凝聚胺合并凝胶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抗-E检出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检出率相比较,凝聚胺合并凝胶高于凝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聚胺合并凝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高抗-c的检出率,弥补凝胶漏检抗-c的不足,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住凝胶法 抗-c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凝聚胺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结果,对比阳性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 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供血者全部都是无偿献血者。分别采用凝聚胺凝胶进行配血,对比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时间和阳性结果。 结果:经研究发现,配血时间凝聚胺凝胶耗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的阳性标本检出率高于凝聚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比两种交叉配血方法,凝胶敏感度高,时间长,可以应用在有充分时间的配血场合;凝聚胺操作简单快速,更适合应用在急诊配血中。但是两种配血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临床中需要继续改善。

  • 标签: 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阳性结果 配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聚凝胺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同意开展交叉配血者26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其输血标本,经开展凝胶、聚凝胺采取交叉配血试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结果行MGT时患者交叉配血成功率为91.42%,明显低于行MPT时的9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选对象中,MPT阳性标本有9例,MGT阳性标本有21例,说明相比凝聚胺凝胶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聚凝胺特点是快速,适用于急诊工作中;凝胶特点是操作便捷、有较高宁敏度,适用于日常工作中。在临床工作中,将聚凝胺凝胶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交叉配血准确度和效率,保证临床血液安全性。

  • 标签: 聚凝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方法同型交叉配血的结果及其对于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对360份临床受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仔细观察并记录交叉配血结果。结果360份临床受血者标本用凝胶有349份标本配血结果相合(主侧或次则无凝集无溶血为相合),有11份标本结果为±~+的凝集,为配血不相合(主侧或次侧有凝集或溶血为不相合);凝聚胺有357份标本为配血结果相合,有3份标本为配血结果不相合,而这3份标本用凝胶配血其结果亦为不相合,两种方法交叉配血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P<0.05)。结论用凝胶卡进行交叉配血灵敏度更高、结果更容易观察,更能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卡 同型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凝胶和凝聚胺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6例受血者以凝胶卡和凝聚胺技术联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血者、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凝胶卡式配血不合3例,凝聚胺配血不合2例,其中两种方法配血均不合2例。经筛选细胞检测系受血者的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结论凝胶和凝聚胺在配血工作中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配血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采用凝集和体外溶血试验两种配血方法输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AIHA并且需要输血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凝集组与体外溶血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凝集以及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疗效。结果体外溶血组输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凝集组(95.00%VS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RBC与Hb水平均明显的升高,TBIL含量明显的降低(P<0.05);与凝集组比较,体外溶血组RBC以及Hb升高更加显著,TBIL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AIHA患者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可以筛选到更加适合的供者红细胞,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有效。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微柱凝集法 体外溶血试验 输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凝胶(MGT)配血不合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保障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针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期间,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实施MGT交叉配血,检出37例患者配血不合。结果37例配血不合患者中,7例患者由于血型原因导致配血不合(其中,4例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2例患者抗B抗体减弱、1例患者为ABO亚型);13例患者自身抗体;6例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献血者为含有不规则抗体和多凝集红细胞各2例;7例患者由于其它(如患者使用药物右旋糖苷)等原因。结论结合患者妊娠史、输血史、用药史、临床诊断等,对患者交叉配血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保证ABO型血型准确无误,尽量选择同样的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为患者进行相同血型的交叉配血,将不规则抗体的进行筛检,确保患者输血过程的安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凝胶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于本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住院输血患者共6340例,全部运用凝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并和在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未作常规进行抗体的筛查试验的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在全部6340例患者血中,共筛查出抗体42例,其中,非特异性抗体10例,阳性率为0.16%,特异性抗体32例,阳性率为0.50%。在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未作常规进行抗体的筛查试验的输血患者5075例中,发生输血反应共6例,发生率为0.12%;而2011年2月-2014年2月,全部输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1例,发生率为0.02%,该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x2=9.023,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凝胶对于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有效降低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抗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应用凝胶进行交叉配血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方法用凝胶对本院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阳性者再用凝聚胺及抗球蛋白配血交叉配血后进行比较。结果2321例配血中检测出假阳性13例占0.56%。结论凝胶进行交叉配血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但也容易引起假阳性,给交叉配血造成一定的困扰。

  • 标签: 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胶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新生儿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试管法,观察组采用凝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诊断效能、治疗有效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诊断效能、治疗有效性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试管法而言,新生儿输血中实施凝胶技术技术更加灵敏,且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实验结果准确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新生儿 输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398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有患者199例,A组应用凝胶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B组应用凝聚胺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90.45%,不相合率是9.55%;B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83.42%,不相合率是16.5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应用凝胶的灵敏度要相对好于凝聚胺,值得优先选用或是联合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凝胶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 398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 A组与 B组,两组各有患者 199例, A组应用凝胶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 B组应用凝聚胺予以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 90.45%,不相合率是 9.55%; B组患者交叉配血相合率是 83.42%,不相合率是 16.5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交叉配血中应用凝胶的灵敏度要相对好于凝聚胺,值得优先选用或是联合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