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胸部DR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胸部DR检查的500例儿童作为分析对象,对其摄影的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按正规医院标准(甲、乙、丙级)评定图像质量。结果 摄影结束后,有甲级448例,几率为89.60%,乙级47例,几率为9.40%,丙级5例,几率为1.0%。结论 结果表明,由于焦斑大小、患者身体习性及体位、机器本身性能等因素影响,使得甲级比例降低。为提升图像质量,需分析影响因素后进行准确调节 。

  • 标签: 儿童胸部DR摄片 图像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一种儿童坐立位胸部X线摄影装置,使儿童坐立位拍摄胸片时,能够有效地固定成标准体位,并且方便、有效地做好射线防护,减少对儿童的损害。方法胸片装置由夹、立架、底座、小儿坐立升降板、防护围裙等组成。为了让小儿的胸部挺起贴近暗盒或成像板,让儿童坐在升降板上,小腿下垂或站立在升降板上都是取得上述要求的最佳姿势。可以使坐立板在立架上高低调节,通过夹和坐立板的升降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小儿使用。在夹下用铅橡皮做成围裙,用粘拉锁的方式固定连接,长度可以将小儿身体围绕一周,大小约90cm(周长)×35cm(上下宽度),用于对小儿盆腔的防护。结果小儿行坐、立位拍摄胸片时,可以把此装置放在胸片架前,小儿坐或站在台上,通过调整钢管高度,使防护围裙正好在小儿的盆腔射线敏感区固定,起到固定儿童身体和防护射线的作用。投照方便,可以更大程度地协助家长照顾儿童、达到理想体位。结论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研究,设计研制出的这一套儿童坐立位胸部及防护装置。此装置简单易做,成本低廉,用此装置辅助儿童胸片,既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的质量,又能最大程度地使儿童减少射线的损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胸部质量同自动曝光量二者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胸部的患者340例,对其临床胸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背景信号值、肝脏信号值以及肺野信号值进行准确测量,并对曝光指数以及曝光剂量等数值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完成平均辐射剂量的测定后,得出数据为0.554±0.125dGycm2,完成平均背景信号值的测定后,得出的数据为26894±1078,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2(P<0.05)。结论针对DR胸片质量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对诸多选定点信号进行测量的方法表现出可行性,满足设定的曝光指数范围。选择自动曝光,通过此种方法得出的剂量同患者DR胸部进行比较的对比度表现出相关性。在自动曝光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确保影像质量满足相关的诊断要求,针对瘦小患者,合理将辐射剂量降低对最终获得的图像质量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 标签: DR胸部摄片 自动曝光量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在危重患者胸部片中的应用价值及优越性。方法抽取我院重症监护患者的床边胸片300例。利用IP板采集数据并经CR扫描得到原始图像。结果在300例床边胸片中,甲级239张,占79%,乙级59张,占19%,废2张,占0.6%。结论CR危重患者床边胸片病变显示清晰,能够达到满意的诊断要求,减少重拍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危重患者 CR 床旁胸部摄影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DR系统胸部片在铁路职工体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成都铁路局(包括峨眉车务段、成都客运段、西昌机务段、成都电务段、成都北车辆段、成都高铁工务段等)在成昆铁路沿线的2079位职工批量体检DR胸部正位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079位铁路职工进行DR胸部正位片中,胸部未见明显异常结果1944例,占93.5%,胸部出现异常结果135例,占6.49%。结论DR系统(数字化医用诊断X线机)DR胸部正位应用于体检中具备有操作方便、节省时间、清晰的分辨率,辐射剂量小等特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DR系统 胸部摄影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因怀疑重症肺炎收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共123例,最终确诊64为重症肺炎。其中,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诊治过程中使用胸部CT联合肺部超声检查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研究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是否可减少重症肺炎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进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及是否降低重症肺炎的死亡率。结果通过64名重症肺炎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只做胸部CT检查评估病情和胸部CT联合肺部超声动态评估病情的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入住ICU的住院时间、胸部CT检查的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ICU住院期间研究组死亡5人,对照组死亡6人,两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超声联合胸部CT在重症肺炎诊治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同时可以减少患者外出行胸部CT检查的数量。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重症肺炎 胸部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新生儿肺炎的诊疗提供高质量的X线胸部影像照片。方法对109例新生儿肺炎X线胸部方法进行改良后。结果改良后109例新生儿肺部影像照片对比度良好,显示清晰,基本无伪影,新生儿肺炎早期X线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欠清晰,逐渐发展为肺纹理表现模糊小点状或斑片状浸润影,如果再继续沿双肺纹理扩散,就融合成云片状,肺段不张或局部肺气肿经常同时存在,也表现为支气管充气征,心缘、膈面模糊等征象。结论通过对新生儿X线胸部投照方法的改良,可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X线胸部影像照片,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报告,提高了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水平。

  • 标签: 改良胸部射片 新生儿肺炎 诊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肺微小结节应用胸部DR和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超声对ICU重症患者多发伤合并胸部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调查。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ICU重症患者,疑似多发伤合并胸部损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74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随后2小时则接受CT检查、胸片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从检查结果上看,超声检查的符合率在不同疾病的诊断上不同,即在气胸患者中符合率为80%,胸腔积液患者则为91.2%、肺挫伤患者为85.7%,心包积液则为100%。其诊断结果与CT检查结果较为一致,其超声检查在诊断率上高于胸片检查。结论采用超声对ICU重症患者多发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实时诊断,其具有良好的诊断符合率,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提供数据支持,确保治疗的有效性进行。

  • 标签: 床旁超声 ICU重症患者 多发伤 胸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使用DR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10体检者,所有人员均接受DR,分析胸部异常检查情况以及不同人群检查需要注意事项。结果:610名体检者中,检出异常68例,异常率为11.15%,异常情况包括肺内结节、肺癌以及先天发育不良等;对于低年龄人员以及备孕进行半年随访均无异常。结论: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使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快速诊断是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具有便携、快速、易操作、智能灵敏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宿主生物标记物、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监测与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PO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儿童 即时检验
  • 简介:摘要本视频介绍了鼻肠管建立的意义、鼻肠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前准备(评估告知、用物准备、环境准备、护士准备、患者准备)、鼻肠管置管前准备、鼻肠管置管方法与技巧、鼻肠管置管及喂养维护等内容,以期给临床工作者带来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帮助医护工作者在肠内营养中提供更专业精准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最佳康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快速诊断是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具有便携、快速、易操作、智能灵敏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宿主生物标记物、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对疾病流行病学的监测与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PO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儿童 即时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肺部超声评估(BLUE)方案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入住ICU的机械通气患者按照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影像资料及肺部听诊给予胸部物理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影像资料及肺部听诊基础上,每日按照改良BLUE方案进行肺部超声评估后给予胸部物理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治疗后1、2、4、7 d自主排痰能力。结果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7.82 ± 1.38)d、ICU住院时间(10.16 ± 1.8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0.14 ± 1.73)d,ICU住院时间(12.78 ± 2.1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6.56,均P<0.05);2组治疗后4、7 d自主排痰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2.52,均P<0.05);2组治疗后1、2 d自主排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超声可连续监测肺部变化,护士可以根据超声图像,对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

  • 标签: 超声 胸部物理治疗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