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表现出不正症状的人越来越多,患病人群年龄也越来越低,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不正基本包括了近视,远视和散视三种。该文先将表现出不正的眼球与正常眼球相对比,结合形成原因,较全面地探讨了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原因,并告诉人们如何健康用眼和预防不正。

  • 标签: 屈光不正 预防及矫正 健康用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训练和矫正应用于不正性弱视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8月从我院选取不正性弱视患儿62例,共102只眼,使用矫正训练和综合训练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经综合训练和矫正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结论综合训练联合矫正训练效果较好.关键词不正;弱视患儿;综合训练;矫正ProbingintothecomprehensivetrainingofrefractiveamblyopicchildrenandrefractiveorthodontictreatmentGuoHuipingYananuniversityaffiliatedhospitalofophthalGmologyof716000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omprehensivetrainingandrefractivecorrectionappliedtothetreatmentofametropiaamblyopiaineffect.MethodsfromJanuary20152014toAugust2009inourhospitalselected62casesofametropiaamblyopia,atotalof102eyesusingrefractivecorrectivetrainingandcomprehensivemethodtotreatit.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washigherthanthatofthepatientstreatedwithcombinedtrainingandrefractivecorrection.ConclusioncomprehensivetrainGingcomKebiynewdorwdsithrefractivecorrectiontrainingeffectisbetter.refractiveerrors;Childrenwithamblyopia.Comprehensivetraining;refractive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7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单纯矫正治疗对儿童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我院于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就诊的不正性弱视儿童 70例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对照组( n= 35)、观察组( n= 35),对照组儿童应用常规视觉刺激训练方式治疗 ,观察组儿童应用单纯矫正方式治疗,比较两组儿童经视力矫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弱视治疗总有效率 91.4%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80.0%, 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 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不正性弱视应用单纯矫正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视力恢复,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散光性不正与注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非老视患者近距离矫正的必要性,并寻求可行的矫正方法。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序贯选取近视性散光受试者166例(右眼),检查各受试者注视不同距离(视远眼前5m、眼前40cm、眼前20cm)的散光性不正度、配戴静态矫正眼镜时的近视力(distance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DCNVA)及散光修正后的近视力(accommodativeastigmatismcorrectednearvisionacuity,ACNVA)。视近状态下的散光在视远单眼全矫基础上采用交叉柱镜进行修正,受检眼水平向前注视近视力表中其最佳视力的视标。对三个注视距离下(视远5m、视近40cm、视近20cm)两两之间的散光度及轴位的差异、DCNVA与ACNVA的差异分别采用两两配对检验,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否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视近40cm与视远5m:Z=-5.316,P<0.0167;视近20cm与视远5m:Z=-5.672,P<0.0167;视近20cm与视近40cm:Z=-2.463,P<0.0167),且视近20cm散光度(0.83DC±0.52D)>视近40cm散光度(0.78DC±0.43D)>视远5m散光度(0.63DC±0.47D);三个不同注视距离,两两间散光轴位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CNVA与ACNV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散光修正后视力呈提高的趋势(Z=-5.741,P<0.01;Z=-6.848,P<0.01)。结论:随注视距离移近,散光度呈增大的趋势且散光轴位朝着顺规散光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改变对于个体来讲是随机的、个性化的,在散光改变量最大的距离处发生视疲劳的可能性较大,在该距离下进行矫正可能是治疗该类视疲劳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调节 近视性散光 近距离工作 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儿童青少年不正性弱视采用单纯矫正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8-2019.12内82例儿童青少年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训练)和观察组(42例,单纯矫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7.6%,明显比80.0%的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用时较短,P<0.05。结论:单纯矫正治疗儿童青少年不正性弱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 儿童 青少年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和双眼视觉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进一步探究在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光性弱视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1.8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通过进一步有效检查患儿裸眼视力以及在最佳矫正视力下进行并行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比较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前后情况。结果 不正组46例(92只眼),参差组54例(108只眼),两组患儿在性别以及年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差组患儿弱视眼行矫正3个月后患儿的BCVA较矫正前均有所提高,在参差性患儿组当中,发现参差组中患儿非弱视眼矫正前等效球镜及矫正前后BCVA分别为(1.97±1.57)D、(0.09±0.12)及(0.06±0.10),弱势眼则为(4.96±3.22)D、(0.44±0.24)及(0.27±0.18),通过进行t检验发现患儿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屈光性 弱视患儿 双眼视觉 屈光矫正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参差的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参差的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参差的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参差的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门诊50岁以上部分人群矫正前后视力差异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90例老年矫正患者,年龄均超过50岁,通过联用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开展矫正,分析、比较患者矫正前后的视力差异。结果90例患者生活视力数指矫正前平均(0.43±0.19),矫正后平均(0.65±0.33)。矫正前,视力超过1.0的有3眼,占1.7%,矫正后有46眼,占25.6%,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x2=12.585,P<0.05)。170眼中,2眼正视眼,占1.2%,168眼不正眼,占98.8%。结论矫正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群体的视力,保证老年群体生活的自理能力。

  • 标签: 眼科门诊 老年人群 屈光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状态以及视力矫正,以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18例(58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小瞳检影、自动验光仪验光,散瞳后裂隙灯观察晶状体的具体浑浊情况,主觉视镜,比较患者视力矫正前后的视力水平和状态,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而白内障的疾病类型与不正的种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核性白内障以近视或近视散光为主,皮质性白内障病人以远视和远视散光多见,白内障疾病初期、中期者经矫正后视力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导致白内障患者视力低下的主要因素是晶状体浑浊引起的状态,尽早对患者进行视力矫正会使其视力水平获得明显改善。

  • 标签: 白内障 屈光不正 视力低下 视力矫正 晶状体浑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后出现回退的原因,并使用ICL植入术矫正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抽取方式获取样本资料,数据自2018年1月-12月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后回退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盲选法下对样本数据中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实验组/n=45,给予参照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给予实验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治疗,指标对比选择视力、屈光度、疗效。结果裸眼视力和屈光度指标比较,在治疗前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改善效果更加理想,P<0.05;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之后出现回退的问题,采用ICL植入术进行矫正,对于视力和屈光度进行治疗,整体疗效较为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ICL植入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屈光回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L植入术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后回退患者矫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治疗后出现回退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屈光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度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屈光度明显更低(P<0.05);结论:ICL植入术能有效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术后回退,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屈光度明显降低,具有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ICL手术 屈光回退 屈光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及角膜基质透镜自体移植术矫正远视及参差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989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成人混合性参差12例的临床资料,患者一眼近视,对侧眼为远视,双眼屈光度恰相匹配,近视的一眼采用SMILE手术,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备用,远视的一眼参照SMILE的术式,但将备用的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角膜瓣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植入的透镜居中、透明,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远及视近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角膜曲率明显增加,角膜厚度明显增厚,视疲劳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满意率为83.3%(10/12)。结论飞秒激光SMILE及对侧眼自体移植术矫正远视及参差早期效果良好,但仍需大样本深入研究,而且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矫正,远视 矫正,屈光参差 取出术,角膜基质透镜 移植术,角膜基质透镜,自体
  • 作者: 何明光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优先战略事项。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全球范围内眼健康服务的使用和质量,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全民健康覆盖总体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在第 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建议将以人群为基础的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eCSC)和有效不正矫正覆盖率(eREC)作为新的眼健康指标,并通过决议将指标的目标设定为2030年各国的eCSC增加30%,eREC增加40%。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将这2个指标纳入《“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中。本文将解读这2个指标的定义、计算、考量因素以及实际收集和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助力眼健康服务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矫正法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作用,探究矫正法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轻度近视青少年随机分为矫正组和对照组各30名(矫正组儿童单眼视力矫正至1.0),对所有儿童矫正前后进行验光,屈光度测量以单眼1.0为准,观察两组儿童屈光度的变化。结果两组青少年的眼睛近视度均有所增加,矫正组儿童增加的度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眼睛度数改变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国青少年普遍有眼睛近视的情况,及时矫正对近视儿童视力下降的控制有重要作用,矫正法对于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屈光矫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学龄前儿童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94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的对照组(47例)与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的对照组(47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家长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中,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家长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矫正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善近视矫正手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方法。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2月-2021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行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按照眼轴长短分组A组以及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均由同一名专业医生利用同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并且完成手术操作的全过程。完成近视矫正手术后为患者进行前房灌注。观察患者术前1d以及术后30d的眼角膜力,计算术后屈光度数与术前预测差值。结果:正常眼轴组患者在手术后眼轴,角膜力,屈光度等指标均优于长眼轴组,说明前者改善近视矫正水平更加理想(P<0.05)。正常眼轴组手术后患者视力0.05~<0.30,0.30~<0.50显著好于长眼轴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矫正手术后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是保证手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关键,以IOL Master自带软件中的SRK-T生物公式进行计算,发现其对于提升手术效果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近视 屈光矫正手术 后人工晶体度数 计算方法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引起的儿童双眼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方法的矫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进行配镜矫正,根据矫正处方的不同分为全矫组、欠矫组以及渐变多焦镜组各70例,均进行戴镜治疗。结果:三种矫正方法的平均治愈时间为全矫组(18.16±5.12)mo、欠矫组(19.26±5.24)mo、渐变镜组(15.68±4.27)mo,渐变多焦组数据与其他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远视 屈光不正 弱视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引起的儿童双眼不正性弱视的矫正方法的矫正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0例420眼由于远视引起的双眼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资料进行调查,在规范的验光条件下进行配镜矫正,根据矫正处方的不同分为全矫组、欠矫组以及渐变多焦镜组各70例,均进行戴镜治疗。结果三种矫正方法的平均治愈时间为全矫组(18.16±5.12)mo、欠矫组(19.26±5.24)mo、渐变镜组(15.68±4.27)mo,渐变多焦组数据与其他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验光的条件下,采用渐变多焦的矫正治疗方式对弱视患儿事视力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它的应用为治疗儿童远视引起的不正性弱视提供了新的治疗是思路,应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远视 屈光不正 弱视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薄型角膜瓣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角膜厚度在450~500微米的近视患者使用超薄型角膜瓣(瓣厚度约为90-100微米)行LASIK手术,同时随机抽取50例角膜厚度在500微米以上的常规LASIK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月、6个月及术后一年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均达到手术前预计视力,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一例瓣下上皮植入,观察组发生一例轻微角膜瓣水波纹皱褶,无继发性圆锥角膜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ASIK矫正术中应用超薄型角膜瓣安全、有效、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范围,为角膜偏薄的近视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疗效确切的激光矫治术式。

  • 标签: 超薄型角膜瓣 LASIK 屈光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