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第2足趾近趾(指)骨关节(PIPJ)移植重建手指PIPJ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13例手指PIPJ缺损的患者,均为创伤性损伤一期修复术后发生的PIPJ缺损,受伤机制为:绞轧伤5例,电锯伤4例,冲压伤2例,挤压伤2例,其中示指7例,中指3例,环指3例。手术时间为一期手术后3~7个月,应用改良吻合血管的第2足趾PIPJ进行移植重建,取伤指同第2足趾10例,取对第2足趾3例。移植关节均携带观察皮岛,面积为1.0 cm×1.5 cm~1.0 cm×2.0 cm。足趾供区继发骨缺损均取髂骨条植骨重建,切取髂骨条长度为4.0~6.0 cm,供区创面均采用趾腓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积1.1 cm×1.6 cm~1.1 cm×2.1 cm。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通过门诊、电话及微信传送照片的方式进行随访,内容包括重建手指和供足的功能、外形恢复情况。结果13例移植的关节和趾腓岛状皮瓣均全部成活,移植关节和供趾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其中3例关节和肌腱粘连严重,二期行松解术。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0~18个月,重建的指PIPJ未发生退行性变,主动活动度为:屈曲45°~90°,伸直0°~10°,活动度平均66.3°,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2例。供趾外形良好,远期随访行走功能正常。髂腹股沟供区只留1条线形瘢痕,无明显不适。结论应用改良吻合血管的第2足趾PIPJ移植重建缺损的手指PIPJ,能够恢复手指骨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足趾供区同时行髂骨条植骨重建加趾腓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能够保留足趾的外形和大部分功能,达到供、受区平衡。

  • 标签: 近侧指骨间关节缺损 趾骨间关节 重建 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单、双内固定联合经椎孔椎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术后假关节的发生及其对腰椎活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5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121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76例,年龄40~70(50.8±6.8)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腰椎后路单固定联合TLIF术组(单固定组)48例,腰椎后路双固定联合TLIF术组(双固定组)73例。根据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腰椎融合节段(L4/5)、融合节段上邻近节段(L3/4)和下邻近节段(L5/S1)以及全腰段的腰椎运动范围(RO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腰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采用腰椎CT评估两组患者椎融合情况。(1)比较单组与双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2)比较两组术后假关节发生率、假关节翻修率;(3)比较单组与双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4)比较两组无假关节者,以及单组内假关节者与无假关节者,术前与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及腰痛VAS评分和OD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8年。术后单内固定组假关节发生率18.6%(9/48),假关节翻修率12.5%(6/48)均高于双内固定组的5.5%(4/73)、1.4%(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4.698, P值均<0.05)。单组与双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术后腰痛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固定组、双固定组无假关节者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L4/5、L3/4和L5S1以及全腰段的腰椎ROM以及腰痛VAS评分、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固定组内:末次随访时假关节者VAS评分、ODI均大于无假关节者,L3/4 ROM小于无假关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L4/5 ROM假关节者为5.67°±1.12°,无假关节者为0°。而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全腰椎ROM、L5/S1 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双内固定融合联合TLIF术可以获得相同的中期临床疗效,但单内固定术式融合节段稳定性相对低,假关节发生率高,影响腰椎运动模式。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内固定术 假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前方椎体融合术(lumbar lateral anterior interbody fusion,LLIF)治疗退行性腰椎凸的可行性及其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前方椎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的40例退行性腰椎凸畸形患者。男17例,女23例;年龄(65.4±7.2)岁(范围51~84岁)。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其中22例(55.0%)患者存在下肢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16例(40.0%)患者凸主弯凸向右侧,24例(60.0%)患者凸主弯凸向左侧。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畸形矫正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6例凸主弯凸向右侧者均采用左侧入路;24例凸主弯凸向左侧,其中6例凹(右侧)冠状位CT示有骨赘存在并融合者采用右侧入路,余采取左侧入路。单节段融合8例(20.0%),双节段12例(30.0%),三节段16例(40.0%),四节段4例(10%)。22例存在下肢神经损害症状者中6例需要二期行单椎板开窗减压术。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5±37) min(范围130~345 min),术中出血量(100±16.2) ml(范围10~505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8±4.5)个月(范围6~24个月)。术前VAS评分为(5.7±1.0)分,术后第1天改善至(3.5±0.7)分,末次随访时为(1.4±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2.229,P< 0.001)。术前ODI为79.9%±9.3%,术后第1天为51.6%±8.9%,末次随访时为11.7%±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0.411,P<0.001)。术前SF-36为(68.6±5.3)分,术后第1天为(78.4±5.5)分,末次随访时提高至(109.9±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 736.486,P< 0.001)。术前腰椎凸Cobb为27.8°±14.1°,术后第1天矫正为7.5°±3.5°,末次随访时维持在8.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P<0.001);术前椎间隙高度为(10.9±2.1) mm,术后第1天为(15.3±3.4) mm,末次随访时维持在(14.5±5.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6,P<0.001)。24例(60.0%)患者术后出现大腿前疼痛或麻木,4例(10.0%)患者出现股四头肌无力;除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大腿前麻木仅减轻未完全消失外,余26例患者症状均在术后3个月内消失。末次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得满意融合,未出现不融合情况。结论腰椎前方椎体融合术操作简单,短期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是治疗退行性腰椎凸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建筑施工过程中,卫生沉箱R施工基本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二次施工。卫生沉箱R二次施工通常会出现砂浆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进而影响防水质量,给卫生带来渗漏隐患。同时R二次施工增加工程量、施工成本增加。本文结合美的广场项目T1、T2、T3栋及地下室,C1、 C2-1、C3栋商业卫生沉箱R一次成型应用施工实例,对卫生沉箱采用铝模+R模板体系进而实现R一次成型进行相关介绍。

  • 标签: 卫生间 沉箱 铝模 R角 一次成型
  • 简介:摘 要 本文在大量幕墙实际工程案例的基础上,研究了阴影盒玻璃起雾及霉变问题,深层剖析其发生的机理,通过送样测试及模拟试验,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及建议,对幕墙设计,加工,安装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幕墙设计 幕墙阴影盒 幕墙层间 层间玻璃 玻璃发霉 玻璃起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积液综合征(IFS)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关于角膜IFS文献报道,检索年限为1999—2021年。文章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级及数据分析参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的PRISMA声明进行。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包括46例62眼病例,其中男34例47眼,女12例15眼;年龄19~69岁,平均(36.57±13.40)岁;双眼16例,单眼30例。85.48%(53/62)的IFS是由于LASIK术后眼压升高引起。纳入的46例62眼均有视力下降。其中24.19%(15/62)患眼出现眼痛、眼红、畏光。46例患者裂隙灯显微镜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角膜积液,9.68%(6/62)患眼可见角膜后沉着物、前房细胞,16.13%(10/62)患眼出现视野损伤。治疗上77.42%(48/62)行降眼压药物治疗。有预后描述的31例40眼患者中,75.00%(30/40)患眼经治疗视力恢复,25.00%(10/40)视力无法恢复。结论角膜IFS作为LASIK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在LASIK术后角膜水肿患者的诊断中应考虑此病,正确测量眼压,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降眼压药物,避免不可恢复的视力下降。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层间积液综合征 高眼压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的迅速发展,各种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搭接转换的优点不同于其他结构,因此产生了搭接柱转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搭接柱具有清晰动力和直接传动力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搭接转换应用在项目中,并对该结构进行了总体分析。

  • 标签: 层间搭接柱 转换结构 应力分布
  • 简介:[摘要]通过对埋藏深、异常高压,漏失和高压互存的盐油藏钻中存在的施工泵压高、粘卡严重、定向测斜难等问题,开展盐油藏钻配套技术研究,提升盐油藏开窗钻井实施成功率、工程质量,从而实现盐区块的井网完善及调整挖潜。

  • 标签: 盐间油藏 侧钻 研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伴同股骨转子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骨科收治的44例股骨颈伴同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25例;年龄为37~93岁,平均77.9岁。按照股骨颈骨折的解剖位置、移位程度将此类骨折分为3型,而股骨转子骨折可以为稳定或不稳定型骨折:Ⅰ型骨折3例(完全囊外型),Ⅱ型骨折31例(囊内稳定型),Ⅲ型骨折10例(囊内不稳定型)。Ⅰ、Ⅱ型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Ⅲ型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转子部骨折复位克氏针、钢缆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44例患者术后获至少2年随访。3例Ⅰ型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6个月(4.4~6.8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优2例,良1例。31例Ⅱ型骨折患者中,30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2个月(5.1~9.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优18例,良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7.4%(24/31);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钉退出或切割6例,感染1例,骨不连1例。10例Ⅲ型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优7例,良2例,差1例。结论对于Ⅰ、Ⅱ型股骨颈伴同股骨转子骨折,具有成稳定的髓内固定是较佳选择;而对于Ⅲ型骨折,髋关节置换应作为首选。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髋骨折 分型 骨折固定术,内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孔入路腰椎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法:选取在我院2019.8-2021.9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治疗过程中采取的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孔入路腰椎椎融合术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手术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6个月疾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后腰椎疼痛情况比治疗前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腰椎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恢复效果,观察患者内部腰椎固定物没有出现松动和移动的情况,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好。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采取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孔入路腰椎椎融合术治疗方案,能够能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症状,开展手术治疗的创面也会比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术 腰椎
  • 简介: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具备形成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的良好条件。2012年我院在该地区重新立项,并开始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通过系统的总结该地区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条件、铀源、主要控矿因素、矿化体特征及铀成矿规律,对进一步认识宁东地区铀成矿前景,指导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铀成矿条件 铀矿化特征 铀成矿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双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疗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根据手术及固定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双固定组(简称机器人三固定组)和传统切开复位髂腰固定组(简称髂腰固定组)。其中机器人三固定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35.7±13.3)岁(范围16~58岁);骶骨骨折形状分型,"U"型10例,"H"型4例,"Y"型2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ROY-Camille分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3例;13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Ⅱ级10例,Ⅲ级3例。髂腰固定组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37.4±15.1)岁(范围18~66岁);骶骨骨折形状分型,"U"型10例,"H"型3例,"Y"型1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ROY-Camille分型,Ⅰ型1例,Ⅱ型10例,Ⅲ型3例;10例合并骶神经损伤,GibbonsⅡ级7例,Ⅲ级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Majeed评分、性别、骶骨骨折分类、ROY-Camille分型、骨折复位质量、术后伤口感染、骶神经恢复与否。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3.6个月。机器人三固定组:手术时间(95.3±27.5)min(范围70~180 min),术中出血量(98.7±47.5)ml(范围50~250 ml)。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价标准,6例解剖复位,9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85.5±7.7)分。术前10例Gibbons Ⅱ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8例恢复为Ⅰ级;术前3例Ⅲ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1例恢复为Ⅰ级,1例恢复为Ⅱ级。髂腰固定组:手术时间(148.6±59.1)min(范围90~240 min),术中出血量(582.1±244.6)ml(范围300~1 200 ml)。术后7例解剖复位,6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不满意;Majeed评分(77.6±7.7)分;术前7例Gibbons Ⅱ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5例恢复为Ⅰ级;术前3例Ⅲ级骶神经损伤者,术后2例恢复为Ⅰ级。与髂腰固定组比较,机器人三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Majeed评分高,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 7.76, 2.83;均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特别是骨折累及腰骶结合部,术前评估无需行骶神经减压者,机器人辅助双固定微创、固定坚强、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充质干细胞(MSCs)减轻单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脏损伤的效果及相关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制备MSCs,并将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UUO模型鼠体内,在造模的第14天检测不同组肾脏病理的改变、管周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β-catenin表达情况来观察MSCs是否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并探讨相关机制。结果将培养的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UUO模型BALB/C小鼠体内,发现在MSCs组肾脏病理纤维化的程度较UUO组明显减轻(HE:1.60 ± 0.35比3.34 ± 0.23;MASSON:21.32 ± 7.54比51.08 ± 4.45),同时MSCs注入可以进一步减少管周毛细血管的丢失(13.56 ± 4.65比60.16 ± 10.24)、抑制细胞的凋亡(14.32 ± 3.54比28.16 ± 6.21)及β-catenin表达(29.33 ± 6.45比39.51 ± 8.42)。结论MSCs治疗对慢性肾脏纤维化起到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减少管周毛细血管丢失、抑制细胞凋亡及β-catenin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骨髓祖代细胞 输尿管梗阻 单侧 肾脏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充质干细胞(MSCs)减轻单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脏损伤的效果及相关的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制备MSCs,并将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UUO模型鼠体内,在造模的第14天检测不同组肾脏病理的改变、管周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β-catenin表达情况来观察MSCs是否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并探讨相关机制。结果将培养的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到UUO模型BALB/C小鼠体内,发现在MSCs组肾脏病理纤维化的程度较UUO组明显减轻(HE:1.60 ± 0.35比3.34 ± 0.23;MASSON:21.32 ± 7.54比51.08 ± 4.45),同时MSCs注入可以进一步减少管周毛细血管的丢失(13.56 ± 4.65比60.16 ± 10.24)、抑制细胞的凋亡(14.32 ± 3.54比28.16 ± 6.21)及β-catenin表达(29.33 ± 6.45比39.51 ± 8.42)。结论MSCs治疗对慢性肾脏纤维化起到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减少管周毛细血管丢失、抑制细胞凋亡及β-catenin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骨髓祖代细胞 输尿管梗阻 单侧 肾脏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进而对经内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切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80例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肛门内括约肌切治疗,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生活质量方面对比,在躯体健康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社会功能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情感职能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精神健康方面,患者在治疗前后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且上述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方案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 慢性肛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退行性脊柱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开展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而行椎管减压术)与实验组(31例:开展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Cobb以及视觉模拟VAS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椎管减压术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脊柱侧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在眼球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部分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眼球挫伤致晶状体全脱位或不全脱位者58例(58只眼)行晶状体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91.5±61.4)d,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屈光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研究晶状体脱位范围超过3个象限者30例(51.72%),需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其中需重水辅助者8例(13.79%),合并高眼压28例(48.28%)。术后视力(logMAR)为0.76±0.56,优于术前的1.52±0.57(t=9.71,P<0.05)。术后眼压为(14.3±5.4)mmHg,低于术前的(27.5±16.4)mmHg (t=5.95,P<0.05)(1 mmHg=0.133 kPa)。术中1例人工晶状体坠入玻璃体内。术后3例眼压高于21 mmHg,1例出现前房积血。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眼内炎或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均居中,无明显偏移。结论人工晶状体巩膜固术可用于眼挫伤所致晶状体脱位患者一期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晶体半脱位 晶体,人工 晶体植入,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