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浸润法麻醉上颌磨牙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需要拔除或需牙髓治疗的上颌磨牙患者1429例。行局部浸润麻醉,若拔牙同时麻醉腭大神经。结果1429例患者,麻醉成功1401例,失败28例,总有效率97%。结论本方法具有注射方法简单,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门诊中推广。

  • 标签: 浸润麻醉 上颌磨牙 拔除 开髓 上牙槽后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眼科老年患者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的有效胜,提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方法对251例行局部浸润麻醉的眼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251例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未出现任何护理方面的差错及意外。通过术后访谈发现,对术中护理表示很满意或满意为216例占86%;16例表示不满意占6%;19例因出院而失访占8%。结论眼科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时,诸多需求与其他患者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术中护理,可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 标签: 老年患者 眼科 局部浸润麻醉 护理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21例,观察其麻醉效果,术中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21例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21/21),术前术中术后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麻醉效果理想,不会引起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局部浸润麻醉 外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则给予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优,5例良,3例可,1例差,麻醉总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17例优,10例良,9例可,8例差,麻醉总有效率为81.8%,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急腹症患者手术中运用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麻 局部浸润麻醉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全麻手术苏醒期局部浸润麻醉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本院 80 例急腹症需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治疗时间: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随机分组,对照组 40 例,用全身麻醉法实施麻醉,观察组 40 例,用全身麻醉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临床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 结果:采用全麻配合局部麻醉,观察组苏醒期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对急腹症实施全麻术的患者配合麻醉苏醒期的局部浸润麻醉,患者苏醒期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少,麻醉效果良好,此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急腹症 全麻手术 局部浸润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局部浸润肿胀麻醉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0.75%盐酸罗哌卡因250mg+0.1%肾上腺素0.5ml,配制成总量为400ml的局部麻醉液,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为96例受术者行隆乳手术,根据胸部神经、肌肉的解剖特点,行合理的分布药量和准确有效的注射。结果96例隆乳术者,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均有效,且麻醉效果良好,无一例受术者因分离腔穴时产生疼痛而影响手术操作或停止手术。结论局部麻醉效果理想可靠,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任何术式的隆乳术。而在分离腔穴时产生的疼痛主要是因注射层次不当和药量分布不均所致,与麻醉方法无关;其麻醉效果与假体置入层次或乳腺胸大肌是否发达无因果关系。

  • 标签: 局部浸润麻醉 肿胀麻醉 隆乳术
  • 简介: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儿眼窝填充术围术期麻醉效果与恢复质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窝填充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静脉全麻后联合眼窝深部浸润麻醉;B组20例,静脉全麻。气管内插管后持续输注0.2μg/(kg.min)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通过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20~30,记录入室所测值为基础值(T1)、插管时(T2)、眼窝深部浸润(T3)、术中分离眼窝深部组织(T4)、术毕(T5)、拔管时(T6)六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值及丙泊酚T4点给药速率和全程给药速率。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h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在T4点MAP、HR、AAI值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分离眼窝深部(T4)点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及均值,A组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h时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增高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拔管时间小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屏气呼吸道梗阻,A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眼窝填充手术,能降低术中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有助于术后苏醒,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和代谢反应。

  • 标签: 眼窝 填充 诱发电位 听觉 麻醉 静脉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剖宫产患者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良好,术毕2~10min苏醒,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无一例出现呕吐,反流及误吸。术后回访无一例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胎儿娩出后无一例复苏抢救,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结论在剖宫产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是可行的,避免了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对新生儿呼吸无明显抑制,母婴的安全性亦可保障。

  • 标签: 剖宫产 浸润麻醉 全身麻醉术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对小儿阑尾术后的镇痛作用,并与吗啡进行对比。方法:40例4~13岁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患儿,随机双盲分成罗哌卡因组:0.75%罗哌卡因(2.5mg/kg,皮下和腹横筋膜下浸润注射)+生理盐水(0.4mL/kg,i.v.),对照组:生理盐水(0.4mL/kg,皮下和腹横筋膜下浸润注射)+吗啡(50μg/kg,i.v.)。采用家长视觉模拟评分法(PVAS)和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评估术后24h内不同时间段镇痛效果并记录疼痛分数、吗啡消耗量、应用吗啡人数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吗啡对照组相比,罗哌卡因组PVAS评分和OPS评分除第24h时间段外,其余各时间段镇痛效果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0.5h时,罗哌卡因组吗啡消耗量[(2.4±10.9)μg/kg]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3.9)μg/kg],吗啡应用人数(1/21例)也少于对照组(6/19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罗哌卡因组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19%(4/21例)低于吗啡对照组42%(8/19例)。结论:罗哌卡因术后局部浸润镇痛效果类似于吗啡,能推迟术后首次要求吗啡镇痛的时间,减少吗啡的消耗量,且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

  • 标签: 罗哌卡因 吗啡 小儿麻醉 局部浸润 镇痛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在鼻内镜双极电凝治疗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接收治的50例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患者,均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内移下鼻甲暴露下鼻道后端,通过鼻内镜寻找出血点并且实施双极电凝进行治疗。结果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暴露下鼻道后穹窿,本组50例患者均找到明确出血点,全部患者均治愈。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有助于发现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部位,同时便于双极电凝的治疗操作,保证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 标签: 下鼻道出血 鼻内镜 双极电凝 局部麻醉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行会阴侧切时采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作为联合麻醉组,而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肿胀和愈合情况。结果联合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麻醉组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会阴肿胀、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会阴侧切时镇痛起效快、效果可靠,母婴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分娩 局部浸润麻醉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侧切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行肝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在我院自2016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抽取10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比不同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结果予以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试验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良好率+尚可率)为96.1%,而对照组患者麻醉的有效率为85.3%,即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恢复的速度较试验组慢,具体表现为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及恢复定向力的时间均较试验组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肝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全麻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对于患者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降低了患者术中痛苦,且术后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肝切除 全麻 局部浸润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是目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也是终止妊娠6-10周妊娠的主要方法。大多数患者在手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宫颈管扩张以及局部机械刺激等易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出现人流综合症。但全身麻醉费用较高、医疗风险增加,且在基层医院不易被患者接受。为减轻手术疼痛,减少人流综合征,我院对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间将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加局部浸润麻醉运用于人工流产中,取得满意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利多卡因 宫颈注射加局部浸润 人流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老年患者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诊治疗的264例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对其进行护理治疗后,并分析其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了护理治疗后的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未出现护理方面的差错以及意外,通过手术治疗后的探访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221例的成果,其中9例表示不满意,而其余调查则为出院后失访。结论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在治疗中,针对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护理,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其护理工作更具备针对性,而实施此类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度过手术期。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重点分析引力与斥力在形成浸润与不浸润现象过程中的作用。

  • 标签: 浸润 不浸润 引力 斥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