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是佛教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经历了原始、早期、中期和晚期四个发展时期,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戒律经典,分别形成了方等二十四戒、持明戒、三昧耶戒和事师法四个戒律体系,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戒律在传统大乘戒律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改造,融入仪轨和咒语,形成教化的大乘戒,成为大乘戒律四大体系之一。

  • 标签: 密教 二十四戒 持明戒 三昧耶戒 事师法
  • 简介:<正>一、最澄的入唐求法与圆一致传教大师最澄(766—822)在天台山国清寺接法之事,溯自大约唐贞元二年(804)年间,当时的航海技术尚未发达,对于渡海出国来说是一件很危险之事。可是最澄一心一意为学得天台宗正法,于是毅然决定游学中国。最澄何以专注勤求于天台教法呢?溯自少年时,因缘所致得亲泽于师行表,而启开最澄“可归心一乘”之深厚法意,于是在诸经疏中探寻一乘教法,顿然有省,确认天台教法乃一乘之宝库也。法华经为天台教学之中心。最澄在延历

  • 标签: 天台宗 密教 金刚顶 天台山 圆仁 日本
  • 简介:玄奘访问印度时,正是印度民间怛特罗流行的时期,也是印度佛教密宗走向成熟的前夕。《大唐西域记》中提供了印度的多方面信息,其中包括陀罗尼在印度流行的情况、民间神明的崇拜及怛特罗的流行情况等。

  • 标签: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密教 怛特罗教
  • 简介:<正>我第一次见到邢肃芝君是在一九四四年的拉萨。当时我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英文秘书,初到西藏,人地生疏,我们只匆匆一面,再未接触,印象不深。但我记得邢君已在哲蚌寺学经多年,告一段落,正准备返回内地。又记得就在那年,他去过一趟山南的扎里名山。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一部份在缅甸经商的云南商人退入西藏,加上原来在拉萨的内地人,人数不少,但据我所知,去过扎里的

  • 标签: 西藏 拉萨 国民政府 密教 抗日战争 办事处
  • 简介:作者夏广兴,“人文社科新论丛书”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本为唐代教研究的专著。第一章为“唐代之流播与发展”,第二章为“与术”,第三章为“与儒道及唐代佛教诸宗派”,第四章为“与唐代政治文化活”,第五章为“经典与唐代社会生活”,第六章为“众神菩萨与唐代民俗情”,第七章为“与唐五代文学创作”,第八章为“与唐代文化艺术”,第九为“唐五代文学创作对艺术的吸纳”。

  • 标签: 唐代民俗 社会生活 密教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学创作 文化艺术
  • 简介:普贤是中地位一直上升的佛教神祗,他在中地位的演变大致可从以下三对关系中表现出来:早期中的普贤与其他菩萨的关系,《大日经》与《金刚顶经》中的普贤与金刚手的关系,普贤与金刚萨埵的关系。

  • 标签: 普贤 密教 金刚手 金刚萨埵
  • 简介:宗喀巴的显观不仅是关于教法体系判定的,而且是他佛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显观中存在着大量的独到见解,这主要包括:一、大悲心是推动修法者由小乘门入大乘门、由大乘门入乘的唯一动力。二、大小乘的区别不在于智慧,而在于方便法门上;同时,显教法的区别也是如此。这不是意味着“无我”空慧不重要,而是说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三、从佛果上看,小乘、大乘(包括乘)皆是成佛方便,都可以导引修行者入佛地,区别在于速度的迟、疾不同。四、四部的判教主要依据对“贪欲即道”的不同领悟和相续中产生的空见和天瑜伽功能的胜、劣而分为四种。通过对宗喀巴显观的分析,可以发掘出格鲁派人对密法在整个佛学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及特色的认识。

  • 标签: 宗喀巴 显密 判教标准
  • 简介:太虚本佛教近代化改革的立场,对回传中国汉地的日本东作出理性化的抉择。他从教、理、行、果诸方面批判王弘愿所传东的“非法风”,尤重捍卫中国僧制的禁欲主义伦理及佛法理性原则。

  • 标签: 密教 武昌佛学院 太虚 禁欲主义 王弘愿
  • 简介:金刚类神祇指中以"金刚"为名的一类神祇,一般称为金刚菩萨。这类菩萨在瑜伽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瑜伽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因此瑜伽的曼荼罗被称为金刚界,作为派别被称为金刚乘。本文探究了瑜伽金刚类神祇的名称、来源、功能及内涵,揭示出其虽属菩萨类,但不同于一般菩萨的内在原因。

  • 标签: 瑜伽密教 金刚类神祇 源流 特征
  • 简介:本文试图将敦煌文献、传统史志、考古发掘实物与域外史料互相印证,对敦煌佛寺所藏的珍奇异物:玛瑙、真珠、琥珀、瑟瑟、珊瑚、琉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对其在宗教实践中的性质和功用做了解说,并揭示了这些珍宝与宝物供养观念之间的联系.

  • 标签: 敦煌文献 佛寺 密教 供养 观念 宗教实践
  • 简介:大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信仰出现于4世纪,最初作为大乘一方之佛,曾影响到小乘,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组佛,最终在《华严经》中赋予法身佛的地位,深刻影响了佛教的佛身观,也成为大毗卢遮那佛法身观的基础。5世纪时毗卢遮那佛信仰从西域东传中国,广泛流行,大智海毗卢遮那佛成为经首归命句。6世纪时毗卢遮那佛信仰引入,晚期持明典《不空绢索经》塑造其曼荼罗形象,并赋予神变功能。真言经典《大日经》则完全确立大毗卢遮那法身佛以及教教主的地位,并以本地法身及其加持身以及自在神力说,树立了具有泛神论意义的大毗卢遮那佛法身观,由此不仅使释迦牟尼佛及其法身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使多神崇拜的诸佛以及诸菩萨、诸金刚统一于一尊,佛教完全成为具有形象崇拜的一神论。

  • 标签: 大毗卢遮那 法身佛 密教 大日经
  • 简介:唐五代时发达,但是学者多关注的是精英的。本文从两方面入手,试图反映唐五代民众的信仰和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认为一旦被民问接受,就不是政治的力量可以轻易能消除的,所以会昌灭佛对在中土流传的影响不会很大的。兴盛的原因,对内与其教义,对外与盛唐开放和中外交通的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宗教的世俗化也是推进的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 标签: 唐五代 密教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 大发展 世俗化
  • 简介:本文以辽塔遗存上的图像为研究对象,揭示出随着辽代的发展,八塔信仰与金刚界曼荼罗相结合,将代表佛祖胜迹的八塔以五方佛的观念集合到一塔之上,形成了对八大灵塔图像的最新诠释,而八塔信仰又对辽代佛塔形制、经幢以及墓葬形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辽人能够吸收接受汉地七佛信仰相关经典的翻译,并以视觉化的大日如来图像形式呈现转轮王的形象,从而与追求纯且揉合了华严信仰的辽代结合发展出七佛造像的新形式。通过对上述图像和信仰的解读,从中可见辽代对辽塔图像义蕴和配置的影响。

  • 标签: 辽塔 辽代密教 八大灵塔 七佛 转轮王观念
  • 简介:近来研究敦煌石窟的学者已注意到中唐敦煌石窟在经变内涵、分布格局及与主尊间的互动等方面皆产生巨大的变化,而致力于探求其变化背后的原因,本文认为这场时代的巨变应摆在中、印佛教交流的大格局下来看待。盛唐以后中印度南传佛教以密法“佛顶尊胜经变”为首进入敦煌后.连带地引入中印胎、金两界密法与相关的唯识、真常“有系”经典的思想及造像。敦煌传统以北传为主的佛教则选择“空系”的“金刚经变”及“思益经变”等以为响应,而揭开了南、北传佛教交流时在敦煌石窟所产生扣人心弦的一场巨变。

  • 标签: 中唐敦煌石窟巨变 有系造像 空系造像 北伟佛教交流
  • 简介:藏族文化之博大精深,多少年来让世人感到景仰而向往:公元前几世纪即崛起的象雄文化,建立了藏文化最早的文明中心,其疆域甚至跨越到克什米尔,而如今都似是没有留下痕迹,只默默地传说于世间;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宫,是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雄奇宫殿,

  • 标签: 藏族文化 克什米尔 布达拉宫 藏文化 文明
  • 简介:佛教美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显教美术与美术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审美观。本文对美术造型中以"大忿怒相"为代表的美术形像进行深入分析,归纳了形像的特点,阐释了美术以丑为美、以恶为美的审美观。

  • 标签: 佛教美术 密教 审美观
  • 简介:介绍了数字写和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给出了写分析的现状对常用的写分析作了概要的介绍,详细分析了RS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并归纳与总结结果,对它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标签: 信息隐藏 数字密写 密写分析 RS分析
  • 简介:本文对"涯"及"唧"二词的含义进行了重新考证,兼与<‘涯'、‘唧'与竹筒饭和啖鼠文化>一文的作者商榷,认为二词并非壮语音译词,"涯"乃"崖蜜"之误,"唧"乃"蜜唧"之误.文章还浅述了壮侗语民族的啖鼠文化.

  • 标签: 崖蜜 蜜唧 啖鼠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