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秋天的路上鸟挂在天空天空挂在树上我将自己挂在一株失散多年的小径上阳光走过大地的同时顺便将我照耀风起了落叶纷飞我紧紧抓住一句话不放。幽幽小径渐渐将我的目光擦亮

  • 标签: 《秋天的路上》 诗歌 文学 姜方
  • 简介:面部神经麻痹,简称“面瘫”,是以面部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症状多为口眼歪斜,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专家荐:炙马钱子250克,研细末。砂锅中先倒入适量白蜜,大火熬开,将炙马钱子粉加入,文火煎熬15分钟,不断搅拌使之成为糊状,待温备用。将药膏涂患部。

  • 标签: 功能障碍 马钱子 面部
  • 简介:处方:人参、乳香、没药、朱砂、甘草、儿茶各3克,阿胶,白芷、冰片各6克,琥珀、珍珠、牛黄、麝香各1克,上药共研细面,玻璃瓶或瓷瓶密封贮存备用。切勿使药味外露。

  • 标签: 玻璃瓶 阿胶 牛黄
  • 简介:口腔炎中医认为由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浮而致.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黏膜局部灼痛,流口水,常伴口臭、口干、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现介绍本人治口腔炎经验方.

  • 标签: 口腔炎 口腔黏膜 心火上炎 大便干结 流口水 经验方
  • 简介:黄连15克,青黛15克,白及20克,冰片2克。将黄连、青黛、白及捣成粗末,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倒入干净消毒小瓶,加入研末冰片,摇匀,5天换药1剂。用淡盐水漱口后,用棉签取药液涂在溃疡面上。

  • 标签: 治口腔溃疡方 淡盐水漱口 溃疡面 黄连 青黛 白及
  • 简介:中医药文献博大精深,中医药古典医籍方剂浩如烟海,然而其中的经典名如万花中之奇葩,历尽数千载仍芳容依然,广为流传,深得广大医务人员信赖。笔者于临床中使用中医药经典名治疗一些难治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支气管炎、中晚期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等每获良效,故撰写成文,以飨大家。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归脾汤 金匮肾气丸 糖尿病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扁平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邪毒气搏于肌肤而生。其大小不等,为圆形或多角形散在多发的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影响美观。笔者应用如下方剂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平疣方 乳头瘤病毒感染 常见皮肤病 自觉症状
  • 简介: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白蒺藜各9克,蝉衣、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主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解:“风先血,血行风自灭”。方中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和营止痒;佐以荆芥、蝉衣、白蒺藜消风,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和营消风之功效,用于荨麻疹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等证,效果甚佳。

  • 标签: 麻疹 皮肤瘙痒 当归 赤芍 桃仁 红花
  • 简介: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笔者试用烟油治疗驴、骡23例.均1次治愈,未见复发。

  • 标签: 漏蹄 病因 症状 治疗方法
  • 简介:海金沙60克,鲜白茅根50克,车前草、黄柏各30克,蒲公英、栀子各20克,茯苓、泽泻、元胡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4剂即可痊愈。

  • 标签: 肾炎方 肾盂 急性 海金沙 白茅根 车前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隔灸治疗原发痛经的疗效。方法月经前7天开始取神阙穴、关元穴隔施灸治疗,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5月经周期。观察痛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的77%,痛经程度和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隔灸神阙、关元穴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 标签: 隔姜灸 神阙 关元 痛经
  • 简介:在咳嗽早期,除了服用中成药之外,还可辨证应用中药简治疗咳嗽。1.杏苏粥杏仁6克,苏子6克,粳米适量。将杏仁,苏子炒至微黄色,出锅研末备用;将米煮熟后,入杏苏末,趁热服用。主治风寒犯肺而致咳嗽喘急,痰稀色白等。

  • 标签: 辨证应用 风寒犯肺 中成药 咳嗽 杏仁 苏子
  • 简介: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药物、器械、手术、偏方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食疗。众所周知食疗治疗疾病,效果非常显著,相信对于鼻炎的治疗也不例外,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鼻炎的食疗

  • 标签: 春季 治疗 鼻炎 中医学 食疗方
  • 简介:从临床角度研究经不孕症,发现仅用一个经不孕症尚有一定局限性,若能将2个或3个经应用,常常能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如茵陈蒿汤与当归四逆汤合肝经湿热、血虚阳虚证不孕症;天雄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与桂枝人参汤合阳虚夹热、寒湿浸淫证不孕症;小半夏加茯苓汤与右归丸合阳虚夹痰湿证不孕症;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与四妙丸合湿热瘀阻血虚证不孕症;四逆散与二仙戟蚣汤合阳虚肝郁证不孕症,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寒瘀血虚夹热证不孕症。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经方 合方 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