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特质与护士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与问卷调查了483名护士。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因素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适应性是情感衰竭的有效预测因子(β=-0.21,P〈0.01);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均是去人格化有效的预测因子(β系数分别为-0.16、-0.22、-0.27、-0.26,P值均小于0.01);适应性、社交性、道德感人格特质是个人成就感的有效预测因子(β系数分别为0.19、-0.32、-0.18,P值均小于0.01)。结论因素能够有效预测护士的工作倦怠。在对护士的管理工作中,人格特征应得到重视。

  • 标签: 护士 疲劳 大五人格特质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学者们对顾客购买意愿的研究更多的转向心理学领域。本文通过介绍个体特质、电子商务模式类型、感知风险,进而研究了消费者个性特质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感知风险的影响以及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感知风险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顾客购买意愿 人格特质 感知风险
  • 简介:人格特质理论是依据几个关键性特质来区分人格差异的;特质理论模型虽然各不相同,但却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卡特尔运用全新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的16种人格因素理论,艾森克强调三种不相关的因素,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 标签: 人格 特质理论 评价
  • 简介:本文旨在介绍人格特质理论的因素分析方法,其代表人物是卡特尔和艾森克。在对其人格特质理论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着重讨论了因素分析方法在人格特质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人格 特质理论 因素分析 卡特尔 艾森克
  • 简介:摘要通过对完美主义的概念、分类、结构等几方面因素的探讨、分析完美主义的心理特质,重点阐述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如何干预消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发展积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并给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完美主义 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 相关建议
  • 简介:人格特质论采用整体实证研究取向,直接从个体的人格特点出发,挑选描述人格特点的词汇,通过因素分析探索人格结构,编制问卷测量人格特质,并挖掘人格特质的生理基础,是目前人格心理学最成功的范式。文章详细分析了人格特质论的这种研究策略。

  • 标签: 词汇学途径 因素分析 特质测验 生理实验
  • 简介:完美主义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国外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完美主义进行探索,但在我国仍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该论文主要对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完1美主义的定量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针对完美主义者的心理调适提出几点建议。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应该解决的问题,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进一步完善完美主义的研究。

  • 标签: 完美主义 人格特质 测量工具 心理调适
  • 简介:2017年,加拿大皇家骑警警官米歇尔·富尼切利与康克迪尔大学教授让·罗奇·劳伦斯共同发表论文,就预审员人格特质和能力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内容摘译如下。讯问犯罪嫌疑是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时,这是执法人员唯一可以利用的调查渠道,以解决物证缺乏、物证已消灭或已被毁坏的案件。1972年,安大略省最高法院的法官埃德森·海恩斯说:"这类案件并不少见。在许多情况下。

  • 标签: 能力分析 人格特质 预审 犯罪嫌疑人 发表论文 大学教授
  • 简介:以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霍洛维兹和古尔德为例,从钢琴家成功的六种人格因素———乐群积极的社会演出、兴奋热情的交往能力、稳定乐观的人生态度、聪慧客观的认同现实、独立深刻的内省能力及自律有恒的事业目的来阐明钢琴家的人格特质

  • 标签: 钢琴家 人格 特质
  • 简介:驾驶员是交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驾驶员不同的人格特质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不同。驾驶员感觉寻求、攻击特质、内外控倾向等人格特质同危险驾驶行为关系密切。文章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定义、测量方法,分析了它们与危险驾驶行为的关系,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深化人格特质研究、加强与人因工程学的联系、重视研究应用。

  • 标签: 人格特质 危险驾驶行为 感觉寻求 攻击特质 内外控倾向
  • 简介:该研究考察了419名大学生血型、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血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关系,并且O型血型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达到显着性程度;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间存在非常顾着性相关;血型与人格特质间的相关不顾着,但不同血型者具有不同人格特征,同一血型者具有相同人格特征。可以用血型来粗略预测人格特征,进而预测的心理健康。

  • 标签: 血型 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0~2019年某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新生人格的变迁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2010~2019年间17 395名医学专业本科新生在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上得分的变迁趋势和性别差异。结果(1)医学专业本科新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和自律性上随年份降低(β=-0.93、-0.64、-0.85、-0.48、-0.80、-0.65、-0.92、-0.91,均P<0.01),而在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随年份上升(β=0.72、0.88、0.81、0.65、0.86、0.95、0.90、0.88,均P<0.01),不同性别新生在各人格特质上降低和上升的变迁趋势一致。(2)女性医学专业本科新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质上高于男性(t=22.51、18.15、21.15、5.89、12.35、5.46,均P<0.01),而在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人格特质上低于男性(t=-18.25、-16.54、-9.75、-5.05、-9.97,均P<0.01)。结论医学专业本科新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和自律性上随年份降低,在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随年份上升,男、女性新生各人格特质的变迁趋势与总体一致,并在多数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 标签: 人格特质 性别差异 大学生 横断历史元分析
  • 简介:人类的视觉系统对资源加工的有限性要求必须对要加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取舍。通过注意选择,对与任务、目的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抑制、整合,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以简洁、灵活的方式实现特定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人类可以自动加工某些具有情绪色彩的刺激,如具有威胁性的情绪信息会最先进入的加工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可以不受注意控制,人们通过注意选择要加工的信息,不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和注意带情绪色彩的信息的偏向性直接影响进一步认知。

  • 标签: 人格特质 注意偏向 情绪信息 情绪刺激 情绪加工 注意资源
  • 简介:摘要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研究采用孟雁鹏编制的积极人格特质问卷随机对24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合作维度在专业类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包容和守信维度在父亲受教育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大学生 积极人格特质
  • 简介: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80名优秀学生干部和84名普通学生进行测查,分析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特点,了解优秀学生干部的人格结构,为选拔学生干部及更好地开展学生干部的人格培养和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优秀学生干部 人格特质 16PF
  • 简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遍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积极与消极结果并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校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人格特质作为网络成瘾成因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通过对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及对策的探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积极应对网络成瘾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互联网 网络成瘾 人格特质 归因
  • 简介:目的了解学员旅学贝在“基础教育合训”阶段的人格特质状况,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采用16PF人格因素量表以团体方式封832名学员进行测试。结果学员旅学月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紧张性等测试项上均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值,在怀疑性、忧虑性等测试项上均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值。学院旅学员的个性特点、创造能力随着年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结论为了更好地优化学员个性,应切实了解学员的内在需要,建立新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

  • 标签: 心理学 人格特质 军校学员 测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