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为临床常用手段,而在当下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升级,如 PET/CT、 SPECT/CT在临床广泛应用,及 PET/MRI的研发成功,使得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大大提高,为此,模态影像技术的发展备受重视。

  • 标签: PET/CT SPECT/CT PET/MRI 分子影像 图像融合
  • 简介:摘要目前脊髓损伤(SCI)评价和治疗效果验证主要依靠临床的主观判断以及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模态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在SCI的诊治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为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模态影像学技术在SCI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多模态影像学 MRI CT 超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肝囊型包虫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发病,其中肝脏最为常见。它呈全球分布,我国主要在西南和西北的牧区高发。该病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晚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该文就模态影像技术在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超声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肝囊型包虫病
  • 简介:摘要模态影像融合指将医学成像设备采集到的不同影像,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它们经过适当处理使其匹配、融合,融合后的模态影像较单一模态影像信息量增加,弥补了单一模态影像的缺陷。近年来模态影像融合大量运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外科诊疗中,模态影像融合能通过更清晰的肿瘤显像提高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能力,丰富了数字化外科的内涵,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更加精确。本文综述了模态影像融合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状瘤背景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WP)和普通导管原位癌(DCIS-IG)的X线、超声和MRI影像学表现,并选择合适的乳腺癌影像筛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DCIS-WP和DCIS-IG女性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入组DCIS-WP患者40例,DCIS-IG患者94例。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X线、超声和MRI上的病变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估3种影像方法的漏诊率和诊断准确度,并评价病变术前穿刺、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最终石蜡病理诊断一致性。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DCIS-WP组和DCIS-IG组的X线漏诊率分别为42.50%(17/40)和5.32%(5/94),诊断准确度分别为22.50%(9/40)和77.66%(73/94),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8.268、35.952,P均<0.001)。DCIS-WP组和DCIS-IG组在超声上病变内部具有多发低回声结节分别有8例和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0.819,P<0.001);漏诊率分别为0和24.47%(2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上DCIS-WP组和DCIS-IG组出现导管扩张征象的分别有24例和15例,具有多发乳头状瘤背景的分别有21例和16例,病变内部环形分布稀疏分别有15例和12例、环形形态大小不一分别有19例和13例,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6.378、17.671、8.524、14.530,P均<0.05)。DCIS-WP组和DCIS-IG组术前穿刺、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最终石蜡病理诊断一致的分别有12例和8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4.165,P<0.001)。结论DCIS-WP的X线和超声表现特点与DCIS-IG不同,在X线上通常不表现为钙化性病变而易漏诊,超声对其检出具有优势;MRI对DCIS-WP和DCIS-IG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标签: 乳腺肿瘤 X线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模态影像(3D-multimodality image,3DMMI)重建技术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将四川大学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0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学生。试验组实施3DMMI辅助的基于案例学习教学,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实施两组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问卷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评分和骨盆肿瘤影像读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7.38±0.87)分比(6.46±0.78)分,(6.77±0.93)分比(5.69±1.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在课堂学习兴趣等课程评价和知识讲授清晰程度等教师评价方面,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8.46±0.52)分比(7.00±0.58)分,(8.00±0.82)分比(6.77±0.7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MMI可以增强学生临床见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体验,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骨科学 三维多模态影像 临床见习 基于案例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序列—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定量参数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EC的患者资料,其中MSI 13例,微卫星稳定(micro satellite stability,MSS)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5 T MRI检查,扫描序列包含ESWAN,经后处理生成幅度图、相位图、R2*图和T2*图。由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例肿瘤实质区的幅度值、相位值、R2*值和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两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例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有差异的参数预测EC MSI的效能。结果两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较好(ICC> 0.75)。MSI组的R2*值[(15.303±2.274) Hz]大于MSS组[(13.051±1.595) Hz],MSI组的T2*值[(71.883±8.323) ms]小于MSS组[(84.246±12.553)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幅度值、相位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R2*值和T2*值预测EC MSI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0.797、84.6%、63.6%和0.787、84.6%、68.2%。结论ESWAN序列的R2*值、T2*值能够预测EC MSI,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微卫星不稳定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态影像融合导航肝切除治疗复杂性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通过术前肝脏三维重建,联合术中实时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实时引导肝实质离断平面行肝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泡型肝包虫病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在体肝切除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301±106) min,中位出血量200 ml,2例行术中输血(2/6),术后住院时间(10.8±2.8) d,住院费用(82 584±995.61)元。Clavien-Dindo Ⅲ级并发症1例。结论模态影像融合导航能精确引导断肝平面,有效辅助复杂泡型肝包虫病肝切除的安全实施。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切除 多模态影像融合
  • 简介:摘要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肝细胞脂肪过多蓄积为特征,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可引起全身脏器的功能障碍。肝活检是诊断脂肪肝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因有创和潜在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影像新技术的发展,为无创定量肝脏脂肪含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本文将对无创影像学技术对肝脏脂肪定量动态评价的各种检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同仁更方便快捷了解脂肪肝的常规定量影像学评价。

  • 标签: 脂肪肝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斑囊样水肿(CME)患眼波长炫彩成像(MC)的影像特征,初步评估MC在CM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ME患者37例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51±10.29)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4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4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8只眼,葡萄膜炎4只眼,Eales病2只眼。采用德国Zeiss公司Visucam 200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行眼底彩色照相(CFP)检查。采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Spectralis HRA2+OCT行MC、频域OCT (SD-OCT)、FFA检查。按MC标准方法,1次扫描同时获得基于488 nm的蓝光反射(BR)、515 nm的绿光反射(GR)、820 nm的红外光反射(IR)成像及标准MC和蓝绿加强(BG)等5个图像。参照SD-OCT图像,对CFP、MC图像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 M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标准MC、BG像可见黄斑区片状蓝绿色隆起或花瓣状外观,周围环绕绿色隆起反射,边界清晰。BR像可见水肿区呈弱反射。GR像上可见黄斑区片状或囊样弱反射暗区,周围环绕稍强反射区。IR像可见黄斑区片状或囊样强反射,周围环绕弱反射暗区,边界清晰。CFP、标准MC、GB、IR、GR、BR像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20±0.94)、(3.05±0.99)、(2.90±1.04)、(2.55±1.27)、(2.00±0.94)、(0.51±0.85)分;不同成像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1,P=0.000)。CFP评分显著低于标准MC (Z=-5.421)、BG(Z=-5.354)、IR (Z=-4.714)、GR(Z=-4.538)成像,高于BR成像(Z=-3.43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1 )。结论MC质量明显优于CFP,结合SD-OCT可作为辅助诊断CME的手段。

  • 标签: 黄斑水肿/诊断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多波长炫彩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直肠模态超声与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6.1(38.0~85.0)岁,PSA平均值30.1(0.4~227.0) ng/ml,PSA密度(PSAD)平均值0.67(0.02~4.27) ng/ml2。102例均行经直肠模态超声(经直肠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模态MRI(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以及实验室检查。以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经直肠模态超声与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结果102例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0例。并联模态经直肠超声(即经直肠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中任一项结果阳性诊断为前列腺癌)诊断前列腺癌63例,BPH 39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4%、70.0%和87.3%。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75例,BPH 27例;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2%、60.0%和81.4%。并联模态经直肠超声和模态MRI检查诊断前列腺癌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和0.7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并联模态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不亚于模态MRI检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成像 经直肠超声 多模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前颅底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9例前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患者的头颅CT、MRI以及CT血管成像(CTA)图像进行融合,根据影像融合结果行术中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切除肿瘤。分析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对前颅底病变及其毗邻解剖结构的显示效果。结果术中模态融合影像可清晰显示前颅底肿瘤病变及其毗邻的神经组织、血管、骨性结构、蝶窦以及气房分隔。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6例达到肿瘤全切除,3例达次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均无迟发性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发生。结论在神经内镜经鼻切除前颅底肿瘤手术中,应用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结合术中神经导航可清晰显示肿瘤及其毗邻的重要结构,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颅底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多模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定量参数鉴别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EC和20例EP患者进行常规的1.5 T MRI和轴位3D ESWAN扫描。ESWAN采用5个回波,TR均为16.5 ms,TE分别为2.1、5.1、8.0、10.9、13.8 ms。由两名观察者分别对两组病变相位图中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ITSS)显示情况进行评分,以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病变相位图ITSS显示的差异。由同样的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例的ESWAN参数,包括幅度值、R2*值和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检验两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病例各ESWAN参数值进行比较,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两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良好(ICC> 0.75)。EC组与EP组中ITSS评分分别为(1.60±1.29)分、(0.85±0.99)分,EC组>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1 ,P=0.044)。EC组的幅度值、R2*值、T2*值分别为817.77±269.65、(16.37±3.65) Hz、(70.56±20.99) ms;EP组的幅度值、R2*值、T2*值分别为885.43±254.36、(11.62±3.94) Hz、(121.91±54.13) ms。EC组的R2*值大于EP组,T2*值小于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幅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值和T2*值对EC诊断的AUC分别是0.810、0.850,阈值分别是14.969 Hz、71.233 ms。结论ESWAN定量参数中R2*值和T2*值对于鉴别EC和EP有一定价值,且在相位图上EC较EP有更多的ITSS出现。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定量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影像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行术前乳腺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216例女性患者。根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估。评价指标包括乳腺腺体类型、背景强化、肿瘤位置、是否灶、大小、T2W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并测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MRI有无可疑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组[ALNM (+)]和阴性组[ALNM (-)]。定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定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在MRI有无可疑淋巴结方面,诊断的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94.41 %,准确度为86.57%。与ALNM (-)组比较,ALNM (+)的肿瘤长径较大、ADC值较低、多发病灶比例更高、位置以外上象限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腺体类型、背景强化、T2W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TIC曲线类型等方面,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乳腺肿瘤长径和ADC值分别绘制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 (P=0.000,95% CI=0.609~0.762)、0.771(P=0.000,95% CI=0.704~0.838)。以肿瘤长径值1.95 cm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55.9%;以肿瘤ADC值1.125×10-3 mm2/s为诊断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0.9%。结论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术前评估需要多个指标综合判断。乳腺癌的肿瘤位置、长径、ADC值及病灶个数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联合MRI腋窝淋巴结形态学改变能提高MRI诊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已有研究发现临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评估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相关依据。现就多种影像学检查及影像组学检查在食管癌放化疗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复习与讨论。

  • 标签: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多模态 影像组学 预后
  • 简介: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和谐的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等方面,对模态构建和谐英语课堂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 标签: 目标 内容 情境 互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期MRI序列影像组学在预测直肠黏液腺癌(RMAC)新辅助放化疗(NCR)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在NCR前行MRI检查的RMA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纳入79例患者,男52例,女27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2岁。根据病理消退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NCR有效组(n=31)和NCR无效组(n=48)。分别提取基线期MRI的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增强T1WI图像的701个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可重复性分析和特征降维筛选出特征子集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比较NCR有效组和无效组基线期MRI影像特征,将P<0.05的特征与影像组学结合构建模型。以病理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灵敏度和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法比较不同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NCR有效组和无效组常规影像表现比较,淋巴结分期和有无黏液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040、5.870,P<0.05)。基于T2WI、DWI、增强T1WI影像组学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16、0.821和0.819,均高于常规特征(淋巴结分期、黏液结节状态)的AUC(0.60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91、-2.580、-2.717,P<0.05)。T2WI、DWI及增强T1WI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常规特征预测模型中,DWI联合常规特征的AUC最大,为0.843,且3种联合模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线期T2WI、DWI、增强T1WI影像组学构建模型可以预测RMAC行NCR后疗效,优于常规特征预测效能;且联合常规特征后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 标签: 直肠 腺癌,黏液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需要教师和学生全面互动、参与其中。如何让课堂更具价值,更有意义,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在近几年来教育应用中格外关注的事情。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我们所把控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情景对话,感情交流等等。在深入研究关于小学英语模态教学的过程中所认识到的是,课堂不仅需要依赖书本进行模态教学体系的构建,更需要让英语知识的探索倾向于现实多模态读写。在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中能够让学生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增进英语学科素养。

  • 标签: 多模态,英语,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 模态教学法为英语词汇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首先,本文阐明了模态教学法符合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改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其次,介绍了模态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如何应用模态词汇教学的框架。

  • 标签: [] 多模态 小学 英语 词汇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基于 Kress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以定性研究和理论研究为主,从互动意义,再现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大鱼海棠》的海报中的图像,文字和颜色等进行分析。探讨电影海报中模态的共同使用,是如何共同形成电影海报中的完整意义,从而达到电影宣传的目的。

  • 标签: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觉语法,《大鱼海棠》电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