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基层医院外科手术患者自体回收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外科手术自体回收质量。结果从2016年2月-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自体回收质量得到了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基层医院外科手术患者自体回收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品管圈 外科手术,自体血回收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回收自体输血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选择术中可能出血较多脊柱外科常规手术的30例患者术中使用自体回输仪。术后将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顺利完成了自体血液回收,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平均每例患者自体血液回输(240±160)ml,共回收自体血液5590ml。结论术中回收自体血液方便安全,既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入异体而引起的输血反应及引发感染病的可能性,是安全有效的血液回输技术。

  • 标签: 自体输血 脊柱外科 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选择100例外科择期与急诊手术,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应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自体连续回输系统(ContinousAutotransfusionsvstemC、A、T、S)。回收术野出血。结果100例外科手术病人经C、A、T、S回输给病人经洗涤的浓缩红细胞总量为38000ml,平均每例回输38ml。血流动力学监测稳定,无一例出现血红蛋白尿。结论通过FreseniusC、A、T、S在100例外科手术的应用。缓解了血源紧张,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回收自体,从而避免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减少了大量输库的费用,在节约用血、保护血液诸多方面,回收自体输血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回输 术中应用 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 病人 浓缩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并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分析选取在2015~2016年度内由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被分为人数为50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手术中对照组输入异体,实验组输入预存自体手术完毕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康复效果。结果采用预存自体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输入患者体内的实验组,相关指标检测和应用恢复效果等方面均高于输入异体的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对患者采取预存自体输血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神经外科 预存自体血 输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7月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术中进行自体回收。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交叉配,术中密切观察。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小扳(PLT)、出凝血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共获得洗涤红细胞32770ml,输血过程中均未发生寒战、发热、溶血等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自体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输注、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及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心脏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预存自体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为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治疗,40例为观察组,采用预存自体输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对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异体使用总量、围术期异体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前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自体血 输血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50例心脏手术病人应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收集手术野的出血,经过离心、过滤、分离、清洗后回输给患者。 结果 病人术中、术后均为异体,术后恢复顺利,均未发生血源性感染,病人血常规及凝血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能显著减少异体血液输入,节约临床用血,避免血源浪费。

  • 标签: 心脏手术 自体血回收 血液回收机
  • 简介:目的:了解术中自体回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2012年神经外科手术中132例自体回输患者的回收量,回输量,异体输注量,及手术前后Hb,Hct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共回收自体146200ml,平均每例回收1107.6ml;共回输自体83290ml,平均每例回输630.9ml。其中43例除自体回输外,还分别输注了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和血浆。患者均未发生输血反应。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自体回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能明显减少异体输注量,节约资源,并能减少或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回输技术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接受自体回输的手术患者给予术前探访、术中观察,分析术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中共回流5670mL血液,经血液回收处理后有3109mL血红细胞输给患者,术前血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与赎回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手术应用洗涤式自体回输临床效果良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外科 字体血回输 血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用血液回收机将手术中失血收集起来回输给患者;方法严格掌握自体回输血的适应证,将手术野出血或体腔出血吸入贮器内,通过血液回收机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后再回输给患者;结果使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的患者均未发生凝血功能异常;

  • 标签: 外科手术 大出血 自体血液回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快速康复外科手术中术中自体回输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拟行脊柱手术患者,数字随机分为自体回输无异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结果自体回输无异体输血组未出现任何与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时间(7.2±0.5)d相比异体输血组(9.1±0.4)d,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将自体回输技术应用于脊柱手术中,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

  • 标签: 自体血液回输 快速康复 脊柱/外科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回收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方法利用品管圈提高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回收质量,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从2017年2—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自体回收比例和总量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回收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品管圈 宫外孕 手术 自体血回收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5月,在我市行择期外科手术6例患者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结果本组6例患者采血过程中未见有不良反应。自体回输过程中,未见有发热、过敏以及其他不良输血反应。监测患者采血前、手术前24小时以及自体回输后7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指标变化,均未见异常。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具有安全性能高、输血不良反应少、缓解血源短缺等优点,在外科择期手术中可应用推广

  • 标签: 储存式自体输血 外科手术 择期手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回输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方法 对 93 例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京精自体血液回收机 3000P 型进行洗涤式自体回输,并对患者自体回输前、回输后 15min 抽血检测 pH 值及钾、钠、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 24h 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LT) 。 结果 自体回输量为 (2683±203) 。术后 24h 患者 PT 、血小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10±0.53)s 比 (12.35±0.73)s 、 (175.73±63.45)×10 9 /L 比 (230.86±85.58)×10 9 / L , P<0.05] ,自体回输后 15min 患者 pH 值、氯与自体回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35±0.03 比 7.43±0.04 、 (107.2±5.8)mmol / L 比 (100.5±6.0)mmol / L , P<0.05] ;手术前后 APTF 及自体回输前后钠、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大量自体回输存在导致高氯性酸中毒的趋势,也有可能导致血小板明显降低,在临床使用自体回输技术时应注意避免其发生。

  • 标签: [ ] 腹部外科手术 自体血回输 凝血指标
  • 简介:外科手术是指医生依靠专门的设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问题一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病人通常要打麻醉剂,麻醉剂一般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面罩来传输给病人的。下面的几个人体系统,哪些参与了麻醉剂的传输?请在每个系统的'是'或者'否'上画圆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中自体回输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015年01月01日起至2015年05月30日我院手术室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补充术中失血的病人2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进行以下护理配合并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回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只要护理配合恰当,就能达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迅速补充失血,避免自体血液浪费,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目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因消化道肿瘤欲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5名患者。实验组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法对照组患者术中过程中接受异体。观察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术前1天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钾离子含量较实验组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可以使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血液各项指标较快恢复,安全性较异体输血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储存式自体输血 肿瘤外科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术中自体回收在产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2月-2017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并拟行剖宫产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对手术出血进行收集,并经回收机洗涤后保存,另外,于切皮时、胎盘剥离即刻、胎盘剥离后10min三个时间点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液,对上述所收集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测定,观察对比各组血液血清甲胎蛋白及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结果所抽取的三组中心静脉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回收回收洗涤血液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三组中心静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血液标本的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自体回收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可行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血液回收机相关操作规范与流程进行血液的回收与处理,以为行产科手术患者的输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产科手术 自体血回收 可行性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