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不明(见MEDICINE30:10,6)。英国的发病率是27/10万;尽管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下女性。明显的肾损害者在SLE中至少占1/3,是最常见的严重表现。肾损害是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11条诊断标准具备4条才能支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霉酚酸酯 妊娠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环磷酰胺(CTX)治疗增殖狼疮性肾炎(PLN)的疗效和安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11月30日,获得CTX治疗PLN的相关RCT文献。由3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偏倚评价。依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选择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价。计数资料采用OR值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示。对同质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25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37篇RCT文献(n=2296)进入Meta分析。19篇文献采用了正确的随机化方法,6篇文献采用了分配隐藏,4篇文献采用盲法,纳入文献均未提及是否选择报道结果,均未报告其他偏倚来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大剂量CTX组病死率(OR=0.24,95%CI:0.06~0.89)及SCr倍增发生率(OR=0.38,95%CI:0.15~0.96)显著低于小剂量CTX组。②CTX/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终末期肾病(ESRD)(OR=0.56,95%CI:0.31~1.00)、SCr倍增发生率(OR=0.46,95%CI:0.26~0.81)及复发率(OR=0.18,95%CI:0.04~0.82)显著低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组;肾功能稳定(OR=1.94,95%CI:1.15~3.28)、带状疱疹(OR=2.63,95%CI:1.21~5.74)及闭经(OR=3.74,95%CI:1.85~7.57)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组。③CTX组带状疱疹(OR=3.92,95%CI:1.20~12.86)及闭经(OR=4.04,95%CI:1.66~9.82)发生率显著高于硫唑嘌呤组。④CTX/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OR=0.46,95%CI:0.28~0.76)及总缓解率(OR=0.66,95%CI:0.48~0.91)显著低于霉酚酸酯/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闭经(OR=6.13,95%CI:1.98~18.94)及WBC减少(OR=2.30,95%CI:1.41~3.76)发生率显著高于霉酚酸酯/糖皮质

  • 标签: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META分析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组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受累的脏器,SLE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SLE的患者约35%-90%有肾脏累及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红白细胞尿、管型尿及肾小管和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SLE 肾脏 护理 蛋白尿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红斑狼疮性肾炎(LN)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5例LN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减少红斑疮肾炎的复发因素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避免诱发因素,加强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本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患者的康复率高,已经有44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红斑狼疮(SLE)严重合并症之一,起病2年内90%都会有肾脏损害,在青春期儿童中存在发病高峰。以往,WHO分类Ⅳ型狼疮性肾炎(弥漫增生型)的5年生存率不到20%,是预后极差的继发性肾炎,而近些年其5年生存率已近80%,这不仅与治疗方法的进步有关,而且也得益于专业的护理。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护理 儿童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多克隆B细胞活化和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为其主要发病机制.其病变可以累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约有1/4~2/3患者可出现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的临床表现,已成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类型之一.近年来不仅对其发病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应其治疗也有不少进展,兹将有关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文献作一介绍.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ERYTHEMATOSUS 治疗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狼疮性肾炎是系统红斑狼疮的一种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肾损伤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免疫复合物是狼疮性肾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启动因子。近年,狼疮性肾炎的免疫抑制治疗模式已从单纯皮质类固醇激素发展为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治疗。在诱导缓解和长期维持治疗中,也出现了多种新的治疗方案,如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为狼疮性肾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干预后,本组80例患有狼疮性肾炎患者痊愈68例,显效患者8,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科学和系统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简短病程的关键。为改善患者的身体预后情况和生存质量,有必要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临床 内科
  • 简介: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免疫吸附法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肾炎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肾炎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A组;实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A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重症狼疮性肾炎 效果
  • 简介: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ox1,HMGB1)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参与核小体稳定、细胞分化、DNA修复与基因转录,一旦释放到胞外则具有促炎症作用[1]。HMGB1不仅可以直接充当炎细胞因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也可作为内源的免疫佐剂激活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启动适应免疫应答.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细胞外 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HMGB1 SLEDA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增殖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18(IL-18)、补体C3、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IL-18、CXCL16、BlyS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LE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A阴转率、抗ds-DNA抗体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4.69%)明显低于对照组(55.10%)。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且安全更高。

  • 标签: 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增殖性狼疮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