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垂直与传统桡动脉采血法的临床效果,找出一种更好的桡动脉采血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收集80例需检测血气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组采用垂直进行桡动脉采血,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皮下淤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4.59、5.03,P﹤0.05)。结论垂直桡动脉采血成功例高。

  • 标签: 桡动脉 穿刺 血气分析
  • 简介:静脉采血为有创操作,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局部疼痛、出血、青紫、肿胀.为了减少病人采血并发症,我们尝试在肘正中静脉采血时采用垂直方法采血.经过观察发现垂直采血可有效减轻疼痛,减少采血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 垂直进针法 应用 成人 并发症 有创操作
  • 简介:飞针进针属于快速进针的一种,本篇拟就“飞针”手法中的进针动作操作进行论述,通过将“飞针”进针的核心操作动作细化论述,借用推拿手法的动作要领进行规范,以提高“飞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 标签: 飞针 进针法 推拿手法
  • 简介:缓慢捻转进针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良好的进针方法。最早在《灵枢·官能》中就有关于缓慢捻转进针的记载:“微旋而徐推之”。明·徐风《金针赋》“下针贵迟”、清·廖润鸿《针灸集成》“徐徐纳针已过皮肤”等都对后世缓慢进针有很大影响。现代针灸大师承淡安、陆瘦燕、王乐亭等进针都有轻轻用力、缓慢刺入的特点。陈尚杰等对不同进针所致的感传进行临床研究,得出了“慢速捻转进针所致感传明显优于快速进针”的结论。兹就缓慢捻转进针与针刺效应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 标签: 针刺进针法 缓慢捻转进针法 临床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介绍杨甲三教授的单手进针。杨甲三教授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其特有的单手进针,其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4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 标签: 毫针刺法 单手进针法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留置针采取不同进针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针头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照组采取静脉留置针针头鞋面向上静脉直刺法,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静脉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和重度疼痛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周围淤青发生率、针头堵塞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和液体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针头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效果更好,对血管损伤小,且疼痛程度低。

  • 标签: 留置针 进针法 血管损伤 比较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捏进针是否能在皮下注射中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实验组在注射前先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上臂三角肌两面侧的皮肤与肌肉、肌腱提捏起,在重复提捏动作的过程中快速进针,进行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法进行注射。使用采用词语评定量表法在每次皮下推注药液后即刻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对注射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提捏进针对患者的疼痛刺激较小,在不同年龄、性别、剂量、剂型及注射部位均不影响该手法减轻注射疼痛的效果;结论运用提捏进针能减轻因注射引发的疼痛。

  • 标签: 提捏进针法皮下注射疼痛
  • 简介:带电粒子垂直入有界匀强磁场的运动轨迹各有不同.本文归纳了带电粒子垂直入单直线边界匀强磁场、带电粒子垂直入平行直线边界匀强磁场、带电粒子垂直入矩形边界匀强磁场、带电粒子垂直入圆形边界匀强磁场中的一些运动规律.

  • 标签: 匀强磁场 带电粒子 运动轨迹 垂直 有界 运动规律
  • 简介:目的探讨反向进针在癌症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癌症患者18例,输液600人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反向进针,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针。结果观察组平均所用时间3.7min,对照组平均所用时间5.6min。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93.00%,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70.27%。观察组液体外渗占3.00%,对照组液体外渗占15.00%。结论反向进针患者痛苦小、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癌症 反向进针法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单手进针在新生儿静脉穿刺中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缩短穿刺时间。方法将16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采用单手进针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操作,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操作,观察两组的首次静脉穿刺留置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首次静脉穿刺留置成功率为99%,穿刺时间(5.32±0.50s),对照组的首次静脉穿刺留置成功率为88%,穿刺时间(6.82±0.60s).可见观察组的首次静脉穿刺留置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单手进针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留置的成功率,并缩短穿刺时间,从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单手进针 新生儿 静脉置管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进针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385例,通过改良进针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度、膝关节活动范围、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85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中,男127例,女258例;年龄26~79岁,平均63.5岁;病史1个月~23年,平均17.4个月。经随访观察,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2.4±0.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7.3±1.3)分(P<0.05),膝关节活动度(106+9)°明显高于治疗前(85+11)°(P<0.05)。随访6个月时优效96例,良效203例,好转78例,无效8例。结论改良进针针刀松解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刀 电离子透入疗法 医学,中国传统 髌下脂肪垫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捏进针对减少重组改构坏死因子肌肉注射致肌肉硬结发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用提捏进针肌肉注射重组改构坏死因子。结果实验组102例患者用提捏进针肌肉注射重组改构坏死后仅有27例出现硬结,而对照组100例患者用常规肌肉注射后则有68例出现硬结。结论提捏进针对减少重组改构坏死因子肌肉注射致肌肉硬结发生效果明显。

  • 标签: 提捏进针法 肌肉注射 硬结
  • 简介:由于静脉留置针具有维持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临床中已被普遍应用.关于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和进针长度,教科书上有说明: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15°~30°进针角度[1,2],由静脉的侧方或上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3].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进针角度 进针长度
  • 简介:教育须助人健全成长。健全的人,自然先要成长为有思想的人,有思想(尤其善于批判性思考)方可辨善恶、别美丑、明是非,然后才望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公民。公民姓“公”,不可“私”以为是之谓也,重在明价值、懂规矩、谋公认、寻共识。对话,正是谋公认、寻共识的良法。怎样顺畅地进行对话呢?“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将此问号始终挂于心间是基本态度,意味着对批判性思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哪怕是想用对话改变别人,那也得在对话时注意语气、姿态、方法等细节,而不是只去关注怎样论证说理。健全人格与公民意识实两面一体,均可借对话促成之。此文虽不言课堂对话,却对怎样开展课堂对话,多有启发。

  • 标签: 课堂对话 公民意识 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 健全的人 人格健全
  • 简介:安德鲁在美国俄勒冈州彼特兰市经营着一家纺织厂,他生产出来的面料坚固柔滑,拥有很多项国家专利。安德鲁一直悉心管理着这份产业,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然而这一切都在一天之内改变了,在这一天,安德鲁和妻子签了离婚协议。这个虚伪的女人不仅背叛了他的感情,还利用他们的婚前协议骗走了纺织厂的专利。没有了专利,纺织厂的生意一落千丈。沮丧的安德鲁陷入人生最低谷。

  • 标签: 爱情 情感 社会生活 生活方式
  • 简介:一个寒假,我还没有为得及细细体味,就过去了。母亲开始了忙碌,她翻出了发黄的日历为我谋划出发之日,但母亲又有另一想法,得为我织一双鞋,她总是奶担心自己的寿命,大概病人都是敏感的。

  • 标签: 针法 母亲 爱心
  • 简介:目的牙科麻醉针在组织穿透时的偏移与麻醉失败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决定使用双向旋转插入技术是否可以在组织类似物中将针的偏移减少到最小。材料和方法建立了3个体外偏移试验模型,每个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密度的组织。每种组织分别试验3种不同型号的针头(30、27125号)。用特制的牙科测量器使进针深度保持在20mm。对两种进针方式,直线进针和双向旋转进针进行了研究。进针后进行了X线分析。结果双向旋转进针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减少针体的偏移,在3种不同的模拟组织和3种不同型号的针头试验中差异都有显著性。结论针通过模拟组织路径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作用在针斜面上的向量。本研究中,双向旋转进针技术用3种型号针头在3种模拟组织上都能保持直线的进针路径。

  • 标签: 注射针偏移 双向旋转进针 直线进针 牙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