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土体残余强度模型,以液限、塑性指数、粘粒含量和偏差等为输入变量,通过改变输入变量的结构建立2个LSSVM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设定模型参数,分别预测残余摩擦角值,并与实验值、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作比较,得出LSSVM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另外对LSSVM的输入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偏差对模型的影响最大,印证文献中结论并说明模型的合理性。

  • 标签: 残余强度 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地基承受外部荷载后的稳定性、填方边坡或挖方边坡在外部作用力和土体自身重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挡土结构物之上的土体压力等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都涉及土体之间沿着某一个面产生滑动的情况,即土体间抵抗滑动的能力。土体抗滑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土体的抗剪强度。不同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可能完全一样,同一土层的参数在不同位置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抗剪强度的指标选取非常重要。

  • 标签: 抗剪强度 稳定分析 直接剪切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 固结
  • 作者: 谢潇 张璐璐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4-03-11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24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3.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75)
  • 简介:摘 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满足工程要求的不良土体,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工程需求,而传统的加固方式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和侵蚀,影响植被生长。生物聚合物具有亲水性,黏结性,环境友好性,遇水产生的水凝胶能够填充孔隙和胶结颗粒,使得土体趋向密实,可以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压和抗剪强度,降低渗透性。本文从生物聚合物对土体改良的特性展开,主要阐述了生物聚合物的岩土工程性能、固化机理及其在土体改良方面的优缺点、对其工程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生物聚合物 土体强度 改良机理
  • 简介: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一浅层滑坡区杉木和马尾松林地上土壤剖面原状土、过2mm筛后土壤的剪切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浅层滑坡区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土土壤断面抗剪强度随土壤天然含水量增大而减小,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越小。同一土壤在不同的含水量的条件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粘聚力C值和内摩擦角φ值均减小,并且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粘聚力C值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土壤内摩擦角φ值的影响程度。

  • 标签: 含水量 抗剪强度 滑坡
  • 简介:进行堤防风险评价和可靠性分析,首先需要确定堤身与堤基土体抗剪强度指标概率的类型与统计参数。针对小区域测试段样本数量少、离散性大的情况,引入历史大范围的勘察钻探资料,利用统计数学上的A-D检验方法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分布假设检验,发现堤身、堤基土抗剪强度指标可接受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将上述结果作为先验信息,与小样本测试结果相结合,使用Bayes理论,实现了具体堤防段抗剪强度指标概率分布参数的优化估计,降低了参数的变异强度,为堤防风险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

  • 标签: 堤防 抗剪强度指标 BAYES
  • 简介:摘 要:基建过程中对植被山体开挖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针对以上问题将植被护坡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相结合,通过微生物反应固化稳定边坡同时反应液中尿素能促进植被根系生长。本文基于该反应过程,研究不同微生物浓度及不同注浆次数下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结论如下:相同注浆浓度下随着注浆次数增加试样抗剪强度平均增长52.31%,在相同注浆次数下平均各级浓度试样抗剪强度增长11.77%。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注浆次数以及菌液浓度的增加试样抗剪强度呈现正增长的趋势。

  • 标签: 根土复合体 微生物加固 注浆工艺
  • 简介:摘 要:基建过程中对植被山体开挖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针对以上问题将植被护坡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相结合,通过微生物反应固化稳定边坡同时反应液中尿素能促进植被根系生长。本文基于该反应过程,研究不同微生物浓度及不同注浆次数下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结论如下:相同注浆浓度下随着注浆次数增加试样抗剪强度平均增长52.31%,在相同注浆次数下平均各级浓度试样抗剪强度增长11.77%。上述结果表明:随着注浆次数以及菌液浓度的增加试样抗剪强度呈现正增长的趋势。

  • 标签: 根土复合体 微生物加固 注浆工艺
  • 简介:摘要:在滑坡的稳定性评估中,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利用剩余下滑力近于0反算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通过反算法,基于滑坡体的几何形状、地下水条件、土的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试验和经验取值,可以推算出已发生滑坡的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该研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滑坡 剩余下滑力 反算 内摩擦角 粘聚力
  • 简介:摘要:以黄土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击实功能和含水率对黄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击实能量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越大,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越低;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随击实能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黄土   击实能量   含水率  强度指标
  • 简介:摘要:依托国外某高速铁路项目,基于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原位试验数据,采用中国和欧洲不同岩土强度参数计算方法确定试验点粘性土及砂土强度参数,并将不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层所在深度增加,粘土不排水剪切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变化趋势。SPT试验所得土体强度与建议值相差较大,而CPTu试验确定的土体剪切强度与建议值较为接近。与欧洲规范或文献计算建议值相比,由中国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计算所得粘土不排水强度值偏保守。SDJ-99-06测试点CPTu试验所得粘土有效摩擦角与建议值相差较小,而SPT试验所得粘土有效摩擦角大于建议值。粘土有效粘聚力随土深增加而增大;不同测试点CPTu试验所得粘土有效粘聚力差异随土深增加而增大。土深大于2m时,砂土摩擦角变化幅度随土深增加而减小,由SPT试验所得砂土摩擦角在土深为2m和6m时比建议值偏大10.9%和13.6%,而CPTu试验所得计算值与建议值相差较小,在土深12m时相差最大,为5.3%。

  • 标签: 高速铁路 静力触探测试 标准贯入测试 土体强度参数 欧洲规范  
  • 简介:以往我们研究土的结构、土的压缩性、剪切性质,都是假定土体为均质弹性体而建立土体力学强度公式,对土体的结构却研究很少。土体确有它的结构,它的结构是由原生的沉积结构在后生的改造下形成的。土体的结构对土体的变形、破坏、水文特征的改变都具有控制作用。土体的力学性能不但受土体材料的控制,同时也受土体中的孔隙、裂隙、节理的控制。

  • 标签: 土体结构 强度公式 压缩性 变形 破坏 孔隙
  • 作者: 雷娜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21-03-26
  • 出处:《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75
  • 简介:摘要:土体有机重构一般是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工程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土壤形成的过程加快、减慢或者逆转,通过无机的手段带动有机的过程或通过有机促进无机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置换、复配、增减等技术手段,使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重构的方法进行土体重构。重构土体的构建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缓解我国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提高了土壤质量,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构建新生态系统,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有机重构 重构材料 重构方法 物理重构 化学构建 生物重构
  • 作者: 雷娜
  • 学科: 建筑科学 > 市政工程
  • 创建时间:2021-03-25
  • 出处:《城镇建设》 2021年第1期
  • 机构: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75;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75
  • 简介:摘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优质后备耕地资源的减少,土地整治难度升级。在此背景下,陕西省应用土地科技创新了一系列土地整治方法,通过重构土体将难利用的土地变为耕地资源,主要包括砒砂岩与沙合成“土壤”、荒石滩耕作层构建以及污损土体重构等5种重构土体的方法,保障了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土地整治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重构土体 工程实践 土地整治 复配 耕作层构建 污损土体 陕西省
  • 简介:摘要通常滑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蠕变的过程,变形随时间而不断增加;软弱夹层控制的滑坡变形则主要是随着软弱夹层的蠕变过程,强度随时间不断降低,最终软弱夹层蠕滑导致上部岩层发生滑动从而形成滑坡,所以对软弱夹层蠕变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 标签: 岩土工程 地基处理 不均匀沉降 有效应力 剪切特性 动力特性 排水固结
  • 简介:在土石坝、渠道等边坡稳定设计中,土体抗剪参数c(粘聚力)和φ(内摩擦角)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选定这两个参数.笔者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谈几点个人体会。

  • 标签: 抗剪参数 土体 南水北调中线 工程设计 稳定设计 内摩擦角
  • 简介:摘要盾构进出洞施工时,洞口土体易流失和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盾构始发和接收前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端头加固1,确保洞口暴露后正面土体的稳定。当前常见的土体稳定技术有降水法、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及冻结法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降水对基坑土体的受力影响,说明降水可以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土体的变形,对基坑支护工程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降水 土体 分析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地铁盾构施工拥有安全、智能、快捷、地层实用性广等特点。在国内的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中,盾构施工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采用盾构法修建城市地铁隧道时,如何预测和控制因幵挖造成的地表沉降和邻近建筑物沉降,避免对城市建筑物的损害,现已成为施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数值模拟数据计算的基础上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侧穿建筑物基础产生的地面沉降。

  • 标签: 地铁 盾构施工 地表沉降
  • 简介:盾构进出洞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应加强各种地质条件下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地铁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的必要性、加固方法。

  • 标签: 盾构进出洞 加固方式
  • 简介:摘要: 管涌渗水是城区土体具有渗透性和变形的一个重要排水现象,关系着受到土体地基的持续渗流和被破坏,是严重威胁城区土石坝与河道堤防安全的重要排水隐患。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研究理论。本文基于管涌无化学粘性土中管涌洪水侵蚀的当前细观内在力学应用机制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在充分总结过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管涌的内在力学含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当前管涌的主要相关科学研究应用现状及当前发展趋势现状,再通过反观管涌历史,结合当前过去的管涌实验调查资料、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及对比性质的研究,最后详细说明管涌侵蚀研究应用方法的当前发展趋势,能更好地在汛期即将到来之前彻底查清安全隐患,做到未雨绸缪。

  • 标签: 管涌 渗透 侵蚀 无粘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