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目的  距体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关节损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内踝截作为一种治疗距骨折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例采用内踝截治疗的距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 2、方法 在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踝截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对骨折部位的清理、截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结果   经过内踝截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疼痛得到了缓解。同时,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严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内踝截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4、结论  内踝截治疗距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这10例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该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距骨折中的优越性。然而,由于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内踝截治疗距体骨折的最佳适应症和手术技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软骨损伤的手术护理。方法:选取该院100例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对其开展治疗,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和实验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其手术治疗中不同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焦虑,疼痛,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焦虑,疼痛,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软骨损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缓解疼痛,且预后踝、膝关节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麻 关节镜 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囊肿治疗中选择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对临床疗效及术后成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以等量随机法完成分组,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选择CBCT辅助开窗减压手术方案,对比疗效和术后成效果。结果: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不同时段新生骨质体积分数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囊肿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CBCT辅助开窗减压手术,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成活性,缩短新的骨骼生长周期。

  • 标签: 颌骨囊肿 CBCT辅助开窗减压术 临床疗效 成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骨转移患者在诊断的过程中开展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扫描诊断对于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可疑性的肿瘤骨转移患者共240例(2022年12月~2023年12月), 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扫描,比不同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 入选实验的人员240例中,合计发现病灶448个,性转移性232个,良性病灶208个,有8个属于假阳性病灶;性转移性232个中,80个属于脊柱病灶,64个属于盆骨病灶,24个岁颅骨病灶;20个属于股骨病灶,18个属于肱骨病灶,14个属于肩胛骨病灶,12个属于肋骨病灶。当进行病理性检查时,有226确诊为性转移病灶,214个属于良性病灶。当进行SPECT/CT融合显像与常规扫描时发现,SPECT/CT融合显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更高,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肿瘤骨转移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开展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便于后续的临床救治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治疗。

  • 标签: SPECT/CT融合骨显像 常规骨扫描 肿瘤骨转移
  • 简介:摘要:儿童在小学时期是学生生命旅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因此,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心理需求来有效地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特别是实行“双减”方针,班主任不只是应努力缓解学生在学业和作业等领域的压力,同时也应重视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国际小学的班主任需要更新班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进一步为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双减”政策 国际小学 班主任管理 现状及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作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操作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骨骼疾病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还对整个医学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外科是一个专门研究和治疗骨骼相关疾病的医学领域,其中包括骨折、关节疾病、脊柱疾病、肿瘤等。本文将介绍外科临床诊疗技术的应用意义,以及外科临床手术操作的类型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外科 临床诊疗技术 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是一门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对与关节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的学科。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评估和治疗与关节疾病。本文旨在探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

  • 标签: 骨与关节疾病 影像诊断 X线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手术创伤的低容忍度,外科微创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外科微创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分析微创技术在骨折治疗、关节置换及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微创技术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微创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临床决策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外科 微创技术 临床应用 手术安全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软骨瘤的ICD-10编码进行浅析,以提供相关医学工作者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医学资料,对软骨瘤的ICD-10编码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其编码的分类和特点。结果:根据ICD-10编码系统,软骨瘤的编码为M42.9,属于和关节疾病的一种分类。该编码具体指代“非特指的软骨瘤”,在医学诊断和统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软骨瘤的ICD-10编码有着明确的分类和编码规范,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准确、快速的诊断和统计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应当遵循ICD-10编码规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骨软骨瘤 ICD-10编码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痛患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中进行碱性磷酸酶测定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痛患者30例(实验组)以及同期30例(对照组)健康者进行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分析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低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论:碱性磷酸酶是观察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痛患者治疗预后的一项有效指标,有助于进行疗效评估,可推广。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碱性磷酸酶 骨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上颌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由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提供,共计100例上颌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0月。抽签法随机分组,分2组,5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术前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生活质量以及术前术后负性情绪得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围术期生活质量中,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负性情绪中,观察组术前、术后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上颌恶性肿瘤围术期中,术前术后护理可增强患者手术、康复信心,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围术期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上颌骨恶性肿瘤 术前术后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