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崎病(KD),亦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红疹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尤其多见于一至两周岁的婴儿。婴幼儿的全身中小血管出现炎症,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的扩张以及动脉瘤。病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婴幼儿猝死。目前,不典型崎病和不完全型崎病缺乏特征性诊断指标和明显的临床病症,因此难以在早期发现崎病,尽早进行对症治疗仍有难度。崎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亟需完善。近几年来,临床上对崎病患者进行丙种球蛋白(IVIG)以及多种激素治疗实验,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尚未进行广泛性推广。本文是对崎病诊断和最新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川崎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崎病早期误诊的常见类型、主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儿科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崎病早期误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其误诊类型,比较其与非误诊病例在冠脉扩张与心脏扩大上的差异性,深入分析崎病误诊的原因;结论崎病早期误诊是主客观双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完全崎病的增多以及医护人员诊疗中以典型症状作为崎病诊治的主要依据是导致误诊的关键因素;结果在幼儿崎病的诊治中,医护人员要转变惯性思维,结合临床症状,以辅助检查来降低崎病的误诊率。

  • 标签: 川崎病 早期误诊 原因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及总结崎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8例崎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及其它护理并发症,均康复出院;体会早期确诊尽早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及采用合理护理措施,能迅速退热,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使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 标签: 川崎病(KD)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相关情况。方法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崎病的患儿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35例,对患儿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损害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发热时间,Na+,ALB,PLT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丙种球蛋白敏感型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几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发热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及血钠水平下降,血小板增加是引发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同时患儿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提高晶体,避免患儿损害严重。

  • 标签: 川崎病 并发冠状动脉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崎病的临床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小儿崎病患儿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整体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崎病治疗效果;家长护理满意评分、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痊愈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儿外周血WBC、CRP、ESR。结果整体组崎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组家长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痊愈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外周血WBC、CRP、ESR相近,P>0.05;干预后整体组外周血WBC、CRP、ESR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崎病给予整体护理可加速病情康复,改善血清学指标和患儿预后,家长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临床观察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不敏感崎病患儿当中随机选取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90例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90例患儿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患儿实施常规对症和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对症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实验室指标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2.01±0.29)、黏膜充血消退时间(4.57±0.89)、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5.02±0.61)、手足肿胀消退时间(5.32±0.61)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8.89%,对照组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3.33%,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丙种球蛋白对不敏感崎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辅助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患儿各项崎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加快促进患儿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的恢复,同时降低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不敏感川崎病 临床疗效 甲强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崎病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小儿崎病患儿52例,收治时间为2017年01月--2018年01月,以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6例。常规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予以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2.31%高于常规组76.92%,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高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肢肿胀消失时间、黏膜充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崎病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的效果更加满意,可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崎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试验组患儿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并对患儿治疗后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更早,数据对比P<0.05。患儿治疗后免疫学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崎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80例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儿取1-2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儿取400mg/(kg·d)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儿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证实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差异不明显,证实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检测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g/(kg·d)的丙种球蛋白以及400mg/(kg·d)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崎病进行治疗,疗效差异不明显,安全性差异不大。

  • 标签: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不同剂量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完全型崎病小儿临床特征。方法文章中涉及的崎病患儿例数为5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根据分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典型崎病,观察组为不完全型崎病。结果对照组,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唇干裂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是心电图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方面差异极小,p>0.05。结论不完全型崎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应加大心电图以及实验室的检查,注意检查结果,同时针对于唇干裂、结膜充血以及皮疹的患儿重点检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不完全型 川崎病 患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小儿崎病的患儿6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常规组按照常规剂量使用,大剂量组使用加大治疗剂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大剂量治疗达到97.14%的有效率,较比常规组82.35%的疗效,治疗有效率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比常规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出现2.86%的冠状动脉病发生率,较比常规组14.71%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崎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对患儿冠状动脉形成较好的保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1、观察中医分期治疗能否降低崎病IVIG无反应病例的发生率;2、中药治疗能否替代第二剂IVIG或糖皮质激素。方法1、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三家医院的142例崎病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IVIG+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银翘散(病程5天内卫气同病期)、清营汤(病程6-10天气营两燔期)、沙参麦冬汤加减(病程11-21天气阴两伤期)”施治,比较两组IVIG无反应病例数以及临床效果;2、对于IVIG无反应病例,治疗组继续应用中药清营汤加减治疗3天;对照组用第二剂IVIG或加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2mg/kg.d×3天)治疗。结果1、治疗组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为4.3%(3/70),对照组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为11.1%(8/7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2、治疗组3例中有2例无需应用第二剂IVIG,1例服中药1天后仍发热家属强烈应用第二剂IVIG后热退;对照组8例中6例用第二剂IVIG后热退,2例加用甲泼尼龙后热退。结论1、中医分期论治能明显降低IVIG无反应型KD的发生率;2、对于IVIG无反应型KD,中药(清营汤加减)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第二剂IVIG,但由于观察的病例数少,能否替代第二剂IVIG或糖皮质激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中医分期论治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浆脑利钠肽在崎病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同期收治的各36例崎病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参照组。进行血浆脑利钠肽水平(BNP)、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P)、冠状动脉内径测定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参照组组间CRP、ESP、冠状动脉内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血浆BNP明显低于观察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可以为崎病患儿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浆脑利钠肽 川崎病 患儿诊断工作 临床价值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崎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优质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内容,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治疗知识、预后康复知识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在崎病优质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有效提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护理 川崎病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崎病的临床特点和方法。方法丙种球蛋白不敏感24例为研究组,在抽选24例对丙种球蛋白不敏感患者为参照组。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但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而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男性发生率以及冠状动脉发生率是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崎病的临床特点,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不敏感崎病患者开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治疗 儿童静脉注射 不敏感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凝血项测定的影响。方法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血标本各管,其抗凝剂分别为0.109mol/L枸橼酸钠(19)(作为对照组);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分别测其凝血项值,比较各结果的差异。结果0.109mol/L枸橼酸钠(14);肝素锂;EDTA-K2的抗凝血PT、APTT、TT较0.109mol/L枸橼酸钠(19)显著延长,FIB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凝血项时,应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正确的抗凝剂0.109mol/L枸橼酸钠(19),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抗凝剂 凝血四项 测定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耳廓期再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耳廓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全耳廓期再造法治疗后,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全耳廓期再造法对于各种先天性重度耳廓发育不全及外伤所致的后天性耳廓缺损、畸形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达到矫正外形的作用,更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使其能够乐观地生活,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耳廓四期再造法 Tanzer法 外耳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肢骨折术后采取冰袋冷敷切口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肢骨折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手术给予冰袋冷敷切口。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肿胀人数为29人,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轻度肿胀人数为28人,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8人(26.6%),分别为Ⅰ度疼痛4人(13.3%)、II度疼痛2人(6.7%)、III度疼痛2人(6.7%)、Ⅳ度0人。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14人(46.6%),分别为Ⅰ度疼痛6人(20.0%)、II度疼痛4人(13.3%)、III度疼痛3人(10.0%)、Ⅳ度1人(2.4%)。结论肢骨折患者应根据其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并且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同时,采取冰袋冷敷对于肢骨折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这也影响这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恢复的质量,所以,采取冰袋冷敷在肢骨折术后手术切口上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冰袋冷敷 手术切口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氨甲喋呤、抗生素和中药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22例治愈,治愈率为88.0%,对照组25例患者中11例治愈,治愈率为44.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

  • 标签: 四联疗法 异位妊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特异性抗体 丙肝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