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粒细胞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凡干咳或伴少许白黏痰持续时间超过8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不明原因咳嗽患者,都要考虑粒细胞支气管炎的可能。对痰量多表现不典型者,尤要警惕。根据慢性咳嗽病史,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以及痰或诱导痰中粒细胞比例大于3%可以做出诊断。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粒细胞支气管炎的惟一有效药物,但使用多大剂量和疗程应该多长尚无一致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胃肠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夏秋季,其发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胃肠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至数十次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 标签: 恶心 呕吐 酸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淋巴样增生伴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血管淋巴样增生伴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环境、饮食、睡眠及日常生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血管淋巴样增生伴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健康教育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激素 免疫抑制剂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胃炎常规用同组药物对治疗细菌性急性胃肠的确切疗效,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方法对56例细菌性急性胃肠患者,均用此组药物治疗。结果56例中2天治愈33例,3天治愈16例,4~5天治愈4例,7天治愈3例。结论同组药物对治疗细菌性急性胃肠作用快,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粒细胞(EOS)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变异性哮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取患者外周血进行EOS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EOS分别为(0.31±0.05)×109和(0.16±0.05)×109,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OS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有效减少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粒细胞(EOS)数量,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咳嗽变异性哮喘 血嗜酸粒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细胞膀胱炎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切片均为细胞膀胱炎,术后随防9个月,肉眼血尿消失,膀胱镜及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复发。结论酸性膀胱炎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终依赖病理学诊断,以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为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嗜酸细胞 膀胱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每年夏秋季是急性肠胃炎发作的高峰期,由于气温高湿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一旦粗心,细菌、病毒就会侵入肠胃,引起急性胃肠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国家批准新产品腹可安分散片治疗急性胃肠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腹可安分散片口服,对照组予肠炎宁片口服,3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可安分散片治疗急性胃肠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急性胃肠炎 腹可安分散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肾细胞腺瘤临床基本表现、病理学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免疫表型,为肾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例肾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病理学特点、影像学特点、免疫表型分别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病变4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直径在2—11cm;6例进行全肾切除,1例直径2cm单纯肿块切除。巨检肿瘤呈现圆形,边界清晰,未见坏死和出血;镜检显示肿瘤细胞由大量的形态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具有丰富的酸性颗粒。3例经B超检查,显示低回声,回声规则,边界不清楚。7例均经CT检查,显示为肾实质内提示有圆形的组织肿块,强化明显。免疫组化显示AE1/AE3与EMA显示阳性,CK7与Vimentin显示为阴性。结论在肾细胞腺瘤的诊断中,应将临床病理学与影像学、免疫表型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防止发生误诊。

  • 标签: 肾嗜酸细胞腺瘤 临床病理学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哮喘患者粒细胞激活后其CD63和CD203c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哮喘(哮喘组)、非过敏哮喘患者(非过敏哮喘组)及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血碱性粒细胞中CD63和CD203c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以CD123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联合设门,可观察到外周血中的碱性粒细胞。与非过敏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敏哮喘组患者的血粒细胞CD63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1)。经粉尘螨刺激后,与刺激前对照、非过敏哮喘者及正常对照者比较,过敏哮喘患者的血粒细胞CD203c和CD63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加(P〈0.01)。粒细胞CD203c、CD63表达程度与皮试结果及特异性IgE水平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活化试验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高于特异性IgE的曲线下面积(0.876)。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3表达来确定活化粒细胞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体外检测方法。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嗜碱粒细胞 CD63 CD203c 流式细胞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胃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医院门诊收治的274例急性胃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7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洛关沙星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静脉滴注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U,每日1次,疗程均为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6%,明显高于对照组69.34%(P〈0.05),且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为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艮反应.结论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胃肠的临床疗效好、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但18岁以下的患者禁止使用.

  • 标签: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 急性胃肠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