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抗战文学研究至今已历七十余年,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推动抗战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首先应当厚植根本,做到资料先行,从中发现学术生长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其次,要从国内外的前沿理论中,广泛吸取滋养;与此同时还须注重学术研究与现实的关联。

  • 标签: 抗战文学 资料建设 学术生长点 当代性
  • 简介:古丽加玛力·买买提明副教授的专著《关于维吾尔女性主义文学》是把维吾尔文学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的首部研究成果。本文讨论此专著的内容结构、思想与文化来源,提出专著的学术型及其研究价值等方面的看法。

  • 标签: 古丽加玛力·买买提明 女性主义 性别
  • 简介:日前,惠民专程来沪,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一本新著《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写个序。他说:先生虽然身体不错,但毕竟年事已高,本不忍心打扰,但终于还是忍不住提出这个请求,好为自己几十年教书、研究的生活留个纪念。想想也是,认识惠民已经35年了,为他写篇序,也是责无旁贷。1979年9月,惠民考进华东师大攻读现代文学研究,导师是许杰先生和我。

  • 标签: 台湾文学 现代文学 一本 许杰 中国文学研究 海外华文文学
  • 简介:作为以网络文学研究对象的新型文学批评类型——网络文学研究,因网络文学的兴盛而成果频出。但学术界关于网络文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却颇有微词,创建科学规范的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就当前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予以回顾,从本体定位、批评方式、研究心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 标签: 网络文学研究 本体定位 批评方式 研究心态
  • 简介:继《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3》问世后,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主办、古远清编纂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4》,最近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年鉴属于资料性工具书,设有“争鸣”、“综述”、“资料”、“刊物”、“目录”、“访谈”、“悼念”、“书评”、“机构”、“会议”等栏目,

  • 标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华文文学研究 年鉴 世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料性工具书
  • 简介:中国作协会员、江苏作协名誉理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陈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2日凌晨2:00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4岁。陈辽1931年9月出生,江苏海门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华中建设大学。1945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教员、干事、记者、记者组长、文教助理员、大尉教员,江苏省作协秘书,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指导员,《雨花》编辑部理论组长,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文学所所长。

  • 标签: 华文文学研究 陈辽 逝世 专家 中国作协 江苏省
  • 简介: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中,杨周翰堪称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早年领衔主编《欧洲文学史》,对现代主义以前的欧洲文学有着总体的把握和精当的描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他步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并开始发表中西比较文学方面的论文。但他的研究并没有受到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而是强调作为中国学者研究比较文学,一定要有中国人的灵魂,也即从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文学;此外,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诗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对中国文学研究中,他也能自觉地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世界文学语境中考察研究。即使在对国别文学——英国文学研究中,他也始终贯穿着一种比较的视野和中国的理论视角。这些都是他能够赢得国际学界尊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我们今天纪念他并继承他留给我们的遗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杨周翰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比较的视野 中国的视角
  • 简介:2015年度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推进,40岁左右的中青年学者尤为活跃。在日本文学总体研究、日本古代文学及中日古代文学关系研究、日本现代文学及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方面,在翻译文学研究的"译介学"和"译文学"层面,都出现了一批有新意的专著与论文。尤其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70周年的背景下,关于日本对华殖民侵略时期中日两国文学关系研究的高质量的成果显著增多。同时,往年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年度依然存在,缺乏学术价值的平庸选题仍然较多,不合学术规范、以祖述常识和知识充作学术研究的现象仍然存在。

  • 标签: 日本文学研究 学术述评 学术研究史
  • 简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危机意识,研究者立足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定位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本文将方法论的反思切进关键词层面的反思,包含三组关键词的梳理:"女性意识"与"性别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古代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文学"之间的隔离与传承,表征在跨文化视野之下的本土化思考,意图融合本土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突破封闭性的理论内涵,摆脱"再度边缘化"的学科危机。

  • 标签: 女性意识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男性文学 古代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简介:该书由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惠民和司方维撰写,由江苏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2月出版。此书主要分为进程篇、专题篇、学者篇和史料篇。对自1979年起35年台湾文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作出回顾梳理,究其发展脉络,以及对这35年来从事台湾文学研究的学者——从最早开路、拓荒、奠基的学者到现今年轻的硕博士群体进行扫描综观,探讨其中二十几位的学术个性和学术贡献,并探求学术流派形成的可能性。

  • 标签: 台湾文学 中文系教授 学术流派 学术个性 江苏大学 学术贡献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可以用一个“地球村”来形容,即生活在一个“村子”里面。在研究外国文学时,研究者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跨文化语境下,外国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研究外国文学时所存在的难度和条件。

  • 标签: 跨文化,语境,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余恕诚先生在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上多有创新。在观点上,打破以山川水土为基本思路的研究,将附着于地域之上的人文气息、文化传统乃至时代精神完全融合在一起,全方位考察诗人所受地域文化影响。在研究视角上,将历时性与共时性和地域特征紧密联系,从综合因素的角度探讨诗人诗歌的历时性、共时性地域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点面结合,既充分论述了文学地理学的总体理论,又侧重通过具体作家的研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余恕诚先生的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观点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余恕诚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李白与长江》
  • 简介:在"代际"视野中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传统"时,"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贡献与命运尤为值得关注。孙玉石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的学术生涯、道路、经验与遗憾典型地体现了第二代学者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他独特的个性与气质也为这一学术传统从"学术共同体"转化成为"生命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学术史的眼光阅读孙玉石,正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的反思与追问。

  • 标签: 孙玉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术史
  • 简介:有唐一代,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张说、刘禹锡、韩愈、李绅、柳宗元、刘长卿、李德裕等人都曾被贬岭南,岭南道贬谪文人约150名,流贬官员共380余名,高居全唐十五道之首。南来谪宦群体对岭南文学启蒙有无影响、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些都是探讨谪宦影响时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文人地域分布相关性分析、启蒙精神和悲剧精神建构两个方面,探析唐代谪宦对岭南文学启蒙及文学发展的历史影响。

  • 标签: 谪宦 岭南文学 启蒙 悲剧精神
  • 简介:文章对1979年至2005年的广西文学研究作整理和评述,在介绍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及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港澳台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学科的研究情况及主要成果。

  • 标签: 广西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钱超英的澳华文学研究独具一格、卓有成效,开辟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大路,尤其是在围绕流散文学的议题上,他别具问题意识,坚持本土与外来的双重辩证,也发展了流散与移民性的内在关联,引人思考。当然,其论述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能够跨越时间限定,查漏补缺,借用“华语比较文学”等新理念,或许会有更大提升。

  • 标签: 钱超英 流散 澳华文学
  • 简介:2015年10月,由胡德才教授策划、古远清教授编纂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4》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2013年10月出版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2013》之后推出的第二本“华文文学研究年鉴”。该年鉴的内容包括争鸣、综述、资料、期刊目录、刊物、访谈、悼念、书评、机构、会议等十个部分。

  • 标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华文文学研究 古远清 年鉴 教授 期刊目录
  • 简介:刘登翰将最新的学术著述自选集命名为“跨域与越界”,这既是他长期研究华文文学的心得体会,也较形象精确地概括了他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倾向。在“跨域”的认知下,刘登翰努力为华文文学勾勒出一幅整体性画卷,这使他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大同世界”的综合视域。与此同时,“越界”也正是在“跨域”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实践——跨越国族界限,跨越理论边界。

  • 标签: 刘登翰 华文文学研究 跨域 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