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检测可溶致癌抑制因子2 (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入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及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符合心功能Ⅲ-Ⅳ级。排除心源性休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根据入院后检测PAB水平分高PAB组(≥200 mg/L)和低PAB组(<200 mg/L)。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PASP)、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 artery mean pressure,M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检测PA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PR)、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erminal B 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及sST2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高PAB组(n=40)与低PAB组(n=72)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PAB组与高PAB组比较,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SP、MPAP、NT-pro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PAB组较高PAB组sST2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P、MPAP、NT-proBNP、sST2均降低,高PAB组较低PAB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PAB组与低PAB组比较,TBIL、hs-C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BIL、hs-CPR水平已超出正常范围。治疗后,高PAB组与低PAB组比较,TBIL、hs-CP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PAB与sST2呈负相关(r=-0.778,P=0.001);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sST2、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569,P=0.034;r=0.572,P=0.033)。ROC曲线示,PAB和sST2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756,对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转归情况预测效能最高。结论sST2和PAB联合检测可评估CPHD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以及转归,指导临床。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前白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致癌抑制因子2(SST2)、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磁共振多模态诊断心肌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88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心肌病患者根据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延迟钆增强(LGE)检查结果分为LGE阳性和LGE阴性。两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评估心律异常率;记录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ST2、半乳糖凝集素3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预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效能。结果88例心肌病患者CMRI-LGE检查结果显示,LGE阳性42例,LGE阴性46例。心肌病组心律异常率、LVEDD、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明显高于对照组[67.05%(59/88)比2.00%(2/100)、(46.55 ± 5.99) mm比(27.92 ± 2.05) mm、(61.83 ± 10.57) μg/L比(24.99 ± 7.69) μg/L和(18.65 ± 3.39) μg/L比(7.12 ± 1.33) μg/L],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55.11 ± 8.36)%比(68.83 ± 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E阳性患者心律异常率、NYHA心功能分级、LVEDD、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明显高于LGE阴性患者[88.10%(37/42)比47.83%(22/46)、(3.10 ± 0.53)级比(2.11 ± 0.61)级、(48.88 ± 5.95) mm比(44.41 ± 5.24) mm、(65.58 ± 11.73) μg/L比(58.40 ± 8.10) μg/L和(21.00 ± 2.72) μg/L比(16.51 ± 2.39) μg/L],LVEF明显低于LGE阴性患者[(52.15 ± 8.23)%比(57.82 ± 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预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5.07 μg/L和18.46 μ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95% CI 0.604~0.825,P = 0.001)和0.894(95% CI 0.828~0.960,P = 0.001),灵敏度分别为61.9%和85.7%,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2.6%。结论磁共振多模态对心肌纤维化有良好的检测能力,血清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对心肌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磁共振多模态诊断心肌纤维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半乳糖凝集素3 纤维化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磁共振多模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致癌抑制因子2(SST2)、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磁共振多模态诊断心肌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88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心肌病患者根据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延迟钆增强(LGE)检查结果分为LGE阳性和LGE阴性。两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评估心律异常率;记录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ST2、半乳糖凝集素3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预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效能。结果88例心肌病患者CMRI-LGE检查结果显示,LGE阳性42例,LGE阴性46例。心肌病组心律异常率、LVEDD、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明显高于对照组[67.05%(59/88)比2.00%(2/100)、(46.55 ± 5.99) mm比(27.92 ± 2.05) mm、(61.83 ± 10.57) μg/L比(24.99 ± 7.69) μg/L和(18.65 ± 3.39) μg/L比(7.12 ± 1.33) μg/L],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55.11 ± 8.36)%比(68.83 ± 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E阳性患者心律异常率、NYHA心功能分级、LVEDD、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明显高于LGE阴性患者[88.10%(37/42)比47.83%(22/46)、(3.10 ± 0.53)级比(2.11 ± 0.61)级、(48.88 ± 5.95) mm比(44.41 ± 5.24) mm、(65.58 ± 11.73) μg/L比(58.40 ± 8.10) μg/L和(21.00 ± 2.72) μg/L比(16.51 ± 2.39) μg/L],LVEF明显低于LGE阴性患者[(52.15 ± 8.23)%比(57.82 ± 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预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纤维化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5.07 μg/L和18.46 μ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95% CI 0.604~0.825,P = 0.001)和0.894(95% CI 0.828~0.960,P = 0.001),灵敏度分别为61.9%和85.7%,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2.6%。结论磁共振多模态对心肌纤维化有良好的检测能力,血清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对心肌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磁共振多模态诊断心肌纤维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半乳糖凝集素3 纤维化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磁共振多模态
  • 简介:本研究建立可溶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sHLA-Ⅰ)检测方法,并探讨贮存血中sHLA-Ⅰ浓度变化的意义.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60例正常广东人血清中sHLA-Ⅰ水平和20例献血员成分血中sHLA-Ⅰ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时,可溶HLA-Ⅰ最低检测限为2.84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5.80%,批间变异系数为9.00%,回收率≥98.57%,广东人sHLA-Ⅰ平均值为(699.54±360.10)ng/ml.贮存28天的RBC和随机供者血小板的sHLA-Ⅰ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成分血,并且与成分血中残存的白细胞数和贮存时间有关.结论:用ELISA法检测可溶HLA-Ⅰ灵敏、特异、稳定,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可考虑选择性输注含有不同浓度可溶HLA-Ⅰ的成分血.

  • 标签: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 ELISA 成分血
  • 简介:白细胞介素2(IL-2)是机体免疫网络中重要的淋巴因子,具有诱导细胞分化增殖、增强细胞毒作用、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诱导干扰素产生和介导肿瘤免疫等功能,其作用有赖于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相互影响。IL-2R包括膜表面受体(mIL-2R)和可溶受体(SIL-2R)两种类型,均与IL-2竞争结合,后者可中和活化T细胞周围的IL-2,封闭IL-2/IL-2R调节的重要生物学反应,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免疫系统 外周血淋巴细胞 肝硬化 肝炎 肝癌
  • 简介: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粗盐中可溶杂质的去除则是复分解反应的很好应用.以例题为例介绍了粗盐中可溶杂质的去除方法.

  • 标签: 粗盐 杂质 初中化学
  • 简介:摘要:本文以可溶热熔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设计与性能展开深入研究。介绍了可溶热熔胶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从材料选择、配方比例、加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可溶热熔胶的设计要点,并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在性能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了可溶热熔胶的粘接强度、耐热性、耐水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和优化方向。通过系统的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可溶热熔胶的性能优化途径,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 标签: 可溶性热熔胶,设计,性能,粘接强度,优化
  • 简介:摘要可溶ST2(sST2)作为反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塑的新型标志物,通过与IL-33结合,抑制IL-3与ST2L的结合及其信号传导,明显抑制IL-3抗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的作用。因不受年龄、性别、温度、体质指数、肌酐清除率等影响,将在心衰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ST2 心力衰竭 纤维化 预后
  • 简介:背景:目前尚无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食管癌.目的:通过测定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诊断和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ELISA)检测56例食管癌患者和10名健康成人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的血清sTNFR-Ⅰ和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sTNFR-Ⅱ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sTNFR-Ⅰ与CE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sTNFR-Ⅱ(P<0.001).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CEA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同时检测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有助于诊断食管癌和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 标签: TNFR 食管癌 血清 患者 诊断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简介:摘要血清可溶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 gene 2,sST2)属于Toll/IL-1受体超家族成员。sST2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sST2的浓度非常低,但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血清中sST2的水平明显上升。sST2能阻断气道炎症中的IL-33信号通路,可预测儿童哮喘的严重程度。同时sST2也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标志物。该文对sST2在儿童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特征、预后等进行综述,为指导临床更好识别及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奠定基础。

  • 标签: 儿童 哮喘 肺炎 气道炎症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增加活性碳过滤器去除化工工艺凝液可溶TOC的可行性,并提出两种技改方案进行优缺点对比。最终通过确定技改方案解决生产问题。

  • 标签: 可溶性TOC 活性炭 过滤器 工艺凝液
  • 简介:传统的加工方法大多数是将魔芋精粉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形成不溶性凝胶,然后经充分水洗,使这些杂质被中和或脱除。与此同时,魔芋葡甘露聚糖(KGM)由可溶膳食纤维变成不溶性膳食纤维(ISDF),从而大大降低了它的保健功能。本文研究了用酒精对魔芋精粉提纯去杂的工艺条件,得到了KGM含量较高、杂质含量较低的纯化粉。然后对纯化粉进行碱液溶解处理生产可溶膳食纤维饮料。

  • 标签: 魔芋精粉 酒精 提纯去杂 可溶性膳食纤维饮料 碱液溶解处理
  • 简介:用碱性硅酸盐处理裸皮后再进行中和,裸皮就获得了足够的稳定性,可以进行削里操作。得到的皮屑未被改性,基本上是天然的。此外,使用这种硅酸盐,可促进皮对此后加入的皮化材料的吸收。尤其是铬鞣剂。此天然革屑可作混合肥料使用或作其它用途.这有助于制革厂应对日益严厉的固体废渣的处理要求。基于此新成果得出了改进可持续发展的总概念。

  • 标签: 制革生产 可溶性硅酸盐 天然革屑 混合肥料 废渣处理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因为现代城市建设经济的理念转型,针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越发被引起关注,其中针对于油漆工程中可溶铅元素含量的危害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这种环境中许多油漆厂家在建筑市场中受到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只有采取有效且科学的可溶铅含量检测技术确保相应行业的平衡统筹,稳定城市居民使用的安全,才能够重新营造现有市场环境的平衡。本文依据现有油漆中可溶铅含量的特点进行技术检测分析,具备一定实际意义。

  • 标签: 油漆 可溶性铅含量 技术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ERα-LBD)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得到可溶ERα-LBD蛋白。方法在Addgene网站检索关键词ES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选择符合条件的质粒载体pcDNA-HA-ER WT(Addgene plasmid # 49498; http://n2t.net/addgene:49498; RRID:Addgene_49498),设计引物并扩增得到目的片段ERα-LBD,分别构建蛋白表达载体pET-28a-LBD和pGEX-4T1-LBD,改变诱导温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对表达条件优化。待细菌裂解并提取蛋白后进行凝胶电泳,可在细菌上清的泳道中观察到明显的紫色蛋白表达条带,即为可溶ERα-LBD蛋白。结果pET-28a-LBD重组质粒未能表达重组蛋白ERα-LBD,重组质粒pGEX-4T1-LBD在Rosetta和BL21(DE3)感受态中以1 mmol/L IPTG诱导仅能得到包涵体;以0.2 mmol/L IPTG 16 ℃过夜诱导培养,则可得到可溶ERα-LBD蛋白。结论成功构建ERα-LBD表达载体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获得可溶ERα-LBD蛋白。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 重组表达载体 条件优化 可溶性表达
  • 简介:固体颗粒密度的测量有着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由于有些物质易溶于水,有的物质具有吸水性,特别是有些不规则的小颗粒状固体小而溶于水,给测量物质的体积带来了困难.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测量物质密度的新方法,把传统实验的液体换成气体,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测量出可溶、吸水性物质的体积,特别是可以测量小颗粒易溶于水固体颗粒的体积.测出物质的体积后,利用托盘天平秤量出物质的质量,既可以求出不规则固体颗粒的密度.本实验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 标签: 固体颗粒 可溶性物质 吸水性物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密度
  • 简介:摘要:聚酰亚胺(PI)是一类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聚合物材料。PI 的主链包含芳香环和酰胺, 导致形成 pi-π、 p-π 和其他共聚系统之间的分子链, 有助于电子的极化和电荷转移到系统中, 本文分析了可溶联苯聚酰胺的合成和表征作为参考。

  • 标签: 聚酰亚胺 可溶性 合成 两步法
  • 简介:摘 要:为了能够显著提升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推广麦麸在面粉中的使用,本文将以麦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可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并研究其对流变特性及消化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麦麸中的可溶(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尤其是麦麸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麦麸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淀粉
  • 简介:生产技术指标的控制是浸渍纸生产企业的关键控制工序,对生产质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可溶树脂"指标的波动较频繁,不易控制,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浸渍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溶指标的一些控制细节,对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必要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可溶性 浸渍
  • 简介:摘要:实验室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可溶硅含量是一、二级水的重要指标,执行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该方法中可溶硅含量的分析时间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