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从长江三峡北岩的四川梁平县城出发,乘车西南行,约半小时就到了云、贵、川佛教的祖庭古寺.古寺门前溪水潺潺,院内外白鹭成群追逐嬉戏,翩翩起舞,使幽静肃穆的古刹显得别有情趣.规模宏大,占地一百一十多亩.金碧辉煌的雄伟殿宇,深隐在古树绿荫之间.禅房外花木绚丽,室内寂静雅致,别有天地.历任知县道府,均立碑以颂其景,并保护其庙.数百年来,来这里的香客、游人、学士、名流络绎不绝,它是久享盛名的宗教圣地和游览胜景.由开山祖师破山和尚在清顺治十年所建,名曰“福国寺”.因庙内有两株桂花树,改名“”.又因在清咸丰十年改建贝叶楼,修建舍利塔,从地下挖出金带一根,因而又称它为“金带寺”.破山和尚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是渝州(今重庆)明代大学士蹇义的后裔,十九岁削发为僧,命名海明号旭东.破山和尚先后开建法幢十五处,大振宗风,学者云集,缁徒五百余人,嗣法弟子八十七人,流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甘肃、陕西、福建、东南亚和欧美,其法系亦用“”之名.成都昭觉寺、文殊院、重庆华岩寺、

  • 标签: 桂花树 破山 大雄宝殿 传统表现手法 舍利塔 土地庙
  • 简介:<正>位于四川省梁平县城西南12公里的金带乡村,地处梁(平县)垫(江县)公路西侧。占地110亩,其中园林面积77亩,建筑占地33亩。山门向西,呈长方形四合院,四周红墙环绕,寺内殿宇七层,依次是大山门、弥勒殿(包括韦驮殿),大雄宝殿、戒、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包括舍利塔)。厢房众多,左厢有报恩(供有护

  • 标签: 破山 西南佛教 古寺 祖庭 藏经 舍利塔
  • 简介:宋刻《松帖》为米芾曾孙所刻,收入的米书作品均罕见。1995年日本著名书法家宇野雪村先生将所藏该帖宋拓本捐赠故宫博物院。启功先生经过研究写下题跋并定帖名。本文回顾此事的经过,并对程文荣的记载、翁同稣和启功题跋构成的考帖过程作了梳理研究。作者指出《松帖》刻于淳熙十五年(1188),而不会在淳佑八年(1248),还从《翁同稣日记》裹查出翁氏获帖一事,在先绪十五年(1889)九月。

  • 标签: 米芾 松桂堂帖 启功 宇野雪村 程文荣 翁同稣
  • 简介:是一种姓氏文化。涉及洪、江、翁、方、龚、汪六姓,起源于福建,后随着移民撒落在世界各个角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深入,六文化也被深入挖掘,并发扬光大。1990年,海内外六后裔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六联谊会宗亲会。并规定每两年举行一届,此后在台湾高雄、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美国洛杉矾、泉州、台湾金门分别举行了第二届至第八届,开展祭祖大典、恳亲联谊和经贸交流等活动。现在,海内外六桂子孙的集聚地纷纷成立六宗亲组织,国内以福建、广东、台湾三地为盛,海外以东南亚为主,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 标签: 姓氏文化 慈溪 经贸交流 改革开放 马来西亚 世界
  • 简介:勿洞八,泰文译音是“捧片汶务尼切”,是广西同乡在泰国最早的合法团体。原打算成立广西会馆,因注册问题而改用“八”,即广西慈善机构的意思。1969年农历正月十七日成立,1981年建成宇,址位于泰国勿洞县叻则律杰一百五十号之十六。八的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举办慈善公益和文化教育事业,提倡康乐活动,共谋福利及救灾恤难并襄助庆吊与奉祀神明和其它合法事宜。但不干涉及政治。凡是裔,只要年足20岁,有正当职业,行为良好,承认该宗旨,遵守章程者,不分男

  • 标签: 八桂 联络感情 一百五 文化教育事业 慈善堂 黄东华
  • 简介:六月下旬,泰国勿洞八举行理监事联席会议,由理事长黄忠主持。会议主要通过两项议案。第一,修缮该各部,扩建厨房。第二,讨论颁发佛历2534年度各友的子女学业成绩优良者奖励金申请细则。该细则具体内容是:(1)凡在泰国就读公、私立大学、中商学院及初小学校的学生,学年分数平均在80分以上,品行乙等以上的,获奖;该本着注重华文的要求,凡在华小就读,如中、泰两科及格者,可获得双重奖;但友及其子女学业已经期满的,继由其一子的就学子女申请。(2)申请表格,住当地的可向该办公厅索

  • 标签: 八桂 福利事业 黄桂忠 私立大学 佛历 奖励金
  • 简介:摘要中国近40年的城市发展,崛起了一批大城市,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城市问题。新加坡作为全球最发达以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很好的平衡了城市的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本文试图探究新加坡的花园城市规划理论,花园城市成功的背后不仅仅眼见的花草树木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规划与公园绿地规划之间的缜密的构思布局。

  • 标签: 花园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理论 新加坡
  • 简介: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藏本《新镌南北时尚丝弦小曲》~2是乾隆年间的一部俗曲选集,由姑苏王君甫刊刻,辑录俗曲103首,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市井趣味,作为最早反映清初俗曲创作风貌的特有文本,非常珍贵。虽然明清俗曲的研究和整理始于民国时期的学

  • 标签: 丝弦小曲 曲辞 双红 罗江怨 然明 文化研究所
  • 简介:史学界对黄庭坚家世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英山《黄氏宗勘对其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在分析民国时期续修的英山《黄氏宗彳普》基础上,探讨江西分宁黄氏之黄庭坚家系源流,提出英山《黄氏宗嘞对黄庭坚家世研究的史料价值。

  • 标签: 英山 双井堂黄氏宗谱 黄庭坚 家世
  • 简介:摘要:减,即减负和减少作业,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5+2课则是指学校将大部分的学习任务放在学校内完成,减少学生在家中完成作业的时间。在5+2课中,口风琴的优越性凸显无疑。口风琴是一种音乐教育中常见的乐器,它不仅具有音色美妙、易学易练的特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节奏感和合作精神。在5+2课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口风琴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口风琴技能,进行集体合奏和表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 标签: 双减 口风琴 5+2课堂
  • 简介: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又称广西学,是广西学术文化的简称。狭义的学叫桂林学,特指桂林的学术文化,主要研究从古至今桂林地区,或者说广西北部地区的学术文化及其发展,包括所涉领域的学术积累、学术气氛与学术动向,旨在概括桂林学术发展特点及学术精神,提示桂林学术思想传承历史,积极建立起立足于21世纪的新鲜的科学的学。

  • 标签: 桂学 桂林学 桂林文化
  • 简介:在清代,苏州先后出了姓异名同的两个名人。一是冯芬,吴县木渎镇人;一为沈芬,吴江人,两处当时都属苏州府,今则同在苏州市行政区划之内。冯芬曾得"少年巍科,中年解组"之称。巍科指科甲名次居高,他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甲第二名进士,亦即取中榜眼,这

  • 标签: 冯桂芬 二十年 行政区划 苏州市 少年 道光
  • 简介:“先学后展,当探究”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631信息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组建虚拟班级,进行虚拟课堂教学,探索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关系,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其基本内涵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依据把探究分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引领探究三种形式,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 标签: 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 信息化教学平台 自主学习模式 虚拟课堂 有效整合
  • 简介:摘 要:“减”提出快一年了,“减”下如何上好一初中历史课,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管怎样改革,应值得肯定的是:在45分钟内,精心设计教学设计(后文简称备课),千方百计上好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是我们历史教师孜孜不变的追求。对此,笔者就“减”下如何上好一历史课,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从教经验,从备课和上课两大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历史 课堂教学 “课标”
  • 简介:很早就读过台湾著名散文家琦君写的《桂花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桂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提起桂花,没有再比这更亲切的花名儿了。

  • 标签: 《桂花雨》 散文家 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