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的相关因素,为自然流产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及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USA的发生率为8.09%。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USA的发生率为7.6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职业、孕次、人工流产史、叶酸服用状况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职业为农民、孕次及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未服用叶酸USA发生率高。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与USA发生率有关。结论未叶酸、孕次、农民、人工流产史是USA发生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原因不明 自然流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样细胞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120例女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URSA组,对照A组(正常妊娠女性)和对照B组(正常未孕女性),每组40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T淋巴细胞和NKT样细胞亚群(CD3+CD16+CD56+、CD3+CD16+CD56-)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4、三种孕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2)的水平。结果URSA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的CD3+T淋巴细胞和CD3+CD16+CD56-NKT样细胞亚型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的CD3+CD16+CD56+NKT样细胞亚型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A组和对照B组的CD3+CD16+CD56+NKT样细胞亚型表达明显高于URSA组[A组:(4.02±1.54)%,B组:(1.92±1.02)%,URSA组:(6.45±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596,P<0.05)。URSA组的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A组[(110.27±50.12)ng/L比(69.38±31.25)ng/L,t= 4.380,P< 0.05];URSA组的IL-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A组[(21.34±10.02)ng/L比(40.97±19.85)ng/L,t= 5.583,P< 0.05];URSA组的Th1/Th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A组[(6.84±2.49)比(2.34±1.74),t= 9.370,P< 0.05]。同时,URSA组的血清β-HCG、P、E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778、11.992和21.922,P值均<0.05)。结论NKT样细胞的表达在URSA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上URSA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自然杀伤T样细胞 自然流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基因检测诊断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价值。方法  以10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叶酸规范治疗)与对照组(未接受叶酸治疗),检测两组叶酸MTHFR基因型,分析其与RSA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浆叶酸、红细胞叶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叶酸 基因检测 不明原因 复发性自然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叶酸水平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常规孕检的1315例孕早期(孕周≤10周)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出现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将孕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23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以对照组血清HCY及叶酸水平的第10或90百分位数为界值,比较不同水平组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病风险。结果年龄、孕次、自然流产史、孕前低体重、高HCY血症(OR=2.667,P〈0.05)为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因素,围孕期服用叶酸、高血清叶酸水平(OR=0.228,P〈0.05)为其保护因素。血清叶酸低水平或血清高HCY水平的孕妇,其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危险性均高于相关指标正常孕妇(OR=2.4、1.7,P〈0.05)。结论孕早期高血清HCY、低血清叶酸水平均可能导致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危险增加,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能有助于识别高危孕妇。

  • 标签: 孕早期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原因不明自然流产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对口服地屈孕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口服地屈孕酮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妊娠成功率、新生儿活产率及妊娠结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新生儿活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口服地屈孕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加强其用药、心理及生活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 地屈孕酮 护理干预 妊娠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5例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淋巴结免疫治疗,分析妊娠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封闭抗体情况。结果:经过免疫治疗后,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率80.00%;其中再次流产2例,妊娠维持32周以上者16例,足月分娩活婴2例,妊娠成功率64.00%。治疗后,25例患者封闭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结论:对于原因不明性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使用免疫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封闭抗体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反复自然流产 免疫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固肾安胎丸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注意休息,给予复合维生素,维生素E),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每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清指标,得出固肾安胎丸联合常规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均好与治疗前,表明两种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固肾安胎丸 常规治疗 不明原因 自然流产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夫妇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MTHFR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URSA组和对照组各50对夫妇的外周血进行MTHFRC677T的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URSA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T/T、C/T+T/T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C基因型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RSA组(P〈0.05),两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T基因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URSA组等位基因T明显高于C的频率,且URSA组等位基因T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等位基因C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SR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该病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 LIT治疗(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 的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完成资料的记录。方法: 笔者在本次试验的过程中选择了 2017年 1月至 2019 年 6月 在本院确诊的160 名 URSA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 LIT 治疗 组以及常规保胎组。LIT治疗 组会进行主动 LIT治疗 :封闭抗体缺乏以及 NK细胞数量及活性升高或 TH1/TH2增高者,尊重其意愿,抽取 其 患者丈夫或健康的无关第三者空腹血30mL,与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在无菌条件下常规分离提取淋巴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 3次后,调整淋巴细胞混悬液约 0.7mL。于患者前臂内侧分 3点皮内注射,每 2周治疗 1次, 4次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即可备孕, 2个疗程结束仍未受孕者半年后加强治疗 1/2疗程,途中妊娠者,继续治疗至妊娠 12周 视为妊娠成功 。常规保胎组则是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其选择进行使用黄体酮以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常规的保守治疗至妊娠12周 可以判定为妊娠成功。结果: LIT治疗组 有 4 例偏离方案, 6 例未妊娠, 14 例流产流产率为 20%, 56 例成功妊娠, 成功率 80% 。 常规保胎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有 6 例偏离方案, 10 例未妊娠, 35 例流产流产率为 54.7 %, 29 例成功妊娠妊娠的成功率达到了 45.3 %。治疗组所采用的 LIT治疗 方法妊娠成功率相较于采用常规保胎法的对照组有着较为明显的上升。结论: 使用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法对于 URSA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并且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URSA 淋巴细胞 LIT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的参照组(n=28),以及实施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研究组(n=28),比较两组凝血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结果研究组t-PA(0.71±0.34)AU/mL、PAI-I(0.46±0.35)U/mL、APTT(29.24±5.57)s、血小板计数(184.24±55.21)×109/L、纤维蛋白原(2.14±0.56)g/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素 阿司匹林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 (URSA)是临床上难以治疗的不育症 ,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给家庭带来痛苦。目前研究认为它的发生主要与母胎的同种免疫关系异常有关 ,近年来对 URSA妇女免疫功能的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其发病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 URSA发病机制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URS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 人类白细胞抗原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疗法的黄体酮+HCG,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HCG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联合疗法联合黄体酮+HCG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un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的疗效。探讨临床实用的方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就诊的212例URSA、确诊为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缺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组传统法治疗组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第二组被动免疫联合传统法治疗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黄体酮+HCG治疗小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于孕前、孕后对患者行静脉滴注,使之产生被动免疫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第三组主动免疫联合传统法(淋巴细胞+黄体酮+HCG)治疗组取其丈夫或无关第三方(无免疫排斥的)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后于孕前、孕后皮下注射于患者前臂,使之产生主动免疫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其妊娠至16周的结果。结果传统治疗组76例,妊娠22例,(成功率28.9%),被动免疫联合疗法70例,妊娠36例,(成功率51.4%),主动免疫联合疗法66例,妊娠48例,(成功率72.7%)。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被动免疫联合HCG疗组和黄体酮+HCG治疗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丈夫淋巴细胞与无关第三方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妊娠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动免疫LC联合HCG治疗后,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转阳性者再次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仍阴性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主动免疫联合传统法(淋巴细胞+黄体酮+HCG)治疗URSA妊娠成功率高,优于传统法及被动免疫联合传统法(免疫球蛋白+黄体酮+HCG)疗法。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黄体酮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免疫治疗 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