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卫生医疗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CT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积极的应用于临床。在医院的医疗设备供应中,CT设备的定期维修和日常的保养工作,可以有效的延长CT的使用寿命。对于诊断中发生医疗设备故障问题,本文根据CT医疗设备的基本构造,在故障原因的基础之上,进行CT维修的基本方法和诊断根据的总结。

  • 标签: CT维修经验 基本构造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胸部护板(Conkai胸部护板)治疗肋骨骨折的经验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肋骨骨折的病例,其中24例应用记忆合金胸部护板做外固定,为护板组;36例采用传统外固定方法(胸带固定等)。分别纪录2组病患在骨折开始治疗后1、24、48及72小时休息时及咳嗽时的视觉疼痛指数[Visualanaloguescale,VAS]、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板组减轻胸痛的效应从治疗后一小时开始显现,患者主诉胸痛明显好转,休息时和强制性咳嗽时的VAS较对照组下降;肺部并发症降低30%。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胸部护板对于不需手术的肋骨骨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疼痛因而增加呼吸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是一种新式的、简单有效的治疗肋骨骨折的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Conkai 胸部护板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部分不用引流管的可行性。方法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颅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46例为常规放置引流管组(引流组),38例为不放置引流管组(未置组)。比较两组病例脑脊液漏、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癫痫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现脑脊液漏、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部分不使用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颅脑疾病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未出现断钉、松动或骨不融合等不良现象,患者8~12个月均骨性愈合,满意度为92%。结论实施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未出现断钉、松动或骨不融合等不良现象,患者8~12个月均骨性愈合,满意度为92%。结论实施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治疗方法 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经皮穿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评估该缝合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完成的57例pEVA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57例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57/57),手术平均时间(93.5±17.8)min。ProGlide共缝合106处股动脉入路,其中缝合20F~22F血管鞘36例次,18F以下血管鞘70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88.7%(94/106),二次成功率91.5%(97/106)。缝合失败导致穿刺点出血5例,其中2例行手术探查止血,3例局部压迫并加压包扎止血;入路动脉闭塞4例,均行手术探查并重新缝合。术后蓝趾综合征(垃圾脚)6例,发生率5.7%(6/106)。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pEVAR术中使用PercloseProGlide缝合器安全有效,加强术者经验并挑选合适患者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经皮穿刺封堵 腔内修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A组):术前分别采用经验性和MPR两种方法获得C形臂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术中采用MPR技术确定角度,统计支架释放后近端标记点的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4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经验性方法释放支架(B组):计算近端标记点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支架标记点散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内经验性方法和MPR方法之间旋转角度及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标记点散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42.9%,P<0.05);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21.4%,P<0.05)。结论结合MPR技术进行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定位调整,指导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旋转角度 倾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