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西南大旱,丰水的西南地区,面对这场罕见的旱灾,充分暴露出水利设施抗旱减灾能力薄弱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贫水的西北地区,旱灾频发,要防御可能发生的持续大旱,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应制订各种应对的科学预案,而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补充水源的一项根本措施。

  • 标签: 西南大旱 工程性缺水 西北大旱 资源性缺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 简介: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大型调水工程的现状,从美国西部等发达国家调水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出了一些启示,分析并提出了大型调水工程兴利除弊的观点和看法。

  • 标签: 大型调水工程 现状 科学管理 启示
  • 简介:2012年7月21日大清河系北支发生"96.8"以来最大一次暴雨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的重大损失。本次从暴雨洪水特点、洪水行进过程、河道行洪水量损失及山区河道管理和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快北支南拒马河、白沟河的治理和小清河、兰沟洼两个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 标签: 暴雨 洪水 行洪 清障 建议
  • 简介:自1912年至今,美国拆坝历史已有百年之久,期间拆坝共计1108座。从拆坝数量、分布范围、坝高和坝龄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闸坝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不同年代美国的拆坝特点:1980年以前拆坝数量少,分布范围较小,但闸坝的负面影响及拆坝必要性开始被人们所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后拆坝数量和范匍逐渐扩大,坝高仍小于20m,拆坝原因以生态修复为主,且更加关注闸坝安全问题;20世纪90年代拆坝数量继续扩大.拆坝高度实现突破,编制完成《大坝及水电设施退役导则》;21世纪,拆坝数量、高度和长度都打破以往记录.被拆闸坝以混凝土坝为主且绝大多数超过了使用寿命。同时,分析表明,闸坝的拆除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标签: 美国 闸坝 拆坝历史 时代特点
  • 简介:我国水土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决定了灌溉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保留下来许多尚在使用的古代灌溉工程,它们可持续效益的发挥不仅是因为完善的工程体系,更有赖于科学的管理,而地方水利管理组织的构建对管理制度的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拥有1500年灌溉效益的浙江丽水通济堰工程为例,对灌区水利管理进行历史考察,并结合不同时期的工程发展状况与人文环境等因素,阐释历代水利管理体系的特点与演进.研究有助于认知古代灌区工程管理中的科学价值,以为现代灌区管理的完善提供历史借鉴.

  • 标签: 古代 灌溉 管理 通济堰 遗产
  • 简介:一、主要国家水电开发历程与发展趋势1.美国(1)水资源概况及电力结构美国国土面积937万km2,2006年人口为2.991亿。其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美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主体为隶属于国防部的陆军工程师兵团(USACE)、隶属于内务部的垦务局(USBR)和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

  • 标签: 水电发展 发展概况 国外 资源开发利用 水能资源 中西部地区
  • 简介:遭遇特大冰冻灾害,电网崩溃瓦解,导致大面积停电,但小水电起到了保电安民的大作用,引发几点启示

  • 标签: 小水电 抗冰保电 大作用 启示
  • 简介:甘肃是泥石流、山洪灾害多发、频发地区.通过对灾害过程、成因等深入分析发现,暴雨是形成山洪灾害的触发条件.山区河流汇流时间短,当前期降雨达到临界雨强,土壤含水量及下垫面达到产流条件时,极易形成地表强径流.强降水侵蚀、冲刷使山区固体松散物质滑动面的摩擦力和黏聚力减少,大量土壤松散物质和泥沙碎石随山洪下泄,形成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本文对玉门市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具有局域代表性的典型场次历史洪水进行现场调查,并利用现有成果和实测资料,在综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巩昌河 洪水调查 分析
  • 简介:日本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水科学研究治理、宣贯教育及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先进经验和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从日本积极推行的水资源“五保体系”,即“社会保水、政策机制保水、科技保水、工程保水、管理保水”中得到借鉴,加强我国在“保水教育、立法保护、污水治理、生态建设、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等方面进行水源地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工作的建议。

  • 标签: 水源地保护 水资源保护 水生态修复 水污染防治 日本
  • 简介:平原三角洲地区考查洪灾,采用沉积地层学或孝考古地层学的方法来探寻水灾发生的证据已有很大困难。为此,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筛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得出该区域洪灾发生的规律性。尽管所得出的洪灾发生波动周期或峰值、峰谷序列较为粗略,不够严谨,然而作为在较长的历史时段(2000aBP)内考察、分析洪灾的发生过程和自然历史特征并总结出其规律性,应该说此结果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本区洪灾历史演变规律较为清晰的脉络。同时也为预测下一个洪灾峰值期的到来提供了可能性。千年长跨度洪灾峰值周期内明显地表现在200-300年的中等跨度洪灾峰值变化周期,预示着2000年前后又一次可能的洪灾峰值期的到来。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历史洪灾 洪灾峰值期 发生规律
  • 简介:1.南荷兰省简介南荷兰省位于荷兰王国西部,西临北海,是荷兰12个省份之一,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在589km~2的水面和2867km~2的土地上,居住着346万居民。与之毗邻的省份有北荷兰、泽兰、乌得勒支等。省会设在海牙,省内的重要城市包括鹿特丹、莱顿、代尔夫特等。

  • 标签: 水资源管理 荷兰 河北省 人口密度 鹿特丹
  • 简介:是应20世纪30年代编制各流域防洪规划的需求,于1936年在全国经济委员会中附设的整理水利文献编纂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整编工作先后经历60余年,有数十位专家参与工作.该书分别论述了长江、淮河、黄河、运河、永定河等河干支流,以及与之相通的重要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巢湖、太湖等)的自然情况和治理历史.清代最后90年间主要江河及其治理都发生过重大改变:黄河1855年大改道,夺淮河入黄海,北徙至渤海,并逐步固定在今天下游的位置;淮河由于黄河的淤积,原来的入海通道被堵闭,而改由里下河区入海和由运河一线入江;运行500年的京杭大运河萎缩为江苏和浙江的地区性运河等.其间长江和黄河还发生过千年一遇的洪水:黄河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门峡出现过3.6万m3/s的流量,成为小浪底水库的设计依据;长江在同治九年(1810年)宜昌出现过10.5万m3/s的洪水,成为长江三峡工程的设计依据.在这期间开始引进西方治河技术和材料,诸如开展了主要江河的水文测验和地形测量,设置了电报、电话专线,引进了挖泥船、钢闸门和水泥等器材.可见,这份历史遗产对于研究今天的治河问题,了解江河变迁规律和制定防洪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再续行水金 历史发现 发现研究
  • 简介:<正>一、严峻的形势雨季于6月份早早笼罩了华北大地,河北省1个多月平均降雨量达8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高23%,今年我省的降雨呈现出阴雨时间长、降雨范围广、局部暴雨成灾的现象。“连雨天”缓解了持续5年的旱情,却给防汛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据专家推断,中小型洪水六七年发生1次,大型洪水20年发生1次,进入主汛期,降雨北移、雨水还将增加;若东南沿海台风登陆,也会影响我省天气,不确定因素增大,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承担“四保”重任的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自1999年3月开工以来,截至目前,新增非常溢

  • 标签: 防洪安全 黄壁庄水库 除险加固
  • 简介:2010年8月,新华通讯社参考新闻编辑部的记者深入贵州、云南和甘肃三省,实地采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情况,以及给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三农"带来的影响。本期特刊登了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聚焦小水电代燃料",与读者共享。

  • 标签: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脆弱生态 山区农民 聚焦 保护 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