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福建减灾年(1989-1999)正处在我省地震活动分活跃的时期,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有6次地震造成了地震灾害,使我省经济损失达2.6亿元,人员伤亡412人,并对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本省地震活动特点与灾害特征,分析了造成本省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和地震灾害不分严重的原因。在福建减灾年中,省地震部门坚持以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府减灾职能,走综合防震减灾道路;认真抓好观测数据高质量产出,各类信息处理与综合分析,震后快速应急三个环节;积极实施全省综合防御地震灾害体系建设,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综合防震减灾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工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投入观测的全省数字化地震台网;同时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坚持不懈地进行地震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这些措施对减轻福建年地震灾害取得显著收益。为了减轻我省下世纪地震灾害,提出几个值得重视的向题,防患于未然。全省地震前兆台网必须彻底改造,建设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数字化前兆台网,引入新的观测系统,以期捕捉未来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信息;关注未来城市地震灾害向题,应该开展城市地震灾害环境调查与研究;加强管理,对地震烈度

  • 标签: 福建减灾 地震 回顾 值得重视
  • 简介:中强以上地震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网络性和层次性。本项研究表明:甘肃及邻区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1955—1987)有88%分布在网络的结点及其附近;在此基础上,考虑地震活动总趋势判定结果、近期小震活动特征、大震减震效应诸因素,用模式识别方法判定出了该区强震的危险地点,并给出了各危险区未来年的发震概率。

  • 标签: 网络 层次 结点 模式识别 发震概率
  • 简介:利用柴旦地区的5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研究了柴旦序列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09年8月28日柴旦6.4级地震前,5个台站的波速比都出现了低值异常;该地震后的几次5级以上余震前,部分台的波速比对这些余震有异常反应。柴旦地震台的波速比值对5级以上地震映震能力较好。

  • 标签: 大柴旦 波速比 映震能力
  • 简介: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 标签: 台湾海峡 强震 地震大形势 中国大陆
  • 简介:利用柴旦数字地震台记录的2008年6.3级和2009年6.4级的数字地震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柴旦地震序列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着重分析了尾波Q值在强震前的短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Q值在大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基本趋势是震前Q值增高,震后降低。

  • 标签: 地震波衰减 地震序列 尾波 Q值 大柴旦地震序列
  • 简介:伸缩缝作为跨度桥梁与引桥之间的重要连接构件,其抗推刚度及可能存在的变异性对主桥及引桥动力特性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建立了跨度悬索桥及引桥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弹簧单元模拟加劲梁与引桥箱梁之间的伸缩缝,分析伸缩缝刚度对悬索桥及引桥自振特性及其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伸缩缝刚度对加劲梁的横弯振型、竖弯与纵飘耦合振型的频率有明显的影响;伸缩缝刚度的变化会导致加劲梁与引桥的振型相互耦合,同时这些振型的频率发生相应的突变,当伸缩缝刚度较大时,加劲梁两个竖弯与纵飘的耦合振型解耦成为独立的竖弯和纵飘振型;当引桥与悬索桥加劲梁的纵飘振型发生耦合时,在纵向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悬索桥及引桥的地震响应达到最小。伸缩缝刚度对悬索桥动力特性影响的分析可为悬索桥的模态参数确认、损伤识别、抗震性能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 标签: 大跨度悬索桥 伸缩缝 抗推刚度 自振特性 地震响应
  • 简介: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柴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使得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

  • 标签: 大柴旦6.3级地震 地震应急 地震现场 地震现场考察
  • 简介:运用地震拟合优度的计算公式,首先确定了对异常反映最为明显的计算参数,接着对2008年11月10日柴旦6.6级地震震中(37.55°N,95.80°E)附近3°×3°范围内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周边300km范围内的ML≥.5级地震前一段时间内,该区域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都有明显的下降异常反映,特别是柴旦6.6级地震前的异常反应幅度明显,形态清晰。因此,该区域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可以作为周边ML≥5.5级地震中期预报的依据之一。

  • 标签: 地震拟合优度 青海省 大柴旦地震 地震预报
  • 简介:2008年11月1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旦发生了6.3级地震,地震波及德令哈市、柴旦行委和格尔木市等地区,在地震灾区各类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结合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结果,对灾区的几种房屋类型进行了震害现象分析,并剖析了产生破坏的原因,对今后灾区房屋重建和抗震减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大柴旦地震 震害调查 震害现象 震害分析
  • 简介:较详细地讨论了大陆第5强震幕中西部及邻区7级以上强震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第5强震幕西部大三角格局呈现等间距网络状分布,强震皆位于网络节点及其边缘,目前该分布存在1个7级以上强震危险区。最后,遵从“以场为背景,以源为主”的形势预测思路,分析讨论了青海省地震总形势及未来的主体活动区。

  • 标签: 印度板块 地震活动性 等间距性 网络 地震大形势 青海地块
  • 简介: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西岸,1604年泉州海外的8级地震对它造成很大的破坏,也给我们留下了一批经过8级大震考验的珍贵古建筑物,受到海内外专家的重视。作者经过实地考察,认真查阅历史资料,着重介绍了经过1604年震考验的泉州古建筑物,并结合今天福建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地貌,福建土楼等,较系统的展示了海峡西岸的地震地质景观。

  • 标签: 古地震 遗迹 地震 地质 景观
  • 简介:从地震现场早期地震趋势判断工作需要出发,本文对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的48个Ms≥6.0级地震序列的次大地震及第三地震与主震(或最大地震)的时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震序列的次大及第三地震与主震(或最大地震)的时间间隔分布,总体上呈随机分布,其与主震(或最大地震)震级无关,而与序列类型有关。

  • 标签: 序列 次大地震 第三大地震 时间分布